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头版:中国特色农业强国的世界意义_舆论场
在2022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也在通过建设农业强国,为全球可持续发展和消除贫困做出贡献。”总书记的重要论断,深刻阐明了我国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世界意义,充分展现了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担当,为我们高水平推进农业强国建设指明了方向。
中国农村面积广阔,农业人口众多。在这样一个传统农业大国推进农业强国建设,不仅有利于自身,也有利于世界,对全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首先,从中国自身来看,中国始终把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的稳定安全供应作为建设农业强国的重中之重,依靠自己的力量,以占世界9%的耕地和占世界6%的淡水资源,解决了占世界近五分之一人口的吃饭问题,实现了从“吃不饱”到“吃好”的历史性转变,这本身就是对保障全球粮食安全的巨大贡献。中国巩固和扩大扶贫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千方百计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也在为消除贫困作贡献。当中国亿万农民整体步入现代化,无疑将显著加快世界现代化进程,促进全球可持续发展。
我们还应该看到,随着中国农业强国建设步伐的加快,更多的国家和地区将从与中国的农业合作与交流中受益。建设农业强国不是关起门来,而是要着力构建“双循环”发展新格局,在开放合作中提升中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中国始终坚持农业全方位开放,不断提高农业对外合作水平。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农产品贸易不断扩大,成为世界第一大农产品进口国和第五大农产品出口国。它不仅是美欧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农产品出口的主要市场,也是发展中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农产品出口的重要目的地。中国打开了农业对外开放的大门,扩大了农产品的国际市场,有力地促进了相关国家和地区农业产业的发展和农民就业的增加。多年来,中国还积极开展农业投资、科技交流、对外援助,参与全球粮食和农业治理,充分展示了中国的作用和中国力量的贡献。
从长远来看,中国特色农业大国的建设也将为世界农业现代化贡献中国智慧。把中国建成农业强国,自然要遵循普遍规律,借鉴国际经验,但还是要立足于自己的国情和农业条件。中国要在一个农村人口众多、地区发展不平衡、农业农村发展长期相对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实现农业现代化,就要走一条不同于当前世界农业大国的发展道路。正如中国打赢了脱贫攻坚战,向世界贡献了中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方案,为发展中国家的减贫实践提供了重要借鉴一样,中国建设农业强国也将开创一条独特的道路,向世界展示农业现代化的另一幅图景,拓展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路径选择。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也需要中国。中国在与世界的互动中学到了建设农业大国的智慧,也将以自己的实践为全球可持续发展和消除贫困做出贡献。
责任编辑:张珺图片编辑:沈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