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螺新闻网
最新热点新闻

专家:加快替代品研发和应用是濒危动物药材保护的出路所在_绿政公署

专家:加快替代品研发和应用是濒危动物药材保护的出路所在_绿政公署

5月20日,在“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到来之际,世界动物保护学会和健康报联合发布《野生动物友好医学倡议》,呼吁传统医学和健康领域的行业协会、研究机构和企业行动起来,支持传统医学向野生动物友好和生态友好的方向发展。

提案建议,各方认同生物多样性保护是传统医药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追求野生动物、生态环境和传统医药产业的共赢发展;支持科技创新和绿色发展,寻求野生动物友好型产品的研发和推广;呼吁制定政策法规,鼓励濒危药材替代品的研发和使用,促进相关产业发展;鼓励创新和改进配方,减少和替代野生动物药物的使用;引导消费者选择草药、合成品等野生动物友好型药物和保健品;推动构建绿色健康、善待动物的医疗健康消费文化。

发布会上,与会专家一致认为,依托现代技术,加快替代品的研发和应用,是濒危动物药材保护的出路。

濒危药材替代品研发取得突破

世界动物保护学会科学家孙博士表示,野生动物是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传统医药产业的快速发展和对药用资源需求的不断增加,濒危药用动物的保护也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只有加快濒危药材替代品的研发和使用,才能有效降低对药用动物的依赖和影响。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资源中心副研究员杨光指出,我国对野生动物入药的政策监管力度不断加大,对野生动物尤其是濒危野生动物的使用限制越来越多。对于野生动物医学和临床应用来说,开发替代品是必然趋势,更符合公众期待,应该得到更多的政策、资金和技术支持。

北京黄绮中医药文化发展基金会秘书长蒋宗岳以熊胆粉为例,介绍了濒危药材替代品的研发过程和应用前景。他说,改造熊胆粉是在“十二五”和“十三五”国家重大新药创制专项成果的基础上,以现代中药的发酵原理为基础,通过模拟体外熊胆酸合成肠肝循环的过程,并通过熊肠道内某些优良细菌的发酵,而形成的熊胆替代物的大型仿生制剂。熊胆粉转化已通过科技成果鉴定,熊胆粉和海南省中药材转化标准正式发布,相关中药饮片有望很快投产。

“熊胆替代品的推出对黑熊的保护和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也为消费者提供了绿色、安全、更可持续的消费选择。”江宗岳说。

近年来,国家科技、卫生、医药等行政部门出台了多项重大措施,鼓励和支持珍稀濒危药材的保护和替代品的研发。据统计,到2021年,我国批准的人工药材有8种,分别是人工冰片、人工麝香、人工牛黄、体外培养牛黄、人工牛黄、人工虎骨、人工虫草菌丝体、人工结核。通过化学合成和生物转化开发的人工替代品,不仅有效缓解了牛黄、麝香等动物药材的供应问题,还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野生动物友好药物已成为企业的共识。

余纯医生CEO王玉玺女士在致辞中表示,余纯医生是第一家签署“野生动物友好型”企业承诺书的互联网医疗企业。近年来,平台不断提高医生和患者的野生动物保护意识。在春雨医生平台进行的一项研究显示,在与原研药同等安全有效的条件下,高达86.9%的医生愿意使用替代品。

建昌邦药业有限公司是“中华老字号”企业。其遗产部主任勒·平海表示,企业一直注重履行资源、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责任,拒绝使用含有濒危动物成分的药物,支持为野生动物提供更好的生存条件。

云中医药创始人何雪峰分享了对替代品使用的看法。他坦言,在日常门诊中,开完处方后,药店发现一种或几种草药缺货,就会要求医生更换。如果某种药材真的不可替代,医生会考虑换药方。

“过去,医生经常就地取材,有什么药就用什么药。当时真的没有通过针灸和手法治疗疾病的药物,所以大多数医生对替代药物非常宽容和开放。”何雪峰说,野生动物药材资源日益匮乏,临床上很少见,濒危药材的使用极其有限。不少益光在诊疗方面探索创新,改良配方,减少和替代野生动物药材的使用。

世界动物保护协会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赵中华表示,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石,将野生动物作为药物不利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科技发展和动物保护理念深入人心,开发濒危药材替代品成为落实绿色发展理念、推动传统医药现代化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责任编辑:蒋子文图片编辑:朱伟辉

赞(0)
版权声明:本文采用知识共享 署名4.0国际许可协议 [BY-NC-SA] 进行授权
文章名称:《专家:加快替代品研发和应用是濒危动物药材保护的出路所在_绿政公署》
文章链接:https://sourceopen.com.cn/6097.html

本站新闻文章由机器人程序自动发布,新闻内容具有时效性,仅供参考,不具备权威性,所有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并非官方发布信息,其真实性自行判断,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误报,违法等不良信息,请联系删除.资源型信息仅供个人学习交流,请于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不允许用于商业用途,否则法律问题自行承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