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螺新闻网
最新热点新闻

观察|俄退出《欧洲常规武装力量条约》开启新一轮军备竞赛?

观察|俄退出《欧洲常规武装力量条约》开启新一轮军备竞赛?

据俄罗斯卫星媒体5月16日报道,俄罗斯国家杜马通过了一项关于退出《欧洲常规武装力量条约》(CFE)的法律。同一天,俄罗斯国家杜马国际事务委员会主席斯卢茨基表示,将向各国议会通报俄罗斯退出《欧洲常规武器条约》的决定。

俄罗斯退出《欧洲常规武装力量条约》,开始欧洲新一轮军备竞赛。

欧洲安全的基石

《欧洲常规武装力量条约》是北约和华约在欧洲常规武器领域长期对抗和相互妥协的产物。冷战时期,军备竞赛在经济上给双方都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但并没有给北约和华约带来预期的好处。80年代,由于苏美不堪重负和戈尔巴乔夫当时的“新思维”理念,美苏、北约、华约的裁军谈判取得实质性进展。1990年11月19日,北约和华约22国领导人在巴黎签署了《欧洲常规武装力量条约》(CFE)。

《欧洲常规武装力量条约》明确规定了从大西洋到乌拉尔山脉的整个禁区内两个集团可以拥有的五类常规武器的数量和面积。北约和华约各集团现役和储备的陆基武器装备数量为:坦克2万辆,装甲车3万辆,火炮2万门,作战飞机6800架,攻击直升机2000架。此外,《欧洲常规武装力量条约》还规定了中欧、中欧扩大区、欧洲侧翼区和大西洋-乌拉尔四个地区正规军的配额、监督与核查以及削减和销毁军备的措施。可以说,CFE确立了两大军事集团之间的力量平衡,限制了在两大集团毗邻地区部署常规武器的潜力,从而减轻了北约与中国之间的军备竞赛的激烈程度,降低了军事实力因素在欧洲国际关系中的作用,因此一度被西方称为欧洲安全的基石。

后来随着冷战的结束,一些前中东欧国家相继加入北约,打破了北约与俄罗斯的常规武器平衡,北约在常规力量对比上优势明显。1995年,俄罗斯以条约“不符合俄罗斯国家安全利益”为由,要求西方国家同意修改条约相关条款,否则俄罗斯将“被迫退出条约”。为了减轻俄国的安全关切,1999年11月第六次OSCE首脑会议通过了由30个国家签署的《关于修改欧洲常规武装力量条约的协定》。修订协议以国家配额机制和属地配额机制取代了1990年CFE中规定的集团配额机制,明确规定了各缔约方常规武器装备的国家配额和属地配额(即各缔约方境内部署的国内外武器装备之和)。根据修订后的协议,当时的19个北约国家(即原来的16个北约国家,加拿大、捷克和匈牙利)将大幅度削减其常规武器装备的数量。

北约举行陆上军事演习。

修订后的《欧洲常规武装力量条约》继承了以前防止使用常规武器发动大规模攻击和突袭的宗旨,进而将军事集团之间军备水平的限制改为国家之间的和平义务,防止任何欧洲国家在不与其他缔约方协商的情况下扩大条约限制的军备和集中部署军队和武器,使整个常规军备控制体系更加合理和“透明”。但截至2007年,只有俄罗斯、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和乌克兰批准了修正协议。北约国家以俄罗斯未能履行在侧翼地区削减武器装备的承诺以及俄罗斯继续在摩尔多瓦和格鲁吉亚驻军为由拒绝批准该条约,最终导致莫斯科在2007年暂停履行该条约,也使该条约基本名存实亡。

俄罗斯与西方博弈的牺牲品

俄罗斯正式退出CFE是近年来俄罗斯与西方关系持续下滑的必然结果。

近年来,北约不断东扩,严重刺激了俄罗斯。从1993年开始,俄美关于北约东扩的争议就一直存在,只是一直不温不火,矛盾没有激化。2014年乌克兰危机爆发后,乌克兰将加入北约作为国家政策目标,乌克兰逐渐成为俄美关系和俄罗斯与北约关系中最尖锐的问题。普京总统多次强调,乌克兰加入北约将对俄罗斯的安全构成严重威胁,这是俄罗斯的“红线”。但美国和北约拒绝了俄罗斯的要求,强调是否加入北约是乌克兰的自主决定,俄罗斯作为第三方无权干涉,这也成为乌克兰危机不断升级以及随后俄乌冲突的重要因素之一。

随着北约在欧洲的军事基地越来越多,离俄罗斯边境越来越近,俄罗斯已经越来越不适应。尤其是2023年4月4日,芬兰正式成为北约第31个成员国,更是将俄罗斯推到了极限。在芬兰加入北约之前,俄罗斯与5个北约成员国共有约1215公里的陆地边界。芬兰和俄罗斯的边界大约有1300公里。芬兰的加入使北约和俄罗斯之间的陆地边界增加了一倍多。与此同时,从芬兰边境到俄罗斯摩尔曼斯克的距离只有200公里,到俄罗斯北方舰队的主要基地北摩尔斯克的距离略长,到俄罗斯造船中心北德文斯克的距离为500公里,到圣彼得堡的距离只有152公里。如果未来美国在芬兰领土上部署核弹甚至短程和中程弹道导弹,俄罗斯北极地区的大部分军事和民用设施都将在北约武器射程之内,其防御压力将为/[/K0/

如果没有条约的约束,俄罗斯可能会重启更多的储罐,以弥补俄乌冲突后的损失。

俄乌冲突爆发后,北约领导人峰会于2022年3月24日发表声明,表示将全力支持泽连斯基和乌克兰政府。据统计,2022年1月24日至11月20日,北约成员国承诺提供至少805亿美元的财政、人道和军事援助。其中,美国承诺提供512亿美元,是乌克兰最大的援助方,包括至少245亿美元的军事援助、161亿美元的资金援助和106亿美元的人道主义援助。北约第二大捐助国英国承诺向乌克兰提供76亿美元,德国以58亿美元位列第三。瑞典和芬兰分别承诺至少8.67亿美元和3.32亿美元。

具体装备方面,自开战以来,北约成员国向乌克兰交付的武器包括:海王直升机、IRIS-T导弹系统、标枪反坦克导弹、自行榴弹炮、轮式火炮、弹簧刀巡逻导弹、海马火箭炮、国家先进地面空导弹系统(NASAMLRS)、主战坦克、“夏巴”等。米格-29战斗机等。,包括截至2023年1月的4000多件重型装备,在帮助基辅对抗俄罗斯的过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使俄军损失惨重。

在这种情况下,俄罗斯认为继续单方面遵守CFE没有意义,反而会自我约束,所以选择退出也就顺理成章了。正如负责协助议会审议俄罗斯废除《欧洲常规武装力量条约》的俄罗斯外交部副部长谢尔盖·里亚布科夫(Sergei Ryabkov)所说,“北约国家对俄罗斯的敌对行动对条约产生了破坏性影响”,“这一条约不再符合我们的安全利益”。

北约举行大规模海上演习。

新一轮军备竞赛的先兆

毫无疑问,俄罗斯退出CFE将导致未来欧洲局势更加紧张,甚至引发新一轮军备竞赛。

随着俄乌冲突的爆发,世界上许多国家开始大规模扩充军备。以波兰为例。自俄罗斯和乌克兰爆发冲突以来,波兰一直处于风口浪尖。除了对援助乌克兰非常积极,对俄罗斯也非常强硬。为了弥补援助乌克兰后的军备不足空,以及应对俄罗斯可能的报复,波兰迅速扩军。2022年,决定斥资148亿美元从韩国购买980辆K2黑豹坦克、648门K-9155mm自行榴弹炮和48辆F/A-50高级教练机/轻型战斗机。不久之后,波兰斥资125亿美元购买了96架AH-64E阿帕奇武装直升机。2023年2月,波兰国防部副部长马里乌斯·瓦兹扎克(Marius Vaszczak)宣布,波兰计划订购1400辆波兰胡塔·斯塔洛瓦·沃拉公司(HSW)制造的獾履带式步兵战车,以及相同底盘的通用模块化履带车。这样的扩张将使波兰成为一个坦克大国和北约欧洲国家中最大的步兵战车拥有者。

德国的行动也非常引人注目。俄乌战争爆发后,德国政府决定扩大德国国防开支,德国参议院也批准了1000亿欧元的特别国防基金。2022年9月,据德国媒体报道,德国政府已经提出了“在欧洲军事事务中发挥主导作用”的目标。德国国防部长兰布雷希特重申,德国政府计划在20世纪30年代初建立三个随时准备投入战斗的陆军师,还呼吁放宽对军品出口的严格规定,允许德国参与欧洲防务项目。

随着俄罗斯挣脱CFE的束缚,理论上俄罗斯未来可以装备和部署更多常规武器,与“核大棒”一起加强对西方世界的威慑,而这样的压力可能会迫使更多国家(如芬兰)加入扩军行列,迫使俄罗斯将“政策许可”变为“实际操作”。可想而知,在这样的恶性循环下,欧洲的战争阴云将难以散去。

责任编辑:谢瑞强图片编辑:施佳慧校对:张艳

赞(0)
版权声明:本文采用知识共享 署名4.0国际许可协议 [BY-NC-SA] 进行授权
文章名称:《观察|俄退出《欧洲常规武装力量条约》开启新一轮军备竞赛?》
文章链接:https://sourceopen.com.cn/5559.html

本站新闻文章由机器人程序自动发布,新闻内容具有时效性,仅供参考,不具备权威性,所有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并非官方发布信息,其真实性自行判断,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误报,违法等不良信息,请联系删除.资源型信息仅供个人学习交流,请于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不允许用于商业用途,否则法律问题自行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