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螺新闻网
最新热点新闻

推动低收入岗位监测、加速融入一网通办平台……未来五年上海工会有这些目标

推动低收入岗位监测、加速融入一网通办平台……未来五年上海工会有这些目标

5月16日,上海市工会第十五次代表大会开幕。上海市总工会

5月16日,上海市工会第十五次代表大会开幕。上海市总工会主席莫负春作了工作报告,回顾了五年来上海工会工作取得的成绩,明确了今后五年的工作目标和任务。

莫负春表示,未来五年,上海工会的工作目标是:推进适应团结奋斗时代要求的职工思想引导工程建设,推进适应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的产业职工队伍建设,推进适应全过程人民民主最佳实践的职工权益保障机制建设, 推进适应高质量生活需要的职工服务网络建设,推进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工会组织体系建设,推进适应城市治理现代化的工会工作格局建设。

为达到上述要求,上海工会将重点做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切实加强对职工的思想政治引导,凝聚团结奋斗的精神力量。

用党的创新理论团结职工。发挥各级工会劳模宣传小组和各类工会宣传阵地的作用;搭建全媒体传播平台;打造工运理论研究高地,推出一批有深度、有原创性、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用红色文化引领工人。纪念五卅运动一百周年,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上海市总工会成立;建设上海工人运动历史陈列馆和上海市总工会旧址陈列馆,扎实推进“上海百年红色工运资源挖掘宣传工程”;持续开展百万员工寻红活动;继续促进文艺工作者创作的繁荣;深化“工作”系列员工文化特色品牌的培育。

用先进劳动模范激励员工。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端制造业为重点,重点培养选拔在全国有影响力、在行业有号召力的领军劳模;推动百名劳模服务千家企业和校园,劳模志愿服务;聚焦基层“最美劳动者”,深化“中国梦·劳动美”主题宣传教育。

(2)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员工队伍,凝聚建功立业的澎湃动力。

扩大高技能行业的工人队伍。制定新一轮上海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方案和产改评价指标体系;继续深化产业工人技能形成体系建设;促进劳动者技能和工资的提高与职业发展之间的联系;加强劳模学院和工匠学院建设;推进产教融合和在职培训。

举办高质量的劳动技能竞赛。继续推进上海“五个中心”建设、城市数字化转型、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全国领先的劳动竞赛;创新推进上海“3+6”重点行业、四大新赛道、五大未来产业的劳动竞赛;扩大和促进竞争,以涵盖专业和新的企业,外资企业,中小企业等。,并覆盖新就业形式的劳动者、劳务派遣工、工程外包工、农民工等。

开展高水平的员工创新活动。深入开展“五小”工作创新和合理化建议评选;举办上海职工科技节;推进劳模创新工作室创建全覆盖;构建员工创新绩效评价体系;推动员工创新成果参加国家和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上海工匠人才知识产权运营促进中心成立;推动企业将员工创新成果纳入绩效考核。

(三)努力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确保劳动关系和职工队伍的和谐稳定。

强化全周期参与。积极全面参与涉及劳动关系和职工切身利益的政策法规的制定、修订、宣传和监督检查;积极推动《上海市职工代表大会条例》、《上海市集体合同条例》、《上海市女职工劳动保护办法》等法规政策的修订;深化政府与工会联席会议制度;在员工中普及法律知识,提高员工的法律素养。

完善维权全链条。完善劳动关系矛盾预防预警、协商调解、法律援助等维权服务机制;落实“四必查”和“四同步”的工作措施;深化和细化“六步工作法”;扎实做好“零门槛”为职工提供法律援助工作;继续推动在地域较大、企业和员工聚集的园区设立巡回法庭;推动实现工会的定向劳动法律监督与检察院的公益诉讼和支持起诉职能的双向赋权。

推进全要素协商。不断丰富基层民主协商的内涵和形式;引导企业就劳动报酬、工作时间等涉及职工权益的事项开展集体协商,积极推动将技能提升、生育保障、身心健康等内容纳入协商范围;继续探索新的就业形式的民主协商模式;以“二级”工会为载体,扩大民主管理对中小企业的有效覆盖;丰富基层民主管理形式,积极推进职代会网上平台。

(4)全心全意为广大职工服务,更好地满足职工对高品质生活的需求。

多渠道推进服务阵地建设。构建市、区、街镇和“二级”工会服务站四级服务网络;优化工会服务岗位管理,制定标准化服务菜单;整合工会教育、培训、维权、服务、作风等职能和资源,建设一批多功能、高质量的综合体。

多途径打造普惠服务品牌。扎实推进提升员工生活质量工程,重点保障就餐、体检、医疗保障、工作期间休息、出行安全等基本权益;提高员工幸福指数,开展“爱上海”、“幸福直通车”、“安康护航”等系列活动;重点关注困难职工家庭、改制企业职工等。,实施“上海会聘”行动,为就业保驾护航,带劳模上岗;重点关注新形式就业人员、农民工、女职工等群体,提供专项互助保障,切实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和特殊利益。

多措并举提升精准帮扶水平。完善政府和工会出资、职工互助、职工救助基金会补充救助、社会各方爱心救助的四级救助体系;扎实推进低收入岗位监测,将低收入群体待遇纳入集体协商范围;依托上海市职工帮扶基金会慈善平台,加大对遭遇突发困难职工的帮扶力度;强化上海员工互助“点亮微愿”品牌。

(5)坚持改革创新,构建联系广泛、服务职工的工会工作体系。

促进工会组织的广泛覆盖。促进“小三级”工会组织体系的完善;集中力量推动建立一批骨干企业;成立保安、文化创作和设计行业的工会联合会;充分发挥“二级”工会作用,全面覆盖各类职工群体;完成千个“二级”工会和千个新就业形式工会团体的标准化建设;建立健全帮扶机制,切实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实现建制单位女职工组织全覆盖。

加快工会数字化转型。加强工会数据资源管理系统建设;广泛推广线上会员、扫码会员等。;加快融入“一网办公”平台;优化上海工会网上服务平台。

完善工会工作体系。促进与职能部门和团体组织的合作;继续推进长三角区域工会合作,完善四省市主席联席会议制度;拓展工会对外交流合作平台,推动更多高技能人才和职工创新成果走向国际舞台。

(六)坚定不移加强党的建设,推动工会事业高质量发展。

全面加强政治机关建设。建设一支讲政治、守纪律、有担当、有效率、忠于党的事业、全心全意为职工服务的模范机关。

全面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加强团队建设,不断提高领导力和专业性;加强区域产业工会干部队伍建设;建立和完善代表、委员履行职责、发挥作用的机制;完善市工会代表大会代表与市总工会会员的基层联系制度。

全面加强作风建设。深化和细化“四个责任协调”机制,切实履行“一岗双责”;深化财务管理改革;完善内部监督管理,加强对资金使用的审计监督;大兴调查研究,深入基层单位和职工,全力以赴办实事、解难事。

责任编辑:邹佳雯图片编辑:乐浴峰

赞(0)
版权声明:本文采用知识共享 署名4.0国际许可协议 [BY-NC-SA] 进行授权
文章名称:《推动低收入岗位监测、加速融入一网通办平台……未来五年上海工会有这些目标》
文章链接:https://sourceopen.com.cn/5076.html

本站新闻文章由机器人程序自动发布,新闻内容具有时效性,仅供参考,不具备权威性,所有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并非官方发布信息,其真实性自行判断,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误报,违法等不良信息,请联系删除.资源型信息仅供个人学习交流,请于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不允许用于商业用途,否则法律问题自行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