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螺新闻网
最新热点新闻

让救命好药纳入医保、降低群众用药负担,国家医保局这场发布会都提到了_绿政公署

让救命好药纳入医保、降低群众用药负担,国家医保局这场发布会都提到了_绿政公署

5月18日上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主题为“权威开放”的系列新闻发布会。国家医疗保障局局长胡介绍“落实党的20项重大决策部署,努力推动医疗保险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国家医疗保障局局长胡在发布会上介绍,2018年,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组建国家医疗保障局的战略决策。

全国医疗保险制度建立以来,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赋予的“解除全民疾病和医疗的后顾之忧”这一重大政治使命,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攻坚克难,推进体制机制改革,推动了我国医疗保险事业的历史性跨越,为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发挥了重要作用。 支持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促进实现共同富裕。

国家医保局:决不让医保基金成为“唐僧肉”

医疗保险基金的安全稳定运行关系到每个参保人的切身利益。2018年以来,国家医保局采取措施打击骗保?下一步还有哪些安排和措施来保障人民群众的“救命钱”?

国家医疗保障局局长胡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医保基金是人民群众的“救命钱”。国家医保局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始终把加强医保基金监管、维护基金安全作为重中之重,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违规使用医保基金行为,决不让医保基金成为“和尚的肉”。

经过5年的努力,我们通过“点、线、面”相结合,推动形成了医保基金监管高压态势。

一是飞行检查通过“逐点”验证实现“点突破”。通过采取“不事先通知、上面查、交叉查”的机制,有效解决了“熟人社会同行监督”问题,严厉打击和曝光了违法违规行为,充分发挥了“飞检”作用。同时,鼓励定点医疗机构举一反三,进行自查自纠,避免类似违规行为的再次发生。对主动自查自纠的医疗机构,在检查频次、处罚裁量等方面予以适当考虑,充分体现了宽严相济的执法理念。2019年以来,国家医保局共派出184个飞行检查组,对384家定点医疗机构进行检查,发现违法违规使用相关资金43.5亿元。

二是专项整治可以通过“穿透式”检查实现“网上推广”。医保部门联合公安、卫生等相关部门,以骨科、血液透析、心内科等重点领域和重点药品耗材、虚假医疗、倒卖医保药品等重点行为为重点,有针对性地进行监管,清除侵蚀群众“养命钱”的“病灶”。仅2022年就破获案件2682起,抓获犯罪嫌疑人7261人,追回医保基金10.7亿。

第三,日常监管通过数据赋能实现“面上联网”。充分利用智能监控、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加快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监管体系。2022年,通过智能监控拒付并追回38.5亿元,约占追回资金总额的26%。仅虚假住院一个大数据模型,精准锁定线索,抓获近500人,查处近亿元。

下一步,国家医保局将继续加大飞行检查力度,深入开展打击欺诈骗保专项整治,严厉查处一批大案要案,严厉打击一批重大团伙,坚决曝光一批优秀典型,巩固“不敢骗”的高压态势。加强大数据监管,筑牢全社会防线,编织“不能骗”重围,完善集中采购基金预算总额、药品结余留用等政策,引导两所机构和医务人员自觉规范服务行为,推动构建“不想骗”长效机制。

国家医保局:全力保障生育三个孩子的女职工生育保险待遇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优化人口发展战略,建立生育支持政策体系,降低生育、养育和教育成本。在18日的发布会上,媒体同样关注国家医保局在降低生育成本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对此,国家医疗保障局副局长李涛表示,人口发展是关系中华民族发展的大事。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优化人口发展战略,建立生育支持政策体系,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国家医疗保障局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继续做好生育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工作,积极研究完善生育保险等相关配套政策。

一是继续发挥生育保险作用。生育保险覆盖用人单位及其职工,支付生育医疗费用和生育津贴。2022年,2.4亿人参加生育保险,生育保险待遇支出891亿元。生育保险通过发挥社会保险的互助功能,在所有用人单位中分担单个用人单位招用女职工产生的生育相关费用,平衡用人单位的用人成本,解除用人单位招用女职工的顾虑,对消除就业性别歧视具有重要意义。

二是全力保障生育三个孩子的女职工生育保险待遇。指导各地全面落实参保女职工生育三个子女的生育保险待遇,并确保其享受。要求各地及时将参保女职工生育医疗费用和生育津贴纳入生育保险待遇范围,确保足额支付。同步做好城乡居民生育医疗费用待遇保障工作,落实新生儿落地保险政策,确保待遇衔接和及时结算。32个省(区、市)和兵团都出台了相关文件,出台了相关政策,优化了工作流程,确保所有生育三个子女的参保女职工都能按规定享受相应待遇。

第三,多措并举,完善和实施积极的生育支持措施。2022年7月,国家医保局等17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和实施积极生育支持措施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将灵活就业人员纳入生育保险覆盖范围,指导各地综合考虑基金承受能力、相关技术规范等因素,逐步将适宜的分娩镇痛、辅助生殖技术项目按程序纳入基金支付范围。

下一步,国家医保局将继续指导地方扎实做好生育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工作,巩固和扩大生育保险覆盖面,加强生育医疗费用保障。同时,加强部门协调,推动生育保险政策与相关经济社会政策相匹配,共同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继续加强资金监管,严厉打击骗保行为。

近年来,各地出现了与基本医疗保险相衔接的“惠民保险”等商业医疗保险,进一步减轻了群众的就医负担,同时也发挥了积极作用,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纸媒记者在发布会上提问,国家医保局有哪些促进商业保险发展的考虑和措施?

国家医疗保障局副局长黄表示,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多层次医疗保险有序衔接,积极发展商业医疗保险。近年来,各地开展的惠民保险工程,可视为一种具有普遍属性的商业医疗保险,也是完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的有益探索。在明确基本医疗保险和商业医疗保险责任边界的基础上,医保部门采取了一些措施帮助商业医疗保险的发展。体现在“三个努力”:

首先,应努力促进信息共享。在确保医保数据和信息安全的前提下,在全国12个城市开展医保个人信息授权查询和使用试点,旨在充分发挥医保数据资源的作用,搭建便民服务的“连接桥梁”。在试点城市,参保人可通过线上线下渠道查询获取个人医保相关信息,经个人授权后,向商业保险公司开放相关个人信息,为人民群众办理商业保险和理赔提供更多便利。我们已经意识到,信息可以多跑路,人可以少跑腿,人对商业保险产品的获得感和满意度可以提高。

第二,重点支持协调处理。方便快捷地获得商业保险理赔一直是参保群众的迫切需求。我们鼓励商业保险公司参与大病保险、长期护理保险、医疗保险基金监管。通过承办基本医保相关业务,不仅有助于商业保险公司进一步提升服务能力,也有助于其优化保险服务流程,打通服务渠道。一些地方还支持引导商业保险公司简化理赔程序,促进商业保险理赔便利化,大幅提升商业保险产品吸引力。如浙江省等一些地方推动实现惠民保险项目与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等“一站式”结算。,有效解决或缓解了这些过去群众反映较多的商业保险理赔“垫付、跑腿、周期长”的恼人问题。

第三,着力提高基金的有效性。深入推进医疗保险带量集中采购和支付方式改革,定期开展国家药品目录准入谈判,不断加强资金监管,严厉打击骗保行为。这些措施不仅减轻了参保患者的就医负担,也缓解了商业保险公司“进医院监管难、议价能力弱、风险管控成本高等”的瓶颈问题,为商业医疗保险营造了良好的医疗服务环境。

下一步,国家医保局将会同有关部门,积极探索基本医疗保险和商业医疗保险协调发展、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适当路径和有效模式,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医疗保障需求。

现在80%以上的新药都可以在上市两年内纳入医保。

近年来,国家医保局做了很多努力,将更多救命、急救类新药纳入医保。

国家医保局副局长李涛在发布会上介绍,国家医保局成立以来,坚持“保基本”定位,不断优化医保药品目录,群众用药保障水平明显提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医保目录“一年调整一次”,新药更快惠及患者。现在80%以上的新药都可以在上市两年内纳入医保。比如,2022年目录调整新增的108个谈判和竞争药品中,有105个是近5年上市的新药,相当一部分药品当年获批,当年纳入医保目录。

二是目录药品数量大幅增加,保护范围不断扩大。五年来,医保目录新增药品618种,覆盖新冠肺炎感染、肿瘤、心脑血管、罕见病、儿童用药等临床治疗领域,一大批新机制、新靶点药物纳入目录。医疗机构排名前20的品种中,疗效不确定、容易滥用的辅助用药较少,被重大疾病和慢性病的治疗性药物所替代。现行版本的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已达2967种,品种已覆盖临床治疗的各个领域,更好地满足了广大参保患者的临床用药保障需求。

三是密切关注上市药品的落地和设备,药品可及性大幅提升。会同国家卫健委出台了谈判药品“双渠道”等一系列政策,支持目录实施。截至2022年12月底,全国共有20.9万家定点医院和药店配备了目录谈判药品。

第四,实施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支持医疗技术创新。五年来,参与谈判的70个重大新药中,有66个成功创制特药,成功率达94%,快速实现了临床应用。企业早期的R&D投资得到了合理的回报,创新积极性大大提高。

总的来看,五年来医保药品目录的调整,更好地服务了广大参保群众,患者用上了疗效更好、价格更合理的创新药,也促使我国医药行业走上了重视创新、加强研发的发展道路。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不断完善和优化医保药品目录管理,将更多符合条件的好药纳入目录,不断提高参保群众用药保障水平。

推动更多定点医疗机构纳入异地就医网上结算。

随着人口流动性越来越大,人们对异地就医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在回答媒体关于全国各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进展情况的提问时,国家医保局局长胡介绍,跨省异地就医直接关系到群众就医。国家医保局成立以来,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以解决异地就医报销不方便问题为重点,大力推进跨省直接结算,在以下四个方面取得进展:

第一,人们在异地结算住院费用更加方便。目前,全国住院费用跨省定点医疗机构6.88万,比2017年增长7倍。住院费用跨省直接结算率从2017年的不到5%提高到2022年的65%左右,累计受益2038.76万人次。

二是普通门诊跨省直接结算取得突破。每个县至少有一家定点医疗机构可直接报销跨省就医门诊费用,全国普通门诊费用跨省联网定点医疗机构38.21万家,共惠及6959.91万人。

三是慢性病和特殊疾病相关门诊治疗费用跨省直接结算取得进展。每个统筹地区至少有1家定点医疗机构可直接报销高血压、糖尿病、恶性肿瘤放化疗门诊、尿毒症透析、器官移植后抗排异治疗5种门诊慢性病和特殊疾病的医疗费用。跨省门诊慢性病和特殊疾病定点医疗机构达到2.46万家,惠及73.02万人次。

四是异地病历服务不断优化。近年来,我们不断扩大可以备案的人群范围,减少备案需要的材料。同时,依托全国医保服务平台APP、国家医保局微信官方账号等全国统一的网上备案渠道,实现了异地就医的网上、掌上备案。京津冀也在区域范围内实行了“视同备案就医购药”政策,我们可以直接享受异地就医结算服务,无需办理备案手续。

下一步,国家医保局将进一步实施异地就医结算。首先是加大宣传力度。6月份将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为期一个月的异地就医政策集中宣传,让更多参保人了解如何办理异地就医。二是继续扩大覆盖面,推动更多定点医疗机构纳入异地就医网上结算,让参保群众享受便捷的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服务。三是继续优化备案流程,鼓励更多地区开展自助备案,不断提高直接结算率,方便群众异地就医。

国家医保局:支持创新药物和器械快速进入临床。

党的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要求,医疗保险,医疗保健和医药要协调发展和管理。对此,国家医保局副局长李涛介绍,国家医保局自成立以来,注重发挥医疗保险在三医联动改革中的基础作用,促进医疗保障、医疗服务体系、药品供应保障体系良性互动、协同改革。

一是努力减轻群众就医负担。通过完善以基本医疗保险为主体、医疗救助为后盾、补充医疗保险、商业健康保险、慈善捐赠等共同发展的医疗保障体系,居民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支出的比重不断下降。

二是推动医疗机构高质量发展。完善医疗保险支付方式和激励约束机制,全面推行按病种付费的多元支付方式。2022年,全国206个城市将实现住院费用按病种实际支付(DRG/DIP),引导医疗机构转变发展模式,积极控制费用,规范医疗行为。

三是支持和鼓励医疗技术创新。通过集中采购、医保目录动态调整等措施,支持创新药物和器械快速进入临床,促进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下一步,国家医保局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继续深入推进医保、医疗、医药协同发展和共治。

首先是促进政府和有效市场的更好结合。将带量集中采购制度化、常态化,完善医疗采购平台功能,完善医疗服务价格形成机制,深化医疗服务供给侧改革。

二是促进医保改革和公立医院改革更好的协调。支持深化公益性导向的公立医院改革,共同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张和区域均衡布局。支持分级诊疗模式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健康发展。

三是促进医保改革和医疗创新的相互促进。动态调整医保目录,让新药新技术及时惠民,共同推动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将收集第四批高值医用耗材,并适时收集新一批药品。

对于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价格虚高的现象,国家医保局副局长石明确表示,长期以来,我国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价格虚高,特别是一些“进口老药”,虽然过了专利期,但在国内仍以较高价格销售,高值医用耗材价格远高于国际水平。针对这种情况,国家医保局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会同有关部门积极推进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集中采购,通过降低中选企业的产销成本,实现中选产品降价。

在过去五年的改革中,集中采购的效果正在不断显现。

首先,群众的药品负担明显减轻。通过集中采购,开始扭转我国药品价格持续上涨的趋势根据相关测算,与2018年相比,2022年我国药品采购价格指数下降19%。你应该还记得几年前有一部电影叫《垂死挣扎》,里面有一种治疗白血病的药物叫伊马替尼。原药每盒一万多元。在第一批国家集中采集中,我们把这个药纳入了集中采集的范围。通过集中采购,中标仿制药价格降至每盒600元左右。虽然没有选择原研药,但是每盒价格从一万多降到了7000多元,让白血病患者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同时,群众反映强烈的心内科、骨科主要耗材也纳入集中采购,中选产品价格明显下降,患者负担明显下降。

二是群众用药质量明显提高。所选产品的质量是我们在集中采购过程中密切关注的一个因素。通过降价,我们有效提高了一批优质医药耗材的可及性。例如,在药品集中招标中,患者使用通过一致性评价的原研药、仿制药等优质药品的比例从药品集中招标前的50%提高到90%以上。再比如,心脏支架集中后,材料性能较好的铬合金支架使用比例从60%上升到90%以上,原本占据较大市场份额的性能一般的不锈钢支架逐渐退出市场。

第三,医药行业发展更加健康可持续。集中采购引导药企从过去的“拼渠道、拼销售”向现在的“拼质量、拼价格”转变,企业以质量求发展的内生动力不断提升。在集中采购的推动下,2018年以来,我国通过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的药品累计数量从当时的不到200个,迅速增加到目前的3000多个。可以说,高质量的药物正逐渐占据临床用药的主流。

下一步,国家医保局将继续推进药品集中采购扩面提质工作,坚持国家和地方政府联动整合。在国家层面,今年已经收集了第八批药品,我们还将收集第四批高值医用耗材,主要是眼科人工晶状体和骨科运动医用耗材,还将适时收集新的一批药品。在地方层面,重点做好国家集采以外的化学品、中成药、干扰素、神经外科耗材、体外诊断试剂的跨省联盟采购。同时,会同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强对集采产品的质量监控和供应保障,推动医疗机构优先采购和使用中选产品,确保人民群众切实享受到改革成果。

责任编辑:蒋晨锐图片编辑:蒋立冬校对:栾梦

赞(0)
版权声明:本文采用知识共享 署名4.0国际许可协议 [BY-NC-SA] 进行授权
文章名称:《让救命好药纳入医保、降低群众用药负担,国家医保局这场发布会都提到了_绿政公署》
文章链接:https://sourceopen.com.cn/5448.html

本站新闻文章由机器人程序自动发布,新闻内容具有时效性,仅供参考,不具备权威性,所有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并非官方发布信息,其真实性自行判断,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误报,违法等不良信息,请联系删除.资源型信息仅供个人学习交流,请于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不允许用于商业用途,否则法律问题自行承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