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螺新闻网
最新热点新闻

安全治理走向“事前预防”:补牢不必等亡羊

安全治理走向“事前预防”:补牢不必等亡羊

6月8日,国务院新闻办以“权威开放”为主题举行系列新闻发布会,介绍“贯彻落实党的20项重大决策部署,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情况。

会上,应急管理部部长王祥喜介绍,近年来,我国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救灾总体形势保持稳定。2018年至2022年,全国因灾死亡人数较前五年分别下降80.8%和51.4%,因自然灾害失踪人数较前五年下降54.3%。

不过,王祥喜也特别提到,2023年以来,我国生产安全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持续下降,但重特大事故有所反弹。在这次新闻发布会上,国家灭火救援局政委徐平表示,近期火灾中存在一些共性问题,如非法动火、动火审批不到位等。“特别是北京长风医院的火灾,严重冲击了人民群众的安全底线。”

与前五年相比,全国生产安全事故总量下降80.8%,死亡人数下降一半以上。应急管理部作为上一轮机构改革中新设立的部门,可以说交出了一份不错的成绩单。一小部分人的兴衰,决定了无数家庭的幸福安康,或者坠入深渊。百分比的背后是鲜活的生命。

一方面,近年来,我国安全生产伤亡人数大幅减少,人民群众幸福感和安全感显著提升;另一方面,公众对事故伤亡的“容忍度”在下降,对贯彻“生命第一”的理念有了更高的期待。他们不能容忍血腥的国内生产总值和人的生命作为发展的代价。像长风医院火灾这样的极端案例,绝不能重演。痛定思痛,警钟必须敲响。

在中共二十大报告中,“安全”一词贯穿全文,共有91次,为历史之最。对提升公共安全治理水平提出了专项部署,明确要求“建立大规模应急框架”“推进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变”。

“推进治安治理方式向预防提前转变”要求预防为主的方针,做到关口前移,宁可十防九防空,不可失防。安全风险不断积累的过程,就是风险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提前向预防转化”是指在风险积累阶段就要积极介入管理,这样空之间的差距会更大,把损害控制到最低程度,甚至不损害的可能性会更高。

王祥喜部长表示,应急管理部以源头防控、常态管控、监测预警、安全风险工程化管理为重点,积极营造有利于发展的安全环境。目前已对6900多家重大危险源企业、3400家煤矿、2400座三级及以上尾矿库实现在线监控,发现异常自动报警,及时响应。狠抓焊接、切割等施工作业,露天边坡超设计施工作业,现场管理混乱等突出问题。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要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预警、早干预,把风险防范纳入日常安全管理。这就是科学管理生产风险的态度。不用等到羊死了。这是“推进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变”的应有之义。

守住安全“底线”,就要守住日常生产经营的“预警线”。不守“预警线”,就守不住“底线”,所以“预警线”就是“底线”。

目前,针对长风医院等几起火灾的经验教训,部署开展了全国消防安全重大风险隐患排查整治2023行动,重点整治非法动火施工、非法电焊等八类突出问题,全力消除重大火灾隐患。用鲜血换来的教训,一定要珍惜,一定要消灭,只为守住安全的“底线”。

民以安为乐,国以安为荣。从安全治理到提前预防的转变,意味着从“被动防御”到“源头治理、主动防控”,从“随机安全”到“本质安全”的升级。死后一定要补,但不必等。生命不应该是随机的,安全不应该是偶然的,安全生产必须是事前严格预防下的必然。

责任编辑:沈关哲图片编辑:李晶昀

赞(0)
版权声明:本文采用知识共享 署名4.0国际许可协议 [BY-NC-SA] 进行授权
文章名称:《安全治理走向“事前预防”:补牢不必等亡羊》
文章链接:https://sourceopen.com.cn/7750.html

本站新闻文章由机器人程序自动发布,新闻内容具有时效性,仅供参考,不具备权威性,所有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并非官方发布信息,其真实性自行判断,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误报,违法等不良信息,请联系删除.资源型信息仅供个人学习交流,请于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不允许用于商业用途,否则法律问题自行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