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螺新闻网
最新热点新闻

【社论】大学校园开放本不该成为“问题”_社论

【社论】大学校园开放本不该成为“问题”_社论

今年五一假期期间,许多游客参观了著名的大学,但他们被逐一阻止,理由是这些校园目前仅限校友、教师、学生、亲友或商务人士参观。不久前,一段“家长被拦下质疑学校保安”的视频更是在网上火了起来。应该强调大学校园的开放包容,但为什么要拒人于千里之外?

大学校园是否应该对公众开放,不应该是一个“问题”。教育家梅贻琦有句名言,“大学的伟大不叫建筑,而叫大师。”自强不息,德;江河百条,气度大;兼容并蓄,知识渊博;思想自由和包容性…这些国内知名大学的校训和办学理念都表明,大学作为思想文化高地,应该以开放的姿态回馈和服务社会。

每当提到大学校园该不该开放,总有人担心会带来一系列问题。有人认为学校毕竟不是公园,学校的教学秩序和师生的人身安全不容忽视;也有人说,校园开放时间不长,“一下子人会太多。”正因如此,一些大学在开放措施上采取观望和谨慎的态度也不是不可理解的。

但过度的担心显然是不必要的。正如很多高校附近的居民所说,疫情发生前,带着家人在学校散步,在学校食堂买菜,在大学校园打篮球,早已成为他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并没有带来太多所谓的“安全问题”。

另一方面,校园外的人多是去户外空开阔地带参观,较少进入教学楼。目前大部分大学的教学楼、图书馆、体育馆等场馆都安装了门禁系统,非本校师生不得随意进入,也就是说校外人员不会对本校的正常教学秩序造成太大影响。至于担心节假日访客太多,可以采取预约、限流等措施。

由此看来,就大学而言,校园开放从来就不是“能不能”的问题,而是“想不想”的问题。无论如何,通过隔离来访者来避免管理上的麻烦是不可取的。事实上,一些大学的限制性开放已经使帮助人们预约入学成为“黄牛党”的热门业务,造成了不良影响。如果说关闭校园是因疫情而在特殊时期的特殊应对,那么今天的大学校园应该尽快恢复到正常开放的状态。

当然,大学校园应该如何开放,开放到什么程度,不仅考验着大学管理者的能力和态度,也考验着公众的道德和素养。比如武汉大学每年3月的樱花季,就造成了道路挤满游客的问题。所以校园开放的前提是相互尊重和理解。每一个进入校园的参观者都应该有敬畏之心,自律意识,自觉遵守学校的各项管理制度。

目前,上海多所高校通过数字化手段和痕迹化管理,对校外人员形成了明显的约束和监督,也在研究进一步加大校园开放力度:上海交通大学已尝试向普通公众开放;同济大学一直在制定公众预约入学的管理办法,确定后会向社会公告。

事实上,与大学校园有形的围墙相比,需要拆除的是无形的围墙——永远不要把大学理解为与世隔绝、自我陶醉的“象牙塔”。不仅是大学校园内的公共设施,大学校园内的文化资源和课程也要与外界共享交流,让大学成为名副其实的知识传播中心。这也是大学“大”的真谛。

责任编辑:李勤余图片编辑:李晶昀

赞(0)
版权声明:本文采用知识共享 署名4.0国际许可协议 [BY-NC-SA] 进行授权
文章名称:《【社论】大学校园开放本不该成为“问题”_社论》
文章链接:https://sourceopen.com.cn/4604.html

本站新闻文章由机器人程序自动发布,新闻内容具有时效性,仅供参考,不具备权威性,所有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并非官方发布信息,其真实性自行判断,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误报,违法等不良信息,请联系删除.资源型信息仅供个人学习交流,请于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不允许用于商业用途,否则法律问题自行承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