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的全国最大汽车经销商锁定面值退市!*ST庞大曾有过造车梦,为何沦落_10%公司
ST巨视中国资料图
“第一车商份额”*ST巨大,提前锁定面值退市。
5月15日,庞大汽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601258,*ST庞大)股票收盘价为0.56元/股,连续13个交易日低于1元。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股票上市规则》,公司股票连续20个交易日每日股票收盘价低于人民币1元的,公司股票将被终止上市。主板ST股每日涨跌幅限制在5%以内。即使未来7个交易日继续涨停,*ST呼格也会因为股价连续20个交易日低于1元而冲击交易退市指数。
这意味着*ST规模巨大,提前锁定面值退市。
自4月22日至5月15日,*ST巨人已5次发布股票可能终止上市的风险提示公告。在关于股票可能终止上市的第五次风险提示公告中,庞大集团强调,公司股票触及强制退市交易情形的,上交所将在15个交易日内作出是否终止公司股票上市的决定,强制退市交易的公司股票不能进入退市整理期。
去年净亏损14.41亿。
作为“第一车商”的庞大群体,其去年的业绩同样不容乐观。
财报显示,庞大集团成立于2003年,是一家专注于汽车销售和售后服务的全国性汽车经销商集团,属于汽车流通行业。其销售代理包括奔驰、奥迪、大众、丰田、本田等主流乘用车品牌,哪吒、广汽爱安等新能源汽车和商用车品牌。
庞大集团4月29日发布的2022年财报显示,庞大集团2022年实现营收260.21亿元,同比下降9.12%;净利润为-14.41亿元,同比下降259.76%;销售毛利率5.21%;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净资产为104.17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1.80%,资产负债率为53.11%。
庞大集团在财报中表示,本期汽车销量和售后业务量减少,导致收入较上年同期减少。
汽车经销业务是一个很耗钱的行业,库存对经销商来说很重要。销量下滑的同时,庞大集团的库存却在增加。财报显示,2022年*ST的库存为1.45万辆,同比增长11.75%。
庞大集团曾经是中国最大的汽车经销商集团,拥有1000多家4S店,但现在其营业网点和销量双双下滑。2012年,也就是其庞大上市的第二年,其门店数量达到了1429家的峰值。2017年,其年销量达到近50万辆。
但由于负债经营、杠杆率高、无法清偿到期债务,庞大集团于2019年5月宣布破产重整,并于当年12月完成破产重整。截至2022年底,*ST仅267家庞大的经销商门店,年销量不足13万辆。
经过三年的整顿,毫无起色。
把庞大推上神坛的庞大业务量,也是拖累庞大的包袱。
2006年,巨人集团拉拢红极一时的斯巴鲁汽车成立合资公司斯巴鲁中国。斯巴鲁和巨人集团的持股比例分别为60%和40%,斯巴鲁成为巨人集团最有力的助推器。2022年,斯巴鲁以2.65亿元买下庞大集团持有的斯巴鲁中国40%股权,双方正式分手。
此外,作为经销商,庞大集团一直有一个“造车梦”。2011年左右,庞大集团试图收购瑞典萨博项目来“曲线造车”,但多次尝试失败。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庞大集团的摊子越做越大,甚至有大量涉足房地产和金融。2017年4月,庞大集团从证监会发布的一份调查通知书开始走上下滑趋势。
被证监会立案调查对庞大集团声誉造成较大影响,创始人庞清华因涉嫌未如实披露权益变动情况,被司法机关立案调查,被证监会警告。银行贷款和融资的成本急剧上升。在去杠杆的大背景下,庞大的群体风险急剧上升。此后,公司又曝出资金链紧张、裁员、出售资产的消息。
2018年,中国汽车市场进入寒冬,汽车企业经济形势下滑。经销商作为汽车企业的“蓄水池”,破产退网,已经成为行业常态。庞大的龙头企业群体也开始急剧下滑。2018年,庞大集团新车销量仅为25.19万辆,同比下降47.7%;营业收入420.34亿元,较2017年下降40.4%。
2019年5月,债权人冀东丰公司以公司不能清偿到期债务,并有明显丧失清偿能力的可能性为由,向法院提出对庞大集团进行重整的申请。随后,庞大集团提交了破产重整申请。
根据庞大集团2019年12月发布的庞大汽贸集团有限公司重组方案,庞大集团重组投资方为深圳深商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深圳魏源资产经营有限公司、深圳国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重组投资人承诺2020年、2021年、2022年的巨额净利润分别不低于7亿元、11亿元、17亿元,或2020年、2021年、2022年净利润总额达到35亿元。如果最终净利润未达到上述标准,重组投资方将在2022财年审计报告公布后三个月内以现金形式向庞大集团进行弥补。
年报显示,2020年至2022年,公司净利润分别为5.8亿元、8.98亿元和-14.41亿元,这意味着重组投资方需要补足35亿元现金。不过,目前,呼格并未透露此事。
经销商普遍面临困境。
不仅是庞大的群体,车商这几年的日子也不好过。
以经销商巨头之一的中国大汽车(600297)为例,财报显示,2022年,中国大汽车营业收入1335.44亿元,同比下降15.7%;净利润为-26.69亿元,同比下降265.92%;新车销量58.94万辆,同比下降15.4%。
以另一家知名汽车经销商集团永达汽车(03669.HK)为例。财报显示,2022年,永达汽车营收720.2亿元,同比下降7.6%;净利润14.25亿元,同比下降42.5%;新车销量为18.73万辆,同比下降12.4%。
股市竞争越来越激烈,价格往下走,股票高。同时,随着越来越多用户的购车决策行为开始从线下转向线上,车企越来越青睐“无中间商”的直销模式,这也成为经销商群体面临的严峻挑战。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3月发布的《2022年全国汽车经销商生存状况调查报告》显示,2022年,汽车经销商对主机厂的满意度、年度销售目标完成率、盈利能力等方面均有所下降,客流下降、资金压力、获客成本上升、库存压力仍是经销商行业的主旋律。
报告显示,2022年,只有19.4%的经销商实现了年度销售目标,只有42.2%的经销商实现了80%以上的年度销售目标。同时,2022年经销商亏损比例高达45.2%,不盈利的经销商比例达到70%以上,盈利的经销商比例不足30%。
一个4S商店的面积往往是几千平方米,有数百名员工。场地租金、建店成本、员工工资都是不小的开支。长期以来,支撑4S店的不仅仅是新车销售,还有可观的售后服务,包括零配件销售、维修保养。
但相比传统汽车,新能源汽车结构更简单,没有发动机、变速箱等。,而且维修费用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这也让很多经销商失去了很大的利润来源。更让经销商担忧的是,随着新能源汽车渠道改革的深入,直销模式成为越来越多车企的选择,也成为广大经销商群体不得不面对的生存挑战。
不过,该协会秘书长崔东树认为,经销商模式仍然有很大的生命力。他表示,价格是市场最重要的竞争驱动力,而直销模式的核心特征就是弱化价格的驱动力,希望厂商在保证自身销量的同时,用统一的价格获得最大的利润。这是一个不可能的三角形。分销模式的相对优势是价格调整相对灵活,更符合中国竞争异常激烈的市场。
责任编辑:孙扶图片编辑:蒋立冬校对:张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