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螺新闻网
最新热点新闻

北京新冠病例连续2周超流感,到底是咋回事?

北京新冠病例连续2周超流感,到底是咋回事?

2月22日,北京市疾控中心发布最新疫情周报。报告显示,从2月13日到2月19日,报告病例数排名第一(の)的是流感,超过了新冠肺炎的感染病例数。2月25日,中日友好医院呼吸内科主任医师陈欣告诉人民日报渐康客户端记者。

文本摘要:

2月22日,北京市疾控中心发布最新疫情周报。报告显示,从2月13日到2月19日,报告病例数排名第一(の)的是流感,超过了新冠肺炎的感染病例数。2月25日,中日友好医院呼吸内科主任医师陈欣告诉人民日报渐康客户端记者,初春是流感的高峰期。据人民日报渐康客户端记者统计,近日,中国多地报告流感病例增加,津、杭、浙等地区中小学因流感停课。2月20日,安徽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官微消息称,近期该省流感病毒活动水平明显增强,以甲型H1N1流感为主。
北京新冠病例连续2周超流感究竟是肿么一回事,跟随小编一起看看吧。

2月22日,北京市疾控中心发布最新疫情周报。报告显示,从2月13日到2月19日,报告病例数排名第一(の)的是流感,超过了新冠肺炎的感染病例数。2月25日,中日友好医院呼吸内科主任医师陈欣告诉人民日报渐康客户端记者,初春是流感的高峰期。

据人民日报渐康客户端记者统计,近日,中国多地报告流感病例增加,津、杭、浙等地区中小学因流感停课。2月20日,安徽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官微消息称,近期该省流感病毒活动水平明显增强,以甲型H1N1流感为主。

国家流感中心2月23日发布的最新一期《流感监测周刊》监测数据显示,与前一周相比,我国流感病毒检测阳性率继续上升。数据显示,甲型H1N1流感病毒在检测样本中占比最高,达到71%。

《流感监测周刊》数据截图

“流感的高峰期一般在冬季和早春,每年都是这样。”陈欣告诉人民网渐康客户端记者,去年冬天流感并不明显。原因可能被新冠肺炎感染掩盖了。在新冠肺炎感染高峰过后,流感表现更加明显。

陈欣说,新冠肺炎感染和流感病毒感染的最初症状与上呼吸道感染相似,包括发烧、喉咙痛等。,而且很难区分症状。如果你想知道你是普通感冒、流感还是新冠肺炎病毒感染,你可以进行抗原检测。“流感也有抗原检测,类似于新冠肺炎抗原。在医院和网上都能买到。经过测试,你就知道你是什么了。”

中国疾控中心发布《中国中国流感疫苗接种技术指南(2022-2023)》,指出新冠肺炎全球疫情仍在持续,新冠肺炎与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可能在冬春季重叠发生。流感和新冠肺炎会导致双重感染,产生重叠效应吗?陈欣解释说,“理论上,有双重感染的患者,但这种情况很少见。”

如何预防和应对流感?陈欣提醒,在流感早期可以及时服用奥司他韦进行治疗。“最好是早期使用,在发病48小时内使用。”另外,每年秋冬季节可以注射流感疫苗,对预防流感有很好的效果。同时也要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避免与流感患者接触,戴口罩,勤洗手,做好防护措施。

来源:人民日报渐康客户端

流程编辑器:TF022

解读新冠肺炎连续2例周超流感病例:

反复感染新冠肺炎有危险吗?听听专家怎么说。

参考消息网5月12日报道英国《自然》杂志网站4月26日发表文章称,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爆发时,新冠肺炎是一个奇怪而可怕的对手,让整个世界陷入混乱。三年多后,人们对这种疾病的症状再熟悉不过了,但新冠肺炎将会留下来——这是人类感染的一系列常见疾病之一。专家估计,世界上大多数人至少被感染过一次;在美国,据估计多达65%的人已经被感染多次。很有可能,在未来的几十年里,我们都注定要多次感染新冠肺炎病毒。

文章称,反复感染会造成多大的危害,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伦敦帝国理工学院的免疫学家丹尼·奥尔特曼说:“现在,从病理学的角度来看,观点是两极化的。”一方认为新冠肺炎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病毒,对于接种过疫苗的人来说,并不比普通感冒更糟糕。另一方面,新冠肺炎的反复感染是一场赌博。每次感染都伴随着损害或至少改变免疫系统的风险,以及长期的健康影响。双方都有证据支持。

那么,关于再感染风险和新冠肺炎病毒造成长期后果的可能性的数据是什么呢?文章中,多位专家给出了以下答案。

再感染常见吗?

首先,在一段时间的病毒检测研究中,到目前为止发现再感染的似乎比较少见。各国最新数据显示,再感染率在5%至15%之间,尽管预计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增加。

当再次感染发生时,好消息是免疫系统似乎已经准备好应对它了。在3月份发布的预印本中,研究人员研究了美国男子职业篮球联赛中球员、工作人员及其家人的再感染。TAs发现,再次感染的人清除病毒的速度更快——平均大约5天,而首次感染大约需要7天。哈佛大学Chan Tseng-hee公共卫生学院的传染病研究员Steven Keisler是这篇论文的合著者之一。TA表示,在第一次感染和第二次感染之间,接种疫苗的人清除病毒的速度最快。

另一项研究观察了英格兰380万人的首次感染和1.4万人的再次感染,发现感染后一个月内再次感染患者的死亡率比首次感染后低61%,住进重症监护室的风险低76%。

再次感染的风险有多大?

但是再感染并非没有风险。在第一次感染时最易患严重疾病的人群中,ta再次感染时仍是最脆弱的,即使ta住院或死亡的风险降低。在1月份发布的预印本中,研究人员分析了美国国家新冠肺炎队列合作项目的数据,该项目收集了超过1600万人的临床信息。少数在首次感染时未住院的人在再次感染时住院。然而,在第一次感染时病情严重的人中,第二次感染更为常见。在第一次感染期间不得不使用呼吸机的人中,30%的人在再次感染时需要再次住院。

一篇关于再感染引起媒体广泛关注的论文分析了美国退伍军人事务部的电子健康记录。在数据库中,研究人员发现,近50万人感染过一次新冠肺炎病毒,约4.1万人被诊断感染过两次或更多次。本文不比较首次感染和后续感染的严重程度。相反,研究人员比较了感染过一次的人和感染过两次或更多次的人的结果。

当时,密苏里州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的流行病学家Zeyad Ali遇到了一些既接种了疫苗又感染了病毒的人。TA们觉得自己无敌。“媒体开始称这些患者为‘超级免疫者’。”阿里想知道二次感染会不会影响到这些人。这项研究表明,第二次感染确实有影响。多次感染比一次感染更糟糕。阿里说:“这并不奇怪。”TA说如果你被打了两次头,情况肯定比上一次更惨。死亡、住院、心脏问题或血栓形成的风险是一次性感染的两倍,是一次性感染的三倍。令人惊讶的是,疫苗接种似乎没有帮助——尽管其TA研究显示疫苗具有保护作用。这些结果是否适用于一般人群还有待讨论。退伍军人事务部の队列主要由老年白人男性组成,并不代表更广泛的人口。

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分校的传染病医生Purity mullaney表示,完全避免感染可能是不可能的。然而,ta补充道:“第二次或第三次感染新冠肺炎对任何人都没有好处。”

再感染会增加新冠风险吗?

对于阿里来说,每一次新感染新冠肺炎都会带来一定的风险,不会让TA震惊。让TA惊讶的是,再感染的风险并不仅限于疾病的急性期。在再次感染后的六个月内,研究人员发现,心脏病、肺部问题、糖尿病、疲劳和神经系统疾病等不良后果的风险也在增加。阿里说:“如果你第一次躲过一劫,没有得到一个新的皇冠,那么当你再次被感染时,你仍然可能得到一个新的皇冠。”

但国家统计局的最新数据显示,随着后续感染次数的增加,长出新冠的风险会降低。首次感染后成人患新冠的风险为4%,但再次感染后降至2.4%。对于儿童和年轻人来说,第一次感染后发生新冠的风险为1%,在随访中没有明显下降。

对于已经有新冠的人来说,再感染似乎会加重症状。索尔兹伯里慈善机构儿童之友对近600名新冠患者的调查显示,80%的人反映再感染会加重TA人群的部分症状,只有15%的人反映再感染对症状没有影响。

新冠肺炎会改变免疫系统吗?

还有一个原因,一些科学家认为,无论是第一次还是第四次感染新冠肺炎,都应该尽可能避免。一些人认为,即使是轻微的新冠肺炎病毒也可能对免疫系统造成持久的损害,这可能使人们更容易感染其TA病毒。这是对北半球去年10月流感及其呼吸道疾病病例激增的解释。密西西比州森林总医院(forest General Hospital)的医生兰博·卢·贝克斯(Rambaud Lu Bakes)在一份新闻稿中说,这些证据“打破了反复感染新冠肺炎病毒是温和的,人们不必担心的神话”。这就像玩俄罗斯轮盘赌。”

然而,许多免疫学家表示,这一假设缺乏证据支持。长出新冠确实伴随着免疫异常,而且这种免疫异常在严重恢复后会持续存在,但对于大多数恢复的人来说,没有迹象表明病毒会导致持续性免疫缺陷。

尽管如此,一些研究发现,在新冠肺炎初次感染后,免疫变化可以持续数周甚至数月,即使在轻微病例和完全康复的人中也是如此。

今年早些时候发表的一篇有趣的论文比较了三组人的T细胞:感染新冠肺炎病毒但从未接种疫苗的人,接种疫苗但从未感染的人,以及感染病毒后接种疫苗的人。研究人员观察到,能够发现并破坏病毒感染细胞的杀伤T细胞的数量和活性存在显著差异。在首次感染后接种的组中,疫苗引起的杀伤T细胞反应较弱,而在接种但未感染的组中,杀伤T细胞反应较强。作者写道,这种微弱的“の”反应是“令人担忧的”,因为这可能意味着即使在接种疫苗后,人们仍然容易受到感染或他们的TA健康问题。

然而,目前还不完全清楚这些变化有多重要。奥特曼说,“我们不知道它们如何影响人们的生活。”

里斯本大学的免疫学家Mark Veldhoen不满意将这些变化描述为免疫功能障碍或紊乱。TA说,这些论文中描述的很多内容,都是在对新感染的正常生理反应的后半段。TA表示,总的来说,新冠肺炎“表现得就像我们熟悉它所有的TA病毒一样”,“我们没有发现这种病毒有什么神奇之处”。

这些免疫变化是新冠肺炎独有的吗?

很难说。其TA病毒并没有成为科研人员借助现代工具密集研究的重点。伦敦帝国理工学院免疫学家多明格斯·惠勒(Dominguez Wheeler)表示,人类感染TA病毒后,许多观察到的免疫变化也可能存在。“如果我们像研究新冠肺炎一样深入研究流感病毒,那么我们可能会发现一些相似之处。”

费城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免疫学家约翰·威利(John Wiley)说,“也许这不是我们做了什么让事情变得更好或更坏。我们只是让事情变得有些不同。”助教自己对新冠肺炎免疫后果的研究没有发现任何显著的变化。

在2月份的预印本中,TA团队研究了接种疫苗但后来被感染的人的免疫反应。TA说:“我们看到了高T细胞活化标志物和B细胞活化标志物。所有这些都在45到60天内恢复到了基线水平。”

这些问题中的许多可能永远不会得到完全的回答。随着再感染变得更加普遍,新冠肺炎试验逐渐减少,追踪再感染变得更加困难。此外,新冠肺炎的免疫力变得越来越复杂。疫苗接种的剂量和种类、是否发生感染、感染的是哪种突变株、每次接触病毒的时间点都有差异。

无论有什么风险,新冠肺炎都会继续存在、进化、感染和再感染人类,并可能继续揭示免疫系统的秘密。

赞(0)
版权声明:本文采用知识共享 署名4.0国际许可协议 [BY-NC-SA] 进行授权
文章名称:《北京新冠病例连续2周超流感,到底是咋回事?》
文章链接:https://sourceopen.com.cn/5066.html

本站新闻文章由机器人程序自动发布,新闻内容具有时效性,仅供参考,不具备权威性,所有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并非官方发布信息,其真实性自行判断,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误报,违法等不良信息,请联系删除.资源型信息仅供个人学习交流,请于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不允许用于商业用途,否则法律问题自行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