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正在疯狂建大学,到底是咋回事?
2023年高考临近,“去哪里上大学”再次成为考生和家长关注的热点。根据教育部2017年6月和2022年6月发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名单,近5年来,全国新增高校128所,其中本科高校27所。
文本摘要:
2023年高考临近,“去哪里上大学”再次成为考生和家长关注的热点。根据教育部2017年6月和2022年6月发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名单,近五年来,全国新增普通高等学校128所,其中本科27所,专科101所。在新增的128所高校中,西部地区是“最大赢家”——12个省份新增65所学校,占比超过50%。换句话说,在过去的五年里,西部地区一直在“疯狂”增加高校数量,缩小与其TA地区的高等教育差距。西部正在疯狂建大学究竟是肿么一回事,跟随小编一起看看吧。
本文来源:时代周报作者:丁
2023年高考临近,“去哪里上大学”再次成为考生和家长关注的热点。
根据教育部2017年6月和2022年6月发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名单,近五年来,全国新增普通高等学校128所,其中本科27所,专科101所。
在新增的128所高校中,西部地区是“最大赢家”——12个省份新增65所学校,占比超过50%。
换句话说,在过去的五年里,西部地区一直在“疯狂”增加高校数量,缩小与其TA地区的高等教育差距。
为什么西部地区的高校越来越多?
四川最努力。
西部地区,2017-2022年,四川是新增高校最多的省份,新增本科院校2所,新增专科院校23所。
不仅如此。时代周报记者发现,在全国范围内,四川仍然是建设高校力度最大的省份——5年间,四川新建了25所高校。第二名是河南,共新增22所,第三名是广西,新增11所。
从109所到134所高校,背后是四川经济的高速增长和建设高教强省的决策。
西南财经大学教授、中国人口学会副会长杨成刚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四川大力建设大学与当地经济快速发展有关。“目前四川高速公路行业的发展可以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创造条件,同时也需要有更多特长的人才加入。”
四川是人口大省,制造业大省。中国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会长杨继瑞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四川需要发展高等教育,以满足其庞大人口的教育需求,并吸引其TA省市的人才来发展自己的产业。
仔细观察四川25所新建高校的区域分布,除3所高校位于省会成都外,其余88%的高校位于其TA级城市,如泸州、南充、眉山、德阳等。
2017-2022年四川省新增学校名单
在杨继瑞看来,这些高校选择在这些地级市落地,一方面是因为目前一些地级市没有或少了高校,会给新建高校提供更多的政策优惠,另一方面这些新建高校大多属于民办学校,建在他们的TA地区比建在成都要便宜。
“高校的设立还可以带动周边产业的发展,高校可以更有针对性地培养应用型人才,从而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
这种经济促进既能拉动学校周边餐饮、娱乐等第三产业的发展,又能适应当地的新兴产业。
杨成刚向时代周报记者举了一个例子。四川射洪目前正在建设锂离子技术学院,预计今年下半年开始招生。学院项目建成后,关系到射洪近年来产值的快速增长和锂电产业,将为该市加快建设“锂产业之都核心区”提供人才保障。
“这些学校的培养方式就像订单式培养,直接解决了大学生所谓的‘就业难’问题,符合当前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导向,也能为地方产业提供人才,为这个行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可能性。”杨成刚说。
再比如四川省宜宾市宜宾大学城。自2016年成立以来,已有12所高校9万余名在校大学生,引进高、等院士(专家)工作站7个,产研院13个。
与此相适应,宜宾加快了“动力电池之都”的建设。
特别是高院士工作站落户宜宾,带动了当代安普科技有限公司、吉利、苏州天华超晶、天一锂业等众多锂电领域龙头企业在宜宾设厂,共同打造世界级锂电产业集群。
2022年,宜宾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7.5%,其中动力电池增长3.4倍,新能源汽车增长22.6%,智能终端增长9.0%。
让新学校适应新兴产业。来源:虫子的创造力。
大学城の大学团队不仅可以吸引企业入驻,还可以培养一批专业对口的人才。同时,大学生有机会接触到相关行业的前沿生产经验,也能吸引更多的考生报考这些高校。
杨继瑞认为,在这些地级市建设高校,既适应了当地产业的发展,又使校园经济成为城市经济的重要支撑点和增长点之一,同时可以减少成都的人口虹吸。
事实上,成都市“虹吸”周边地级市的人口の现象更为突出。2017年至2022年,四川各城市中,成渝の常住人口增长最为明显,达到208万人。
“近年来,成都吸引的常住人口主要来自其西部的TA城市,尤其是其四川省的TA城市。”杨成刚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指出,如果把四川和成都的常住人口增量在刘仆和七浦口之间进行对比,就会发现成都的增量高于四川,这也说明四川省各市县州的人口流动有很大一部分到达了成都。
“在这些地级市建设高校,既能吸引人才,又能努力留住人才,减缓当地青年人才流向大城市的趋势。”杨继瑞说。
川大风景来源:虫子的创意
不仅是数量,还有质量
过去五年,在西部地区,不仅四川一直在大力建设高校。
除西藏、甘肃、青海无新增高校外,其他省份高校数量均有所增加。广西增长11个,成为除四川外又一个两位数增长的省份,新疆增长8个,重庆、贵州、云南均增长5个。
在杨继瑞看来,西部这么多高校的建设,既与过去高校数量少有关,也与政策的大力支持有关。“特别是在西部大开发的背景下,西部地区高校建设方兴未艾。”
事实上,中国相对落后的西部地区一直是振兴高等教育的重要命题。
根据《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规划(2012-2020年)》,将通过“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校”等系统政策,提高中西部高校师资建设、科研创新、人才培养和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2017年,教育部发布《关于“十三五”期间普通高校设置的意见》,明确要与西部大开发等国家重大区域战略和产业战略相衔接,支持在现实需求和现有高校培养能力不足的地区新建高水平应用型高校。
西部新建高校比例超过50%。来源:蠕虫的想法
目前,西部地区人口占全国普通高校总数的27.12%,占全国普通高校总数的26.82%,每百万人口普通高校数(高校数/本地区常住人口数(百万))达到1.93,高于部分中东部省份。
然而,西部地区虽然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在师资资源、经费、教研设备等指标上与东部地区仍有一定差距。
杨继瑞指出,目前西部高校应该从追求数量向追求质量转变。“我认为西部高校亟待提档,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合作交流等方面发展内涵,同时加大校企联系,让高校培养的人才为当地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十四五”规划也提到,要优化区域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促进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
据教育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十五”期间,将在西北、西南、中部地区分别布局高等教育创新综合平台,共建共享优质教育、科研和人力资源。支持中西部高校优化学科专业结构,需要加大东部高校支持西部高校的力度,增加对西部高校的优质教育教学资源供给。
西方的高等教育仍在发展。
西方正在疯狂建设大学;
正式开始!西部985大学位于北京,总投资4.77亿元,预计2005年6月交付使用。
近日有消息称,北京西北工业大学大项目正式开工建设。这是国家网络安全产业园(通州园区)首个重大项目,已列入北京市重点工程,预计2025年6月竣工。该项目总投资4.77亿元,总占地面积2.03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4.4万平方米。
早在2019年中关村的一场重大成果发布会上,西北工业大学就与通州区签署了产教融合合作协议,这也预示着西北工业大学北京研究院的建设将迈出坚实的一步。
现在西北工业大学北京研究院已经正式开工建设,西工大的扩建正在有序进行,这是一件好事。北京是首都,很多优质资源都集中在这里。北京的布局可以让学校再上一个新台阶,再迎辉煌。
西北工业大学の不同的位置
上次我们有一篇关于西北工业大学太仓校区更名为“西北工业大学太仓智汇港”的文章,是西工大异地布局的步骤之一。另外,西工大所在的地方很多,比如上海、深圳、重庆、宁波、青岛等地,都是国内经济能力非常强的城市,这对西工大的发展非常有利。
在国家布局研究院,其研究全部围绕国家大战略部署,无一不彰显顶尖大学的作用。
西工大是“国防七子”之一,在航空空、航天、航海、无人机系统、网络空、计算机等方面都很强,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
西工大北京研究院入驻国家网络安全产业园,将推动全市乃至全国安全产业的提升。近年来,随着网络安全行业的日益火爆,高端人才的短缺已经成为影响网络安全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西工大落户通州园区,将培养一批先进、专业、全面的国家网络安全队伍。在网络发达的今天,网络安全是数字经济未来发展最重要的保障。
简单了解一下西北工业大学!
西工大是“国防”院校,所以这么多年来,作风一直比较低调。虽然不出名,但是很厉害。西北工业大学作为大国重器,从来没有缺席过。
学校参与了大飞机、载人航天、探月等国家重大专项的论证和科研。两所大学为中国首次载人航天做出了巨大贡献,西北工业大学是其中之一。
这所学校开启了中国无人机的发展,是中国第一所向海外输出整套无人机系统的高校。国内唯一一个专门的无人机飞行试验检测基地也在西工大。我校研制的无人机在我国很多领域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西北工业大学是怎样一所大学?看学校长安校区的巨幅雕塑。“为国铸剑,隐姓埋名”令人震撼,表达了西工大为国的豪情壮志,保家卫国无悔。
以上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非常感谢文中内容为本人原创,抄袭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