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螺新闻网
最新热点新闻

马上评|“双减”后小学生书包为何依然超重?

马上评|“双减”后小学生书包为何依然超重?

源地图

小学生书包重量再次引起关注。近日,有媒体采访多名小学生、家长及相关人士了解到,随着“双减负”政策的实施,学生课业负担总体有所减轻,但小学生书包过重问题依然存在。受访学生中,书包“有六七斤重,很正常,也有十几斤重的。”

在网上,人们习惯性地抱怨小学生书包太重,自然要求减负以减轻书包重量。但作为一个长期观察和教育的媒体人,和一个小学生的母亲,笔者的感受完全不同。六七公斤,也就是3到4公斤,可能确实超过了小学生体重的10%。不过,翻翻这两年的媒体报道,就知道这个体重下降了。在过去的媒体调查中,小学生中年级的书包重量大多在5公斤左右,明显高于现在的调查数据。

当然要善于发现问题,但不能被他人的情绪所左右,用偏见代替事实。应该承认,这两年教育界为减轻小学生书包重量所做的努力是卓有成效的。但是,承认进步不代表我们对进步满意,也不代表问题消失。根据国家卫健委发布的《中小学生书包卫生要求》,学生携带的书包重量不得超过其体重的10%。按照这个标准,小学生书包过重的问题依然普遍存在。如何为书包“减肥”,还是一个现实问题。

舆论场的共同想法是深化教育改革,通过课业负担达到减轻书包重量的目的。这个逻辑听起来很对,但不可行。一方面,减负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工程,牵一发而动全身。每一个小小的改变都需要严谨的论证,都可能遇到巨大的阻力。

另一方面,减轻负担并不意味着减少学习对象的数量。如果上几门课,就得背几本教材和学习资料。减负能减多少体重,很难说。另外,减负不等于教育“降质”,学校为提高学生素质而开设的课程还是要占空间。比如学习绘画需要绘画工具,练习书法需要带笔、墨、纸、砚。这样,书包的重量不但不能减轻,反而可能增加。

那么,书包超重的问题解决了吗?不完全是。在许多方面,我们仍有改进的余地。比如有的学校出于安全考虑,有的学校出于清洁考虑,要求学生每天放学后都要清理肚子,不要在学校留下任何东西。如果学校允许学生把不用的学习资料和文具留在教室里,书包就好办多了。如果教室配备一定的储物间空,方便学生将字典等不常用的重物留在学校,会更方便。

另外,对于中低年级的小学生来说,组织事物的意识和能力都不是很强。家长和学校要有意识地引导孩子整理书包,教会孩子随身携带必要的东西,不必要的东西存放在家里或学校,养成整洁有序的好习惯。如果老师调课,至少要提前一天通知,以防学生没有带相关科目的教材。

再次,在后勤保障方面,如果学校能提供干净合适的饮用水,可以减轻学生杯子的重量;如果午餐提供餐具,可以减轻携带餐具的负担;锻炼的时候可以提供球类、跳绳等工具,让学生不用携带运动器材…当然,这些都需要一定的物质投入。每个学校的情况不一样,可能会有一些现实的困难不能强求,但也是一个值得考虑的思路。

当然,严格控制小学生作业,减轻过重的课业负担是大家一直在讨论的话题,还是值得关注的。这不仅与书包重量有关,还与孩子充足的睡眠时间和身心全面发展有关。

总之,给小学生减轻书包重量,看似简单,实则复杂。仅靠呼吁和倡导恐怕很难解决问题。我们还是需要下更大的决心,用更实际的措施为孩子提供便利,让书包变轻,让孩子的背变直。

责任编辑:李勤余图片编辑:陈飞燕校对:栾梦

赞(0)
版权声明:本文采用知识共享 署名4.0国际许可协议 [BY-NC-SA] 进行授权
文章名称:《马上评|“双减”后小学生书包为何依然超重?》
文章链接:https://sourceopen.com.cn/7279.html

本站新闻文章由机器人程序自动发布,新闻内容具有时效性,仅供参考,不具备权威性,所有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并非官方发布信息,其真实性自行判断,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误报,违法等不良信息,请联系删除.资源型信息仅供个人学习交流,请于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不允许用于商业用途,否则法律问题自行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