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螺新闻网
最新热点新闻

光明日报刊文:美国是经济胁迫的发源地和指挥部_舆论场

光明日报刊文:美国是经济胁迫的发源地和指挥部_舆论场

在最近的七国集团广岛首脑会议上,美国鼓励其战略盟友以所谓的“经济胁迫”影射中国。追根溯源,2021年5月13日,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和时任澳大利亚外长佩恩声称,美国不会让澳大利亚单独面对中国的“经济胁迫”。中国无缘无故被贴上“经济胁迫”的标签。

中国外交部严词驳斥美国的无端抹黑,称所谓“经济胁迫”的发源地和总部在华盛顿。美国塔夫茨大学的丹尼尔·德雷兹纳教授在《外交事务》杂志上发表文章,也指出美国历届政府“滥用经济胁迫和经济暴力”。

美国的经济胁迫证据确凿

美国之所以是经济胁迫的发源地和总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作为确凿的证据。

在亚太区域一体化与合作中,美国采用经济胁迫策略,企图在一定程度上“去中国化”该地区。2022年5月,拜登政府推出了所谓的“印太经济框架”(IPEF)。随后,日本和一些东南亚国家也加入了该框架。美国建立IPEF的目的是与这些国家进行贸易和供应链合作,构建一个可以与中国抗衡的经济圈。IPEF由贸易、供应链、基础设施和脱碳、税收和反腐四大核心内容组成,并签署了多个领域的政府间协议。目前,印度与美国的战略合作是南亚地缘政治的决定性特征,这为美国的亚太战略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也造成了该地区“去中国化”的风险。

在数字经济领域,美国为了推行数字霸权,极力采取“小院高墙”的策略。美国拉拢欧盟搞小圈子,企图在数字技术领域与中国脱钩,达到“数字去中国化”的目的。特别是在数字经济和数字技术领域,美国大力推行对华出口管制和外商投资审查制度,试图阻碍中国在相关领域的快速发展。比如,美国不断扰乱中欧在数字贸易领域的合作进程,尤其是在中欧跨境数据流动方面。美国以数据本地化、隐私保护、政府数据公开等规则差异为由,对其进行阻挠和胁迫。

从“长臂管辖”的角度来看,实施制裁是美国惯用的经济胁迫手段之一。据统计,美国在特朗普执政期间实施了3900多项制裁,相当于平均每天挥舞三次“制裁大棒”。从美国制裁的历史来看,无论是阿尔斯通、东芝、丰田,还是中国的电信业等高科技产业,都是美国通过制裁进行经济胁迫的受害者。美国通过自己的政策和行动,向世界展示了通过经济胁迫和制裁解决外交问题的“反面典型”。

从产业政策来看,美国以产业政策为武器实施保护主义,以经济胁迫的手段破坏自己的规则和政策。以半导体行业为例,美国通过的《2022芯片与科学法案》是典型的保护主义措施,是服务于美国对华竞争战略的手段之一。根据该法案,美国一方面鼓励外国公司在美国生产芯片,另一方面限制这些公司在中国等“不友好国家”生产芯片。多年来,美欧试图打造“半导体产业联盟”,遏制中国半导体产业的发展。“半导体产业联盟”的概念不是纯粹的R&D合作和互补分工,而是具有多边出口管制和投资审查以及拒绝与中国合作的意图。

美国的经济胁迫是有害的。

美国通过各种渠道胁迫中国等国的意图和行动显而易见。“去中国化”给区域经济和产业合作带来巨大损害,既是经济全球化的逆流,也给世界经济复苏和国际政治稳定发展增加了更多不确定因素。

美国企图通过经济胁迫,进一步加剧亚太地区的“去中国化”程度,这与区域经济和产业合作的主流发展趋势背道而驰。美国推行的“去中国化”逻辑背离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规律,“去中国化”的做法也违背了世界各国人民的切身利益。近年来,美国不仅频繁退出或重温区域一体化协定,而且抵制多边贸易体制,其保护主义措施将通过供应链的传导机制影响区域经济和产业合作。美国推动的IPEF和“友好岸外包”,就是想削弱中国在亚太地区经济产业合作中的主动性和禀赋优势,企图“构建空”中国与周边国家的经济互联互通和产业链合作。

美国的经济胁迫战略将加速反全球化趋势。反全球化将导致国际规则和秩序的严重失灵。特朗普执政期间,试图利用“美国优先”的政策组合重塑国际经济秩序。美国频繁推行单边主义政策,以“让美国再次强大”为名搞保护主义。美国的“新重商主义”使美国经济从开放走向封闭,与互联互通经济的深化区域发展严重脱钩。美国实施“逆全球化”是为了从供给侧重构国际经济规则,进一步维护其在全球的战略利益,进而稳固其世界霸权地位。

美国的经济胁迫战略给世界经济复苏和国际政治稳定发展造成了更多的不确定因素。当前,世界主要经济体内外需求低迷,全球企业对经济增长预期的信心有待提高,各国经济复苏前景不容乐观。美国对中国的经济胁迫会降低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

此外,美国拉拢西方国家不断推行“胁迫外交”,推动在全球建立不同的“小圈子”。2022年,美英澳在非正式场合邀请日本加入三边安全同盟协定。美日印澳推动的“四边安全对话机制”致力于加强海上安全以抵御所谓的“威胁”。

综上所述,面对美国对中国的经济胁迫战略,中国应尽快消除一切外部阻力,促进经济复苏。特别是以实施《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为契机,深化与RCEP成员国的经贸合作,构建更加完善的区域供应链产业链,不断提升中国与RCEP成员国的贸易投资关联性,积极参与高质量经贸协定谈判,有效化解美国和西方国家的经济胁迫。

毫无疑问,中国在亚太乃至全球产业链中的“中心”角色和重要作用没有改变。我们应该有信心突破美国的战略“锁”,进一步畅通与合作伙伴的国际循环,加快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新格局,不断提高经济韧性。

(作者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新时代研究中心习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员、国家全球战略智库研究员)

责任编辑:王卉图片编辑:金洁

赞(0)
版权声明:本文采用知识共享 署名4.0国际许可协议 [BY-NC-SA] 进行授权
文章名称:《光明日报刊文:美国是经济胁迫的发源地和指挥部_舆论场》
文章链接:https://sourceopen.com.cn/7583.html

本站新闻文章由机器人程序自动发布,新闻内容具有时效性,仅供参考,不具备权威性,所有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并非官方发布信息,其真实性自行判断,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误报,违法等不良信息,请联系删除.资源型信息仅供个人学习交流,请于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不允许用于商业用途,否则法律问题自行承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