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螺新闻网
最新热点新闻

人民网评:分数不是义务教育学生的“命根”_舆论场

人民网评:分数不是义务教育学生的“命根”_舆论场

教育部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做好2023年普通中小学招生工作的通知,要求义务教育严格执行免试入学和升学规定。义务教育不得通过考试或者变相考试选拔学生,不得使用各种竞赛、考试证书、荣誉证书、培训证书等。作为招生的依据或参考。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促进公平是义务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主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教育发展,中国始终坚持义务教育由国家统一实施,不断引导和规范民办教育发展,不断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负担。在这个过程中,严格执行免试入学和升学的规定,对义务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俗话说:“考试是老师的法宝;分分是学生的命根子。”随着“双减”政策的持续深入开展,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大大减轻。尽管如此,一些非学科训练依然火热,更有甚者,地下训练以隐形变异的形式进行。究其原因,一部分家长抵挡不住“抢跑”的冲动,对各种竞赛和考试证书情有独钟——他们认为“分级”和“考证”有助于他们在中小学脱颖而出。

对于有学习能力的孩子来说,“分级”“考证”无可厚非,既能学到技能,又能陶冶情操。“评分”和“考证”本身并不好玩。如果去的目的不同,会给孩子造成额外的压力。明确各类竞赛、考试证书、荣誉证书、培训证书不得作为招生的依据或参考,意味着可以减少大量的功利性课外培训,从而恢复“兴趣班”的应有属性。

虽然“双减”旨在减轻孩子的学习压力,但如何减轻家长的焦虑才是关键。现实中,一些家长热衷于帮助孩子“出走”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学位资源的短缺——在“僧多粥少”的现实背景下,难免有人会将焦虑传导给孩子,并以竞争的方式参与其中。

对此,教育部在这份通知中开出“药方”:学位资源短缺地区要采取综合有效措施,积极挖潜,扩大优质学位供给,确保适龄儿童就近入学。消除家长的后顾之忧,有助于家长更加理性地看待孩子的兴趣和兴趣班,遵循教育规律和孩子自身特点,规划和安排孩子的课外时间。只有这样,父母才能放心,孩子才能减少。

在要求各地“努力增加优质普通高中学位供给”的同时,教育部通知要求进一步清理和规范中考加分项目。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和当地实际情况确需保留的,要严格控制加分范围和分值,完善考生加分审核公示制度;市(地)、县(区)教育行政部门不得擅自出台新的中考加分政策。在课堂教学中做“加法”,在校外培训中做“减法”,有助于“双减”政策真正落到实处。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教育部的通知不仅对“双降”政策有硬性规定,对保障特殊群体学生入学也有灵活的意见。确保符合条件的流动人口子女在流入地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做好留守儿童、实际无人照管儿童、孤儿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入学工作,落实烈士子女、军人子女和其他符合政策要求的优抚对象的教育优惠政策…解决公众关注的迫切而焦虑的教育问题,就是要增强公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教育无小事,细节真实。招生季就要到了,把惠及民生、温暖人心的事情做细做实,是一种生动的实践。

责任编辑:王卉图片编辑:乐浴峰

赞(0)
版权声明:本文采用知识共享 署名4.0国际许可协议 [BY-NC-SA] 进行授权
文章名称:《人民网评:分数不是义务教育学生的“命根”_舆论场》
文章链接:https://sourceopen.com.cn/6537.html

本站新闻文章由机器人程序自动发布,新闻内容具有时效性,仅供参考,不具备权威性,所有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并非官方发布信息,其真实性自行判断,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误报,违法等不良信息,请联系删除.资源型信息仅供个人学习交流,请于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不允许用于商业用途,否则法律问题自行承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