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位基金经理出手自购,到底是咋回事?
今日a股市场迎来大涨,多家基金公司纷纷发声。不仅如此,记者注意到,在大涨之前,一些股权“大厂”已经频繁自购。比如今天宣布再向瑞源基金申购1.5亿元。在过去的20个交易日中,它已经购买了自己的基金。
文本摘要:
今日a股市场迎来大涨,多家基金公司纷纷发声。不仅如此,记者注意到,在大涨之前,一些股权“大厂”已经频繁自购。比如今天宣布再向瑞源基金申购1.5亿元。在过去的20多个交易日中,其用自有资金申购了不低于1.3亿元的资金。此外,在近期港股市场的持续调整中,易方达也不断发力。易方达在2月份申购易方达约2500万元后,3月14日刚刚成立了一只消费主题ETF,易方达自申购约3300万元。明星基金经理方面,信达澳银、冯明远、嘉实基金姚志鹏近期申购也在百万元以上。多位基金经理出手自购究竟是肿么一回事,跟随小编一起看看吧。
每经记者:黄晓聪每经编辑:叶枫
今日a股市场迎来大涨,多家基金公司纷纷发声。不仅如此,记者注意到,在大涨之前,一些股权“大厂”已经频繁自购。比如今天宣布再向瑞源基金申购1.5亿元。在过去的20多个交易日中,其用自有资金申购了不低于1.3亿元的资金。
此外,在近期港股市场的持续调整中,易方达也不断发力。易方达在2月份申购易方达约2500万元后,3月14日刚刚成立了一只消费主题ETF,易方达自申购约3300万元。
明星基金经理方面,信达澳银、冯明远、嘉实基金姚志鹏近期申购也在百万元以上。
股权“大厂”和明星基金经理纷纷出手。
还记得1月底,多家基金公司公布了自购计划。当时大部分公司都是在公告后30个交易日进行申购,到现在30个交易日也快结束了。
事实上,据记者了解,不少基金公司在2月份就已经完成了自购。最近随着市场的调整,一些基金公司也开始增加自己的申购计划。
例如,瑞源基金今日公告称,公司将以不低于1.5亿元的自有资金回购旗下基金,并承诺持有时间不低于5年。此前,瑞源基金已自购不低于1.3亿元。由于瑞源基金目前只有三只公募基金,因此不难判断所购基金的方向。
还有一些基金公司,虽然没有公告明确“自购对象”,但随着近期一些新基金的成立,基金公司自购的选择也浮出水面。例如,在近期港股市场的持续调整中,易方达基金对多只港股挂钩ETF进行了自购。
具体来看,易方达中国中国100TF の上市公告显示,截至2022年2月23日,前十名基金份额持有人中,易方达持有约2500万股,占总份额的9.83%。
3月14日易方达刚刚成立中信建投港股通消费主题ETF,易方达申购约3300万份。
除了基金公司,记者注意到,近期不少明星基金经理也进行了自购。信达澳银的冯明远说:“最近市场大幅调整,我再次在我管理的产品中增加了一百多万元,与投资者一起见证市场的发展。”
至于a股市场,冯明远表示:“我们始终看好科技板块的长期发展逻辑。每年资本市场剧烈波动,产业变革会加速。当然,科技板块资本的波动和产业的变化并不是齐头并进的,在中短期内并不完全同步,甚至可能相互背离,但在中长期内应该是一致的。因此,对于投资者来说,我们建议并希望大家把眼光放长远,看好所投资的行业,分享行业发展确定性强的领域的成长红利。”
除了冯明远,记者注意到,3月14日,嘉实基金姚志鹏从嘉实购买了200万元用于环保低碳。上周末刚发声的全球明星基金经理谢志宇也表示,今年没有赎回,一直在申请。
暴涨之后继续反弹还是震荡?
此外,经过今天的市场大涨,不少基金公司再次发声。对于后市,有的认为情绪底部已经出现,有的认为将迎来反弹窗口,有的认为短期将进入震荡状态。
如农银汇理基金表示,市场方面,资金压力有所缓解。前期市场大幅下跌的主要原因是市场微观流动性恶化导致的持续负反馈,导致市场明显超跌,权益风险溢价达到近八年来的极限状态。前期微观资金流出压力主要集中在北上资金持续流出。
展望后市,农银汇理基金认为,目前主要指数估值明显低于合理水平,中长期具有较高的配置价值。此外,经过调整,市场性价比逐渐凸显,拥堵明显缓解,将迎来较好的反弹窗口。稳增长、均衡配置高景气是核心策略,建议投资者适当增加受益于通胀的行业配置,以对冲中期通胀风险。
诺安基金表示,“展望后市,我们认为短期内市场将进入震荡状态,在政策和信贷效应明朗之前,投资仍需谨慎。在结构上,它侧重于新的基础设施和增长部门,以及高股息和低估值部门。新基建和增长板块之前调整幅度较大,部分公司估值进入合理区间。未来业绩的高增长率会支撑股价。”
招商基金指出,“目前股市情绪底部已经出现,a股市场长期配置价值凸显。但在需求端政策和信贷宽松效果明朗后,该股有望进一步改善。专注于基础设施和消费,价值第一,然后增长。”
国家商业日报
很多基金经理都是自己买的钱。相关阅读:
重爆!刚刚六大公募巨头出手:自购超5亿!更有和朱绍兴大大放宽了认购。
中国中国基金报记者李书超
临近春节,a股连续下跌,公募巨头和顶流基金经理联手!
1月27日,多家公募巨头宣布,基于对中国中国资本市场长期、健康、稳定发展的信心,近期将投入巨资购买自己的偏股型基金,投入的资金将持有至少一年。
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的数据也显示,目前,公募可申购的a股基金规模最高超过7100亿元。基金销售渠道的消息显示,在2022年初大幅下跌期间,主要销售渠道出现明显的资金净流入,而张坤、朱绍兴等顶级基金经理也主动为旗下基金开放申购,投资者借助公募基金“抄底”a股有了更好的投资工具。
6大公举起了巨人的手。
自购5.4亿股票型基金持有时间不少于1年。
1月27日,南方基金发布公告称,基于公司对中国华夏资本市场长期健康稳定发展的信心,公司自公告之日起30个交易日内,以固有资金认购了公司公开发行的偏股型基金,投资总额不低于5000万元,持有时间超过三年。
同日,嘉实基金也发布公告称,公司基于对中国华夏资本市场长期健康稳定发展的信心,自2022年1月27日起一个月内,使用固有资金投资5000万元于公司偏股型基金,投资期限不低于一年。
此外,汇添富、易方达、郭芙、广发基金也纷纷宣布将投资旗下偏股型基金,并承诺持有时间不少于1年。自购金额分别为2亿、1亿、6000万、8000万。
据记者统计,截至2022年1月26日,共有22位基金经理,自购总金额超过4.9亿元。加上今天六大巨头5.4亿元的自购,今年以来不到一个月,基金公司自购已经超过10亿元,可见公募基金对股市未来的信心。
针对上述现象,北京某中型公募基金高管表示,基金公司自购基金,体现了基金公司与投资者利益的绑定,也体现了公司对a股和基金投资的信心。在当前下跌行情中,基金投资价值凸显,多只股票进入价值投资区间,表明专业资产管理机构看好中长期投资机会。对于投资者来说,股市调整也提供了增加权益类资产配置的良机。
一位公募基金人士也对记者表示,对于长期基金来说,短期市场调整可能是布局优质资产的好机会。目前已有多家公募拿出“真金白银”购买公司偏股型基金,未来可能会有更多公司效仿,启动自购程序,可见公募基金经理对后市的信心。
“新子弹”即将问世
公募至少可以投资7100亿a股。
近日,中国中国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公布的数据也显示,a股可公募基金最高额度为7104亿。其中,6189亿元已在季报中披露,689亿元未在季报中披露,226亿元为2022年1月新成立。
具体来说,根据披露的2021年四季度每只股票对基金的现有持仓比例与基金合同规定的股票比例上限的差额,可以计算出2021年四季度末这些基金可用于买入a股的剩余资金为6189亿元。其中,按照股票基金和混合基金划分,股票基金剩余资金为1023.57亿元,混合基金剩余资金为5165.76亿元。
第二,未披露的季报(2021年11月和12月)募集了约1723.64亿资产的股票型基金。假设到今年四季度末已经建仓40%,剩余40%的股票资金头寸约为689.45亿元。近期股市处于持续低点,这些资金可以逢低吸纳完成建仓。
第三,1月份股票共募集资金453.92亿元。一般来说,这些资金还没来得及大规模建仓,股市有相对低点的情况下,可以大规模建仓。按照50%的比例,有226.96亿元。
“目前公募可以买入7104亿a股基金,这将成为投资a股的重要增量资金,也是基金在股市低迷时期建仓的好机会。”北京一位优秀的管理者说。
记者还从北京某基金销售渠道人士处了解到,目前各大销售渠道的数据也显示,在2022年初股市大跌、基金净值调整期间,各大销售渠道均呈现净申购状态。比如近日蚂蚁等渠道暴跌,也表现出持续的净买入,也说明投资者“越买越多”,投资操作更加理性。
另一大新闻,千亿顶流基金经理张坤也宣布,为确保基金平稳运作,保护基金份额持有人利益,2022年2月7日,将开放本基金限购金额至1万元,正式接受对本基金的申购。
同期,朱绍兴管理的郭芙天汇基金,也将大额限购扩大至2万元,并将于2022年1月28日正式实施。
“基金公司基于投资者利益,一般会在市场火爆时主动限制申购,防止投资者高位接盘;在市场相对较低的位置,可能会开放认购,鼓励投资者在市场相对底部买入,获得更便宜的筹码,这可能会导致未来更好的投资回报。顶级流量基金经理“开放基金申购”操作,说明ta们认为当前股市更具投资价值,希望投资者能在相对底部买入,获得更好的长期回报。”上海一位顶级基金经理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