海螺新闻网
最新热点新闻

这事儿|结婚人数再创新低:“520”热况不复从前已泄露“天机”_中国政库

这事儿|结婚人数再创新低:“520”热况不复从前已泄露“天机”_中国政库

民政部6月9日在官网发布的《2022年第四季度民政统计数据》显示,去年全国婚姻登记683.3万件,再创新低。在此之前,2021年,我国婚姻登记数据为763.6万对,创下了民政部自1986年以来公布的婚姻数据的历史新低。

这一数据创下了1986年的新低(民政部网站自1986年开始公布数据)。

同时,这也是自2013年达到峰值1346.9万对以来,结婚数量连续第九年下降。其中,2019年中国结婚人数跌破1000万对,2020年900万对,2021年800万对,2022年700万对。从数据上看,2022年结婚登记数比上年减少80.3万对,下降10.5%。与2013年的峰值相比,在过去的9年里,中国的结婚人数减少了49.3%,减少了近一半。

第一财经报告分析,结婚人数快速下降的原因包括婚育年龄推迟、适婚人数减少、观念转变和疫情影响。

第一财经援引人口专家、广东省政府参事室特约研究员董的话说,初婚年龄在不断推迟,大多数人在27岁或以上结婚成家。董说,从主观因素来看,观念的转变是一个重要方面。现在年轻人的婚育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有单身、未婚、不孕增多的趋势。董分析,现在很多人不想结婚,不想结婚的因素很多,包括:现实生活中婚姻的稳定性影响了年轻人对婚姻的向往;年轻人的婚姻观变了,很多人不再把结婚生子当成人生必修课;还有,现实生活中婚姻成本的上升也会影响年轻人对婚姻的选择。

2022年1月20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人口与家庭司副司长杨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作为新的婚育主体,他们大多在城镇长大和工作,受教育年限较长,面临较大的就业竞争压力,晚婚晚育现象十分突出。

据界面新闻报道援引人口专家何亚夫的分析,近年来结婚人数减少有几个原因:一是年轻人口下降。根据“七普”(2020年人口普查)数据,我国80后、90后、00后的存活人口分别为2.15亿、1.78亿、1.55亿;二是因为婚育成本高,婚姻观念改变,结婚率下降。根据人口普查数据,2010年中国男性平均初婚年龄为25.75岁,女性为24岁。2020年,男性的平均初婚年龄将升至29.38岁,女性为27.95岁。此外,结婚成本和疫情因素也对2022年的结婚数据有一定影响。

何亚夫指出,结婚人数的下降会对出生人口产生负面影响。在婚姻登记的数据中,与出生人口关系更为密切的数据是初婚人数,因为婚姻登记人数中还包括一些再婚过了生育期的老年人,对出生人口影响不大。结婚数量的下降伴随着初婚数量的下降,这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一孩出生人口,进而影响人口的自然增长。

光明日报客户端是这样分析的:中国结婚人数骤降,其实并不出乎人们的意料。被视为风向标的“520”热度状况已今非昔比,“秘密”早已泄露。相比上一代,90后、90后婚育主体相对减少,很多人主动或被动推迟婚育的难度加大。

特别是该群体对婚育的观念发生了变化,未婚或单身,结婚生子的意愿降低。女性经济的崛起,生活方式的日益多样化,性别平等观念的觉醒,甚至数字技术的深度渗透,都可能与此有关。再者,这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的必然结果。

文章认为,结婚人数的减少无疑会直接影响到新出生人口,这将使老年人口数量下降的现实更加严峻,更谈不上这种趋势给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带来的整体影响。但是要改变这个数据的趋势并不容易,这是一个多变量的复杂方程。既然如此,在当前,不如提供必要的、急需的生育支持服务,比如提高托幼服务供给,促进教育资源的优质均衡,降低家庭养育成本,让愿意走进婚姻大门的年轻人轻装上阵,让每一个出生的孩子更好地成长。

责任编辑:蒋晨锐图片编辑:乐浴峰

赞(0)
版权声明:本文采用知识共享 署名4.0国际许可协议 [BY-NC-SA] 进行授权
文章名称:《这事儿|结婚人数再创新低:“520”热况不复从前已泄露“天机”_中国政库》
文章链接:https://sourceopen.com.cn/7904.html

本站新闻文章由机器人程序自动发布,新闻内容具有时效性,仅供参考,不具备权威性,所有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并非官方发布信息,其真实性自行判断,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误报,违法等不良信息,请联系删除.资源型信息仅供个人学习交流,请于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不允许用于商业用途,否则法律问题自行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