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患者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后有心脏问题?复旦中山开班培训
5月25日,复旦中山第二期“免疫checkpoint抑制剂相关性心肌炎的临床诊疗”班开班。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供图
5月25日,复旦中山第二届“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性心肌炎临床诊疗”正式开讲,旨在帮助全国各地尤其是偏远地区的医生,及时高效地诊治肿瘤患者应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后的心血管问题。
本报讯(www.thepaper.cn)记者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获悉,恶性肿瘤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中国平均每天有超过1万人被诊断为癌症,近40%的病例来自农村地区。随着诊疗水平的提高,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为代表的免疫治疗在肿瘤治疗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功,但毒性管理成为肿瘤诊疗的关键问题。
2022年,中山医院肿瘤心内科团队在国内首次开设了“免疫抑制点抑制剂相关性心肌炎临床诊疗班”,将ICIs心肌炎的诊疗经验推广至全国。2023年5月25日,第二期正式开班,来自全国各地的肿瘤科、呼吸科、心内科的近百名医生前来学习。为了提高偏远地区的肿瘤诊疗能力,这个班还专门资助了内蒙古、广西、新疆等偏远地区的8名医生免费参加学习。
据中山医院介绍,该课程由中山医院肿瘤心内科团队基于数年临床经验精心设计,从临床实践、基础研究、药物应用等方面进行阐述,帮助学生掌握ICIs相关心肌炎的预防、监测、识别、诊断和治疗等关键环节。
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院长贾凡表示,肿瘤心血管多学科团队是中山医院肿瘤防治中心的有机组成部分,而这堂课也是该中心的具体实践之一。中山医院将借助综合医院优势,建立全流程、精准化、智能化、人性化的肿瘤综合管理模式,建设以临床应用为导向、医疗质量为主体、医教研防全面加强的肿瘤防治中心。
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主任葛均波表示,肿瘤患者心血管疾病的综合诊治直接关系到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率。复旦中山肿瘤心内科多学科团队是国内最早开展肿瘤心脏病临床和科研的诊疗单位之一,尤其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性心肌炎的诊断、诊断、治疗和创新转化方面。
“本次课堂是对团队2023年颁布的《免疫检查点相关性心肌炎临床诊疗实施建议》的具体阐述和解读,希望能够帮助您及时高效地诊断和治疗肿瘤患者应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后的心血管问题。”葛均波说。
专家表示,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不仅能有效治疗晚期肿瘤,还会导致“心脏毒性”(心肌炎)。这种心肌炎往往从发病起就很隐蔽,等发现的时候,往往已经错过了干预的最佳时机。虽然发病率只有0.06% ~ 3.8%,但死亡率却高达39.7% ~ 66%。所以“因为一个肿瘤,就在心里种下了”这句话对于癌症患者来说并不是危言耸听。
责任编辑:高文图片编辑:陈飞燕校对:丁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