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螺新闻网
最新热点新闻

半月谈:​孩子一举一动被打分?对教育类APP应加强准入审查_舆论场

半月谈:​孩子一举一动被打分?对教育类APP应加强准入审查_舆论场

孩子的一举一动都是量化打分的。这种违背教育规律的教育理念,在数字化教育工具的“加持”下变得越来越极端,甚至可以将学生的行为“规范”到分分钟。

近日,《半月谈》刊发了一篇稿件《学生的一举一动都量化了吗?“文章反映一款覆盖3000万学生的App在实际应用中影响恶劣,引起社会各界关注。

在这个App的约束下,学生就像戴上了紧箍,时刻被比较被评价,有的孩子对自己产生了怀疑,对学习产生了恐惧。这严重背离了教育的初衷——培养人格健全、独立思考的人。

教育不是禁锢学生,而是尊重学生的个性,给予科学的引导,让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自由探索未知世界。

记者还了解到,虽然没有文章中类似App的“加持”,但在一些学校已经推行多年。这款App也在一定程度上迎合了“需求”:一些学校打着科学评价的旗号,将学生行为纳入规范管理。稍有差池就扣分,一切以分数为准。这种做法其实是把学生当工业品,每一个都要严格符合出厂设置。

教育的现代化离不开教育的数字化。引入数字技术赋能教育评价改革的初心,是为了在校园学习生活中促成标准化的行为、榜样和标准。数字化工具用得好不好,取决于开发者和使用者是否有正确的教育观念,否则,好花也要承担不好的后果。

我们在采访中也了解到,在上述教育类App的使用中,部分老师将其作为鼓励学生的工具,只有加分;而有的老师却把它当成管理学生的工具,只设置扣分。前者受到学生的欢迎,而后者受到广泛的批评。同样的工具,不同的用途,呈现不同的效果。

科技一定是好的,教育领域的科技要以孩子的健康成长为终极目标。随着我国教育数字化进程的加快,用什么样的教育理念来开发和使用这些教育app,是这些技术工具能否被广泛接受和推广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应加强教育类app的教育伦理审查,提高用户的数字素养。

以教育评价为例,如何科学地设定量化指标、评分标准、奖惩办法,由谁来监督执行,都是“量化指标评分制”实施下需要考虑的具体问题。要形成一定的共识和规范,不能让学校或者老师我行我素。

我们在选择评价工具时,还必须考虑评价对象的适用性。教育的评价对象是不同的个体,每个孩子都有不同的个性和特点,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信息工具应该促进个性化教育,而不是相反。同时,教育评价不仅要依靠技术工具,还要遵循人文价值理念,进行多元化评价和差异化评价。

同时,坚决打击打着教育旗号利用家长焦虑谋取不当利益的商业行为。

有关部门早就对教育类移动互联网应用的使用做出了明确规定。一是不能收费,二是不能排名,无论业绩还是品行。但仍有部分商家打着各种旗号消费家长的焦虑,企图利用监管漏洞,在灰色边界获取利益。

孩子不是商品,教书育人不能被商业化侵入。这样的利润链必须斩断。除了退出机制,相关法律法规也应及时跟进,严惩不当营利行为,让教育类移动互联网应用开发者在程序设计之初就有法可依。

正如网友所呼吁的,我们不希望学校教育成为冷冰冰的标准化制造工厂。请用温暖守护孩子的好奇心和创造力,引导他们向善。

责任编辑:柴敏懿图片编辑:朱伟辉

赞(0)
版权声明:本文采用知识共享 署名4.0国际许可协议 [BY-NC-SA] 进行授权
文章名称:《半月谈:​孩子一举一动被打分?对教育类APP应加强准入审查_舆论场》
文章链接:https://sourceopen.com.cn/7703.html

本站新闻文章由机器人程序自动发布,新闻内容具有时效性,仅供参考,不具备权威性,所有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并非官方发布信息,其真实性自行判断,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误报,违法等不良信息,请联系删除.资源型信息仅供个人学习交流,请于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不允许用于商业用途,否则法律问题自行承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