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螺新闻网
最新热点新闻

消费维权周报丨上周网购投诉多,拍卖平台中拍房产定位与实际不符

消费维权周报丨上周网购投诉多,拍卖平台中拍房产定位与实际不符

上周,质量概念投诉平台https://tousu.thepaper.cn收到的网购领域的投诉有所增加,涉及产品质量、平台服务等问题。

有消费者反映,他在阿里拍卖平台经过多轮竞价,以近40万的价格拍下宁波一套房产。详情页位置显示,该楼盘位于宁波象山县石浦渔港古城。但拍完之后发现,实际位置距离石浦渔港古城2公里,地理位置与详情页定位不符。如果要放弃,需要经过后悔的过程,从定金中扣除23760元作为违约金。

对此,5月4日,论文致电阿里拍卖平台。客服专员表示,详情页标注的位置仅供参考。鉴于楚先生的情况,平台会与处置机构进行沟通,协商解决方案。

6日,褚先生向本报表示,事件已解决,阿里拍卖平台同意退还4万元保证金和软件服务费,当天下午已收到保证金。

已解决:

对飞猪平台和阿里拍卖平台的几次投诉,都是在论文介入后达成的。

其中,有消费者反映,去年“双十一”期间,他通过飞猪平台购买了常州恐龙会酒店两天一夜的旅游套餐,今年6月底到期。今年5月,他通过套餐维权渠道预订房间时,平台显示近两个月的房间全部爆满,在平台上一搜显示该酒店有房间。“如果5月19日相关房间价格在每晚1800元以上,我们不会以房间满为借口使用这种699的旅游套餐。”消费者对此不满。

论文名为飞猪出行平台。5月11日,客服专员核实后表示,酒店每天为该套餐预留的房间数量有限,酒店有房的话不需要预约。经平台与酒店协商,酒店已按要求预订房间。

无响应:

针对Xi安一家酒店和中国公立教育机构的几起投诉仍在协调中。

没有共识:

有消费者投诉称,多年前,她被冒用在贵阳办理了一张工行信用卡。截至目前,该卡所欠本息加上滞纳金已达17万余元,严重影响了她的个人征信。

刘女士称,她从银行获取的相关信用卡信息中登记的学历、工作单位、电话等信息与本人信息不符。然而,她目前正遭遇维权僵局。银行建议她报警。她报警后,没有结果。

银行提供的资料上有“刘女士”的签名,刘女士说不是她的笔迹。银监部门的工作人员建议她做笔迹鉴定,说如果不是自己签字,警方可以立案。但刘女士表示,自己的经济状况并不好。如果银行愿意承担笔迹鉴定的费用,她愿意进行笔迹鉴定。

近日,本报致电中国工商银行贵阳燕山红支行和贵溪支行,银行工作人员均表示不能向记者透露客户的个人信息。

一周维权速报:

1.消费维权直通车|航班备降乘客改坐高铁特等座,介入后提前支付差价。

近日,消费者谢先生向质量观投诉平台反映,2月22日,他和朋友在“飞猪”上购买了两张2月28日从上海飞往佳木斯的机票,但该航班备降长春。他和朋友坐高铁去佳木斯,实际花费1288元。国航认可这笔费用的赔偿,但需要卖家朱非沟通。朱非告诉乘客,他只能支付356元。乘客和飞猪多次交涉无果。

对于此次纠纷,“飞猪”相关工作人员对本报表示,“由于是节假日,航空公司空公司一直没有给出明确答复。因为给用户带来了不好的体验,‘飞猪’已经为用户退还了赔偿的差价,用户将于近期收到相关款项。”

“飞猪”的工作人员推测,消费者购买的是长春到佳木斯的高铁专座。“一般情况下,航空公司空公司会要求高铁票是普通座位。国航拒绝消费者首次申请赔偿可能就是这个原因。“‘飞猪’表示以后会和杭空公司沟通。

该报随后联系了中国国际航空公司,其客服热线表示,所涉及的退款由出票人处理。“如果对退票有异议,可以联系国航,我们可以帮助旅客和出票地确认”。

2.“毕业两年,学校未退还押金”续:学校已全额退还。

职校生毕业两年仍未归还押金一案有了新进展。5月8日,当事人小张告诉本报,5月5日,学校已经退还了他入学时缴纳的4500元押金。

本报5月4日讯小张反映,2018年9月进入河北衡水滨湖新区博文中等职业学校就读时,被时任校长蔡收取保证金4500元。当时学校发的通知说第一年的费用一共是6600元,其中4500元是押金,其他是住宿费、学杂费、书本费、报名费。

通知显示,学生学费由合资公司提前支付。学生只需交4500元押金,签订就业保障合同,工作两年后返还4500元押金。

小张介绍,学校答应他们7月份实习结束后会发毕业证,退押金。“后来我说招生忙,疫情原因也说了。我说要等到11月。”

但到了约定的期限,蔡却以招生忙和疫情影响为借口拒绝了,并且两年多来一直没有退还押金。

5月8日,小张告诉该报,报纸报道学校第二天(5月5日)就联系了他的家长。他父母到学校后,学校以现金形式退还了押金4500元。校方还表示,这笔钱是现任校长出的,原本收费的蔡校长仍然联系不上。其他同学的押金能不能退,小张也不清楚。

一周消费警告:

中消协:“五一”住宿价格普遍上涨,民宿、酒店违约现象多。

5月11日,中消协发布《五一消费维权舆情分析报告》。报告显示,今年“五一”假日消费“吐槽”信息主要集中在景区旅游、酒店住宿、交通、餐饮、购物四个方面,与假日主要消费场景大体一致。接触消费和实物消费是消费者吐槽的热点。

中消协于2023年4月29日至5月4日期间,开展了相关消费维权网络大数据舆情分析。

综合分析上述问题和今年五一假期消费者“吐槽”的典型案例,不同维度的舆情槽点都与“出行”息息相关。消费者走出家门的热情在多个场景下遭遇短期假日消费供给,成为影响假日消费体验、引发“热点”舆论的重要因素。

在酒店住宿方面,报告指出,在监测期间,共收集到1119199条关于“酒店住宿”的负面信息。“五一”期间,住宿酒店价格普遍上涨,酒店住宿舆情相对集中。违约、毁约现象相对较多,比如订了酒店没入住,在网络平台订酒店,要求游客“补差价”。多地市场监管部门及时介入调查并做出处罚,媒体报道和舆论讨论也很多。峨眉山酒店要求“补差价”,青岛B&B房东毁约不离房,酒店误导消费者取消预订,被罚加价出售。

“五一”小长假前夕,中消协对部分地区和行业的涨价、违约、强制、短期化趋势进行了点评和提醒,并给出了公开建议。

责任编辑:汤宇兵图片编辑:李晶昀校对:施鋆

赞(0)
版权声明:本文采用知识共享 署名4.0国际许可协议 [BY-NC-SA] 进行授权
文章名称:《消费维权周报丨上周网购投诉多,拍卖平台中拍房产定位与实际不符》
文章链接:https://sourceopen.com.cn/4576.html

本站新闻文章由机器人程序自动发布,新闻内容具有时效性,仅供参考,不具备权威性,所有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并非官方发布信息,其真实性自行判断,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误报,违法等不良信息,请联系删除.资源型信息仅供个人学习交流,请于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不允许用于商业用途,否则法律问题自行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