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螺新闻网
最新热点新闻

违规也先干,问责再整改?别让“拍脑袋”决策折腾基层_舆论场

违规也先干,问责再整改?别让“拍脑袋”决策折腾基层_舆论场

近日,半月谈记者调查发现,少数地方上级部门在决策时追求速战速决,执行时伴随高压督察考核,导致基层单位出现“先被压下苦功,再被曝光问责整改”的现象。

在农田里种植绿树。土院半月潭。com

比如某地大力开展造林绿化工程,要求路网两侧都要种上几十米甚至上百米的绿林。但是这个地区很多地区都是平原农业区,道路两旁都是大面积的基本农田。基层干部在落实造林要求和保护基本农田之间左右为难。最后“胳膊打不过大腿”,但还是占了不少农田。被监管整改后,开始“还林还田”。

再比如,某市下辖几个贫困县,提出用半年时间实现农村“洁绿明美”的目标。上级定目标,搞排名,重视检查,下级筹资,想方案,做工作,导致基层组织通过借钱、赊账等方式绿化道路、美化村庄,部分地区出现过度绿化、改建轻管理、装点门面等乱象。

类似于“决策画饼、翻饼”的现象,反映了少数地方决策的低水平、低标准、简单化。不顾实际情况,盲目铺路,靠空项目,从而出台政策、做出决策,不仅不能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更容易浪费财力物力和公共资源,影响一个地方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

“拍脑袋”决策其实是典型的官僚主义、形式主义,背后是政绩观的偏差。有什么样的政绩观,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效应。作风漂浮,思维急功近利,很容易片面追求一个看似有魄力、有实力、有效率的工作场景,搞出一些“半成品工程”、“形象工程”、“面子工程”。政绩观、发展观正确与否,决定着发展的成效乃至成败。各级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既要做出突出的成绩,又要做出潜在的成绩,既要做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受益的实事,又要做为后人铺路、打基础、利长远的好事。

好的决策来自哪里?我们必须搞好调查研究。正确的决策离不开调查研究。为了防止和克服决策的随意性及其失误,提高决策的科学化水平,需要把调查研究贯穿于决策的全过程,使之成为决策的必经程序。只有深入基层一线,扎扎实实开展调查研究,真正掌握实际情况,了解群众所思所盼,决策才能更科学、更贴近实际、更符合规律,从而更好地造福人民。

做好科学决策考验作风和方法,陶冶民情。在决策和发展过程中,以调查研究代替个人主义,以长远眼光代替短期政绩,以群众路线代替官僚主义,是内在要求。

责任编辑:张珺图片编辑:张同泽

赞(0)
版权声明:本文采用知识共享 署名4.0国际许可协议 [BY-NC-SA] 进行授权
文章名称:《违规也先干,问责再整改?别让“拍脑袋”决策折腾基层_舆论场》
文章链接:https://sourceopen.com.cn/6703.html

本站新闻文章由机器人程序自动发布,新闻内容具有时效性,仅供参考,不具备权威性,所有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并非官方发布信息,其真实性自行判断,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误报,违法等不良信息,请联系删除.资源型信息仅供个人学习交流,请于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不允许用于商业用途,否则法律问题自行承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