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癌发病率升高是不是碘摄入量多导致的?上海市卫健委回应
视觉中国资料图
2023年5月15日是第30个全国碘缺乏病防治日。今年活动的主题是“科学补碘30年,利国利民,保障健康”。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将在全国IDD日前后在上海组织第30次全国IDD日活动。
碘是人体新陈代谢和生长所必需的微量营养素。监测结果表明,上海市水中碘含量较低。根据《碘缺乏地区和碘适宜地区划界标准》(WS/T669-2020),上海属于碘缺乏地区,居民需要从食物中补充碘。
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表示,食盐加碘前上海市居民碘营养普遍缺乏,食盐加碘后上海市居民(儿童、青少年、成人和哺乳母亲)碘营养总体处于适宜安全水平,但孕妇碘营养水平仍低于世界卫生组织等国际组织推荐水平。监测结果还显示,碘盐是上海市居民膳食碘的主要来源,动物性海产品中碘含量较少,膳食碘所占比例有限。
但是补碘要科学合理,碘的摄入量不是越高越好。专家表示,对于一般人群来说,日常饮食中的碘(包括碘盐)是可以满足需要的。孕妇和哺乳期妇女的碘需要量明显高于一般人群。因此,妇女应在怀孕阶段食用碘盐,以获得良好的碘营养;妊娠期和哺乳期仍应使用碘盐,并鼓励摄入富含碘的海产品,如海带、紫菜等。
专家指出,食用碘盐是预防碘缺乏(消除碘缺乏的危害)最简单、安全、有效的方法。上海是缺碘地区。如果停止补碘,人体内储存的碘最多可维持3个月,因此需要长期坚持食用碘盐。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甲状腺癌的发病率有所上升。这是碘摄入多造成的吗?对此,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表示,没有直接证据表明碘盐或碘摄入量的增加与甲状腺癌的发生有关。
责任编辑:陈悦图片编辑:施佳慧校对:施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