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螺新闻网
最新热点新闻

马上评|别让假公益、假助农毁了大凉山

马上评|别让假公益、假助农毁了大凉山

大凉山被认为是网络名人中的“天然流池”。如今,许多带有“大凉山”标签的网络名人活跃在各大视频平台。但是,这其中的真相需要大家擦亮眼睛。据媒体日前报道,假公益、假助农、假人的网络名人模式在大凉山层出不穷。虽然当地政府的监管部门在几年前就注意到了这个问题,但每年都要花几个月的时间来整治乱象。但到目前为止,仍然有许多主播和MCN组织涌向梁山,寻找致富的密码。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曾是中国最大的深度贫困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一。在凉山支农、搞公益,自然契合了很多人的想象。再加上当地相对特殊的风土人情和地理条件,说到梁山,人们除了好奇,也难免同情。而这些正是追求眼球效应的直播流经济所喜欢的。久而久之,在巨大的利益激励下,造假之风也形成了。

很多想要分一杯羹的直播流经济的人带着相机赶到凉山,找“最穷的人”和“最破旧的土房”以助农、公益的名义接近当地村民。有的村民明明搬了新房,也在“导演”的诱惑下回到土屋配合直播;明明没有滞销的石榴,却还要上演“凉山会理石榴烂在地里没人要”的悲情大戏。而这一切精心演绎的结局,就是养粉——带货。

在梁山,基本上有假农援和假货两大类。一个是卖惨故事带货,一个不仅卖惨故事,还带假货——相当一部分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其实都是外地的。这样,货物承运人赚了大钱,但一些地方农特产品却深受其害,不仅价格被“假货”恶意压榨,品牌也受到了伤害。当然,不了解的消费者在同情心的驱使下下单,也是上当受骗。

更重要的是,这种披着助农外衣,刻意解读悲伤的虚假直播,进一步加深了对凉山贫困的刻板印象,这本身就是对国家和地方扶贫力度的扭曲。可能有人会说,外界关注梁山是好事。这当然是对的,但它的成立是有条件的。殊不知,这样扭曲的呈现和有计划的摆拍所带来的关注,只是把梁山当成了一个流量道具。不仅没有照顾到当地村民的生活状况,也给外界了解真实的凉山增加了一道滤镜。

正是因为一系列问题,近年来,当地相关部门对这种淫秽操作采取了一些后续行动,相关的虚假网络名人案件也被媒体曝光。但由于监管部门的精力有限,再加上一些行为的边界模糊,处理起来比较被动,这种趋势在梁山并没有真正散去。

对此,首先,平台应该承担起筛选“李鬼”的责任。要知道,现在梁山网络名人已经成为一种风格和类型的商品,有多少是真的,有多少是假的,所以平台不会完全被蒙在鼓里。比如,及时与当地相关部门核对,严格查验随货产品的原产地证明,应该不难。怕了吧,在巨大的流量收入诱惑下,平台也玩起了与网络名人相互合作的把戏,对可疑的“编故事”选择妥协或视而不见。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如果编造故事、摆拍的惨烈营销是劣币,那么当地相关部门和平台也应该考虑如何创造更多的“良币”。有专家建议,当一个地区已经成为网络名人心目中的天然流量池,当地商务部门也应抓住流量,积极组织活动,为网络名人和商家牵线搭桥,为真正的助农直播铺路。

当然,凉山是偏远地区,相关的营销能力和人才基础都不好。要真正让“流量池”为我们所用,形成良币驱逐劣币的正面效应,考验当地相关部门的营销意识和平台支持。

责任编辑:沈彬图片编辑:金洁校对:栾梦

赞(0)
版权声明:本文采用知识共享 署名4.0国际许可协议 [BY-NC-SA] 进行授权
文章名称:《马上评|别让假公益、假助农毁了大凉山》
文章链接:https://sourceopen.com.cn/6603.html

本站新闻文章由机器人程序自动发布,新闻内容具有时效性,仅供参考,不具备权威性,所有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并非官方发布信息,其真实性自行判断,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误报,违法等不良信息,请联系删除.资源型信息仅供个人学习交流,请于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不允许用于商业用途,否则法律问题自行承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