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螺新闻网
最新热点新闻

【社论】鼓励生育不能绕开“一孩”_社论

【社论】鼓励生育不能绕开“一孩”_社论

“在一些地区,政策侧重于二孩和三孩家庭的奖励扶助。作为维持和提高整体生育水平的基本盘,独生子女生育被忽视。”近日,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何丹发表《建立生育支持政策体系,注意加强一孩生育支持》一文,指出一孩生育支持政策的重要性。

的确,如果看看近年来一些地区出台的生育奖励政策,一个孩子往往被忽略,这显然无法吸引那些已经组成家庭但又无法下定决心生育的育龄夫妇。一个很简单的道理,二孩是建立在生一个孩子的基础上的。如果一个孩子得不到奖励,这个“基础”只会缩水,不会增加。

从我国目前的生育结构来看,一胎化的改善还是很大的。数据显示,2019年至2022年,我国一孩生育率从0.7下降到0.5,一孩平均生育年龄从26.4提高到27.4。中国人口学会副会长杨成刚不久前表示,“目前我国二孩及以上的贡献率已经达到40%以上,一孩的贡献率太低了。这是不正常的。”

根据国家卫健委的数据,2017年,中国育龄妇女计划生育的平均人数为1.76人,2019年为1.73人,2021年为1.64人,而作为主要生育主体的“90后”和“00后”仅为1.54人和1.48人。如果少生孩子注定成为常态,如何让更多人愿意迈出第一步,不是更为迫切和重要吗?

如果说愿意生两三个孩子的家庭主要考虑的是经济负担,那么放弃生一个孩子的家庭考虑的因素恐怕要复杂得多。某种程度上,连一个孩子都不想要的家庭所面临的现实困难和缺乏支持,才是生育率持续下降的根本原因。

中国婚育调查数据显示,大多数独生子女母亲反映,她们对备孕、怀孕和分娩的过程感到不安,家庭不愿意生孩子,因为孩子出生后生活质量下降,抚养孩子的压力大,教育过程又累又令人担忧。只有缓解他们的生殖焦虑,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他们才能勇敢的迈出第一步。

从政策导向看,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优化人口发展战略,建立生育支持政策体系”;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生育支持政策体系从建立到完善,在一段时间内将是一个不断补充、优化、升级的过程。

日前,温州决定“对一孩家庭一次性补助1000元,二孩2000元,三孩3000元”的消息引来一片好评。很多人认为温州的“奖励一胎”开了个好头。事实上,这种势头应该继续扩大:不仅要照顾独生子女家庭,而且要在整个过程中给予全方位的鼓励和支持。

比如,在生育过程中,提高职业女性生育期间的津贴和医疗补助水平,完善育儿假、产假和产假;在育儿过程中,探索建立多种形式的托育服务,解决上班族家庭愿意生活但难以抚养的烦恼;在教育方面,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加大公共教育经费投入,减轻家庭负担。

生育从来不仅仅是一个主观问题,更是一个需要全社会共同回答的客观问题。对于政府部门来说,至少在真金白银的补贴方面,只要经济条件允许,不妨“写”得更大,覆盖得更广。

责任编辑:王磊图片编辑:朱伟辉校对:栾梦

赞(0)
版权声明:本文采用知识共享 署名4.0国际许可协议 [BY-NC-SA] 进行授权
文章名称:《【社论】鼓励生育不能绕开“一孩”_社论》
文章链接:https://sourceopen.com.cn/7278.html

本站新闻文章由机器人程序自动发布,新闻内容具有时效性,仅供参考,不具备权威性,所有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并非官方发布信息,其真实性自行判断,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误报,违法等不良信息,请联系删除.资源型信息仅供个人学习交流,请于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不允许用于商业用途,否则法律问题自行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