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螺新闻网
最新热点新闻

网红扎堆到麦地直播割麦,媒体:农民的苦难不是流量的噱头_舆论场

网红扎堆到麦地直播割麦,媒体:农民的苦难不是流量的噱头_舆论场

连日来,多省持续降雨给麦收带来困扰,夏粮丰收牵动着大家的心。随着天气好转,各地进入紧张的麦收期。

然而,麦田里出现了一群穿着考究、拿着直播机的网络名人,他们纷纷直播割麦。视频中,网络名人声称收割机进不去,所以来帮农民割麦子。”网络名人是来帮忙的还是来捣乱的?”请对食物有一点敬畏。网友纷纷指责网络名人蹭流量。

我们乐于展示中国农民的勤劳和朴实,但拒绝无底线的蹭热度。农民一个月闲的少,五月人忙一倍。农业是一个古老的行业,也是一个靠天吃饭的行业。今年天气特殊,有些小麦还没收割,就已经发芽发霉,让无数农民心酸。这时,10多个人步入麦田,架起手机,有说有笑。我想问一下,就算真的帮助农民收割了一些小麦,是不是意味着作秀多于实际行动?

农民的苦难不是流量的噱头。自媒体时代,每一个热点新闻出现,都会有网络名人的直播。山东“大衣哥”被各种路网干扰,连大门都坏了;全红禅的老家被2000多人打拳,深夜不准村民休息;山西一名女子以火灾现场为背景跳舞,引发众怒…..这些都有可能侵害当事人的权益或者有耗灾之嫌。不排除有真心想帮助弱者的人,但前提是有诚信,懂得进退。为了追求噱头,不惜消耗弱者的苦难,在镜头前播出攻击性的表演,最终会招致诅咒。

在这次“小麦事件”舆论场中,自媒体的谣言产生了极大的误导副作用。根据@的评论京京京京京,河南省济源市某猪粮销售公司几名员工首先将南阳高速收割机滞留与济源当地麦穗霉变建立因果关系,进而形成“不要让收割机在高速上耽误小麦收割,导致小麦霉变”的传播焦点,29日舆论围绕此展开传播。

官方调查报告称,上述公司的5名Tik Tok博主为吸引流量,篡改事实,编造文案,策划拍摄,恶意误导舆论。其中一个视频的传播度非常高,有364.5万次观看,15.6万个赞,7.4万条评论。公安机关依法逮捕1人,训诫4人。

粮食关系到国运和民生,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粮食问题是一个严肃的话题,不是玩笑或戏言。任何时候手里有饭吃,心里不慌都是真的。天灾当前,麦收能否抓住短短几天的阳光窗口期,能否及时烘干入库,如何保证发芽发霉的小麦不流入市场,如何通过理赔减少农民损失,应该是最迫切的事情。既然媒体具有声音传播的功能,如果网络名人真的关心粮食问题,就应该在这些方面理性讨论,而不是在农忙季节添乱。

监管部门已经在采取行动整治网络名人的无底洞流量。大量丑化英烈、制造谣言、消费灾难的账号被处置。我们希望监管力度更大,网络平台自律更多,建立网民公众监督机制。最根本的,网络名人始终保持敬畏之心,守住底线,才是长期运营的关键。

责任编辑:刘雯图片编辑:张同泽

赞(0)
版权声明:本文采用知识共享 署名4.0国际许可协议 [BY-NC-SA] 进行授权
文章名称:《网红扎堆到麦地直播割麦,媒体:农民的苦难不是流量的噱头_舆论场》
文章链接:https://sourceopen.com.cn/7418.html

本站新闻文章由机器人程序自动发布,新闻内容具有时效性,仅供参考,不具备权威性,所有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并非官方发布信息,其真实性自行判断,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误报,违法等不良信息,请联系删除.资源型信息仅供个人学习交流,请于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不允许用于商业用途,否则法律问题自行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