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螺新闻网
最新热点新闻

房租、生活费、县城陪读开销,媒体关注乡村生育账_中国政库

房租、生活费、县城陪读开销,媒体关注乡村生育账_中国政库

女儿8岁了,陆离仍然无法忘记妊娠高血压带来的痛苦。

这几年,为了给独生女解闷,她先后养了三只猫。婆婆不理解,“为什么宁愿养猫也不要二胎?”婆婆经常委婉地催促陆离生二胎,说她可以帮忙带孩子。但两年前,陆离偷偷去医院装了避孕环,丈夫沮丧无助。

这个发生在西部某省农村的故事,并不是个例。

长期关注婚姻家庭问题的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助理研究员李永萍在一篇名为《农村新生代青年的生育意愿及其转变动因——基于皖南Y村的实地调查》的文章中提到,新生代青年的生育观念与父辈有着明显的不同,他们的生育意愿被更多的因素所考量。

过去农村“多子多福”、“养儿防老”的观念正在改变。视觉中国资料图

从2014年至今,李永萍调研的足迹涉及全国十多个省份的几十个村庄。她发现了一个普遍现象——除了江西、福建、广东等宗族文化盛行的地区,近年来,与过去“多生孩子多幸福”、“养儿防老”的观念相比,农村新一代年轻人的生育意愿正在发生变化。

据李永萍介绍,该团队采访的“Y村”是安徽省一个1700多人口的农业村,大多数年轻人都去江浙一带打工。采访中说,1985年以前出生的女性,在“放开二胎”后,只要公公婆婆用言语“压一个”,往往就有可能“再生一个”,觉得“多生一个好像也没什么”。但是90后受教育程度高,要考虑的因素多,不那么容易被说服。

李永萍认为,在农村地区,生育主导权越来越掌握在年轻一代手中,他们不像上一代那样完全“为子女而活”。

在采访中,李永萍记录了一个1985年后回到家乡创业的年轻人。这位年轻人说,以前老一辈人是“吃饱穿暖”养孩子,现在养孩子的成本和以前“完全不一样”了。

福建龙岩市武平县90后返乡创业的青年张勇,考虑得最多的是孩子的教育问题。他和妻子大部分时间都在农村做农产品电商。有时候,他和妻子会商量,一个人去城里照顾孩子的学习和生活,一个人在乡下忙工作。

李永萍观察到,在农村,80后和90后的父母更重视孩子的教育,他们会把孩子送到城镇甚至城市上初高中,租房陪读,买学区房。

她粗略算了一下,加上房租、生活费、兴趣班学费等。,一个母亲在乡镇县城陪孩子一年要花2万多,这对农民家庭来说不是一笔小数目。

“年轻人的生育意愿变得谨慎,很大程度上与生育成本有关。”李永萍说,生育成本由抚养孩子的成本、教育成本和婚姻成本组成。此外,生育对女性身体、心理和工作的影响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李永萍认为,结婚成本背后的一个主要因素是彩礼。有些地方彩礼的“标准”更高。如果生了儿子,夫妻俩会担心如果再生一个儿子,以后结婚的成本会更高。

“要关注农村青年对生育成本增加的担忧,引导农村家庭释放生育动力。”李永萍建议,有关部门通过政策扶持,减少和分担农村家庭的育儿压力和成本,特别是减少生育行为对女性职业发展和个人成长的影响,这不仅是经济成本,也是时间和精力的投入。

(应采访对象要求,文中陆离为化名)

责任编辑:陈建慧图片编辑:张同泽

赞(0)
版权声明:本文采用知识共享 署名4.0国际许可协议 [BY-NC-SA] 进行授权
文章名称:《房租、生活费、县城陪读开销,媒体关注乡村生育账_中国政库》
文章链接:https://sourceopen.com.cn/5171.html

本站新闻文章由机器人程序自动发布,新闻内容具有时效性,仅供参考,不具备权威性,所有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并非官方发布信息,其真实性自行判断,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误报,违法等不良信息,请联系删除.资源型信息仅供个人学习交流,请于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不允许用于商业用途,否则法律问题自行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