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螺新闻网
最新热点新闻

催收巨头永雄集团停业风波背后:委外催收需求萎缩,灰色地带遭严监管_金改实验室

催收巨头永雄集团停业风波背后:委外催收需求萎缩,灰色地带遭严监管_金改实验室

“收藏界巨头”湖南永雄集团昨日宣布停业退出,引发市场对收藏界的极大关注。这对收藏界意味着什么?

近年来,催收行业的发展伴随着许多投诉和执法案件,面临着越来越严格的监管。有互联网金融行业人士对本报表示,整个行业暴力催收的情况有所好转,催收的监管力度也在加大。但如何让收藏行业有法可依,阳光发展,仍是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永雄集团被查,合作机构包括商业银行和大型互联网消费金融公司。

5月25日,“催收巨头”湖南永雄资产管理集团(以下简称“永雄集团”)在官方微信号上发布《告全体员工》一文,宣布集团决定从5月25日起暂停营业。其中提到,4月3日、4月10日、5月19日,其四家分公司的179名员工被安徽警方采取监视居住、取保候审、刑事拘留、逮捕等刑事强制措施。目前,共有三名员工因涉嫌寻衅滋事被逮捕。但随后,永雄集团发布了一份撤销“向全体员工报告”的说明文件。5月25日下午,两篇文章均显示已被发布方删除。

永雄集团的一名员工对《www.thepaper.cn》表示,公司现在用一个声音说话,不会接受采访。本报记者多次致电永雄集团,对方回复称特别关注我司就前述事件发布的其他声明。“目前不方便接受采访,公司会发布统一声明。”接近安徽警方的人士告诉该报,相关案件正在调查中。

官网显示,永雄集团是国内个人信贷不良资产管理集团公司,成立于2014年4月。集团总部位于湖南省长沙市,在全国20多个城市设有分公司。在信用卡、消费金融等个人信贷不良资产管理、科研开发等多个领域发展,致力于为金融机构提供高标准、高效率、全产品、全周期的个人信贷不良资产管理服务。

永雄集团试图赴美上市,但无果而终。根据永雄集团2019年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提交的招股书(F-1文件),2019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为5.15亿元,较2018年同期增长75.8%;净利润3233万元,较2018年同期的4744万元下滑31.9%。2016年至2018年,公司净利润分别为9765万元、1.1亿元和1.24亿元。

今年1月,永雄集团创始人兼总裁谭满在2022年度总结表彰大会上表示,永雄集团2022年实现营收超8亿元;2023年,力争实现稳定员工规模1万人以上、年营收10亿元以上、年纳税1亿元以上、新增客户单位10家以上的年度任务目标。

招股书显示,在截至2019年6月30日的6个月内,2017年、2018年,永雄集团在应收账款催收方面的信用卡服务收入分别为96.6%、80.5%和72.3%,互联网贷款催收业务收入分别为3.1%、19.5%和27.7%。

永雄集团招股书显示,自成立以来,截至2019年6月30日,永雄集团已与国内十大商业银行中的七家建立了长期合作和业务关系,还为一些大型互联网消费金融公司提供服务。

催收行业经历了高增长,对外包催收的需求在下降。

中国的收藏行业诞生于2003年,有一段高增长时期。

永雄集团招股书显示,根据艾瑞咨询的数据,中国的催收行业高度分散,竞争激烈,由约3000家公司和机构组成。市场参与者包括国内律师事务所、小型催收机构和大型私人消费者应收账款管理公司。2013-2017年,中国收藏市场总收入年均复合增长率为48.5%,而美国市场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9%。

但近年来,受AI等新技术的影响和监管合规要求的收紧,金融机构对外包催收合作的需求呈现减弱趋势。

一位互联网金融从业者对本报表示,“业内机构的催收业务一直是内催外兼。一般情况下,M1(逾期一个月)、M2、M3等账龄较短的资产通过内部催交处理,M3+等账龄较长的资产则委托外包催收。但是不同机构的标准不一样,有的会直接外包M1+。虽然机构不一样,但是难冲的或者M6+的基本都是外包合作。”

他提到,不仅是现金贷,消费贷,甚至银行信用卡,核心当然是风控和资产,但真正产生利润,或者说能够稳定业务规模和利润的,其实是贷后环节的能力,包括回收的成本和效率。

另一位互联网金融行业人士向本报透露,一般情况下,内部催款主要在M3内部使用,M3之后会转移一些外包和一些债务包,M3以上逾期客户的还款率相对较低,使用内部催款成本高,效率低。然而,近年来,随着AI技术的发展,金融机构可以在不扩大人力规模的情况下处理更多的逾期债权,外包的合规风险将影响金融机构的声誉。因此,整体来看,金融机构对外包合作的需求在减弱。

永雄集团在招股说明书中提到,如果其客户决定在内部开发自己的应收账款催收解决方案或平台,或依赖其内部催收团队和其他服务提供商,公司业务可能会受到不利影响。

上述互联网金融业内人士表示,由于金融机构内部催收合规,以及外包合规的要求,整个行业的暴力催收情况有所好转。金融机构为了降低外包合作的合规风险,会要求外包机构按照其合规标准收款,合规金融机构的债务是债务市场的主流。

他提到,现在很多公司都喜欢把一些他们认为无法召回的资产作为资产包转让给当地的AMC或者一些资产管理公司。然后这些资产管理公司买下资产包后,再把资产包切割下来分给催收公司,所以催收公司的很多业务订单并不是直接从金融机构获得的。

“像永雄这样的公司直接去金融机构做外包催收业务,应该是很合规的,因为金融机构要求他们合规。但是如果他们接一些其他的项目,比如资产包,或者跟区域性的民间借贷或者小贷公司,以及合规性比较低的机构合作,有可能他们签的合同是按照还款金额分成这样的模式,那么他们会更加关注还款率,可能会有一些不合规的方式。”上述互联网金融业内人士表示。

收藏界正面临多部门的严格监管。

上述互联网金融业内人士提到,受疫情等因素影响,市场整体负债规模在增加。“在这个过程中,催收是债务管理中比较敏感的一个环节,因为它触及C端,触及的人群比较大。因此,无论是从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以下简称中互金)等监管监管部门,还是从市场监管总局、公安等执法监管部门,这两类监管都越来越重视催收和行动。总的来说,在征收方面,监管力度在加大。”

上述互联网金融从业者也表示,无论是从催收运营还是运营本身来看,两年来都没有太大的变化。现在行业面临更多的是监管环境和执法部门态度的变化。“比如采集的一些细节,可能之前没有设定具体的指引,或者工作规范也很模糊。现在这些指导方针越来越详细,对许多工作的要求也不得不更加严格。”

5月中旬,中国互金在北京召开了“全国催收标准制定及催收业务规范健康发展”工作会议。商业银行、消费金融公司、小额贷款公司、专业催收机构等十余家行业代表机构与会。

会上,中国互金协会业务部介绍了国家标准《互联网金融消费信贷贷后催收风险控制指引》(以下简称催收标准)的制定情况。与会人员对采集标准进行了逐一讨论,对系统管理、人员管理、外包管理、个人信息安全、投诉处理等采集标准的核心内容基本达成共识。

上述互联网金融业内人士表示,其实监管力度加大后,并没有给主流、大型金融机构带来任何压力,因为现在大型、主流、合规的金融机构的催收已经按照更严格的标准做了。因此,一些小型和地方性的民间借贷机构可能会受到监管加强的影响,在这种更严格的监管下,他们将很难生存。

另一方面,他说收藏是一个非常敏感的行业。当这个行业出现一个拥有巨大资源的巨头,一旦出现市场波动或者监管波动,受牵连最大的肯定是巨头。所以,催收行业一定是未来很多中小催收公司形成的行业。

收藏行业还需要进一步的法律法规。

5月26日,中小企业协会不良资产催收专委会向催收行业公司及从业人员发出倡议书,敦促各催收企业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合法经营,合规经营,不踩红线;呼吁有关部门对催收行业进行立法,同时充分保护债权人和债务人的合法权益,让催收企业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文章指出,中国刑法明确规定了一些非法讨债行为。

有法律从业人员对本报表示,刑法第293-1条非法讨债罪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一)使用暴力、胁迫手段的;(二)限制他人人身自由或者侵入他人住宅的;(3)恐吓、跟踪或骚扰他人。

上述法律界人士提到,非法讨债罪的成立条件包括:

需要催收的债务是非法债务,如高利贷、套路贷、赌债、买卖毒品的债务等。这些债务的形式都是违法的,不受法律保护的,比如赌债、高利贷、套路贷。当然也包括利率标准超过法律保护的上限。而是继续高息收钱。

在征集过程中,采取了“暴力或软暴力”。有砸门堵门、限制人身自由、妨碍工厂生产、强占房屋、拳打脚踢、向老弱病残收钱、特殊疾病患者牵着鼻子走等行为。有跟踪、电话骚扰、张贴海报等“软暴力”行为。,这些都被明确定义为犯罪。

非法追债情节严重。到底什么具体情节算严重,刑法还没有明确界定。本案情节严重,或者可以用价值标准来判断。违法讨债行为造成严重后果,或者对社会秩序和他人正常生活造成不良影响的。如果工厂长期关闭,或者对受害人造成严重的人身伤害,可以认定为情节严重。细节在司法部门手里。

该报记者发现,2021年7月至2022年12月,该网站披露了5起涉及非法讨债罪的民事案件和2起刑事案件。

其中一些案件揭露了被告非法讨债的细节,包括对贷款受害人进行恐吓、骚扰等“软暴力”催收手段;通过微信语音恐吓、骚扰等方式催收借款人;为索要非法债务,他多次单独或伙同他人胁迫、恐吓、骚扰他人。

纸媒记者注意到,上述案件大多与民间借贷有关,可能涉及高息借贷等违法债务。讨债罪针对的是非法债务。

对于法律债务的暴力催收,上述法律从业者对本报表示,性质可能要根据不同情况来定。“比如暴力造成伤害,那就是故意伤害。还有就是案例要具体。”

责任编辑:孙扶图片编辑:朱伟辉校对:刘威

赞(0)
版权声明:本文采用知识共享 署名4.0国际许可协议 [BY-NC-SA] 进行授权
文章名称:《催收巨头永雄集团停业风波背后:委外催收需求萎缩,灰色地带遭严监管_金改实验室》
文章链接:https://sourceopen.com.cn/6725.html

本站新闻文章由机器人程序自动发布,新闻内容具有时效性,仅供参考,不具备权威性,所有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并非官方发布信息,其真实性自行判断,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误报,违法等不良信息,请联系删除.资源型信息仅供个人学习交流,请于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不允许用于商业用途,否则法律问题自行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