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螺新闻网
最新热点新闻

我国早产发生率上升至10%左右,专家建议建立多学科防治体系

我国早产发生率上升至10%左右,专家建议建立多学科防治体系

“在这里,我实现了成为‘母亲’的梦想。从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徐汇院区到奉贤院区,我用了四年多的时间。”2023年5月14日恰逢第110个母亲节。节前一天,邱女士赶到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向帮助她的医护人员说声“谢谢”。

2018年,邱女士和丈夫来到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准备做孕前检查,却意外被确诊为早期宫颈癌。突如其来的打击让邱女士夫妇一时不知所措。在医生的建议下,她先后进行了宫颈冷刀锥切术和辅助生殖妊娠,并成功怀孕。

2023年初,怀孕29周的邱女士出现临产迹象。在医院产科、新生儿科、妇科、麻醉科等多个科室的配合下,一名体重1200g的婴儿早产。

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党委书记、新生儿科专家刘芷微表示,目前,早产和早产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近年来,大多数国家的早产儿发病率逐年上升。在我国,早产儿的发病率已从1998年的5.87%上升到10%左右,是围产期产科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早产儿的预防和诊断已经超出了单一学科的范畴,迫切需要基于多学科、全链条的防治体系,开展有针对性、全周期的临床干预和诊疗。”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每年约有1500万早产儿,早产儿比例为5%-18%。由于早产儿各系统功能发育不成熟,对宫外环境的适应和调节能力差,发病率和死亡率高,是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

刘芷微介绍,早产的原因非常复杂,有流产史、遗传因素、多胎妊娠、子宫或宫颈状况不良、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等母体因素,也有胎儿生长受限、先天性发育异常等胎儿因素,都可能导致早产。

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成立了早产中心,以应对逐年上升的早产儿发病率。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供图

因此,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在母亲节之际设立了早产中心。早产中心的成立,将有助于进一步整合医院在妇幼保健领域的丰富经验和优势资源,围绕早产的预防、治疗和健康促进,不断改进和完善医院的围产期一体化诊疗体系。

刘芷微指出,将“早产母亲-胎儿-新生儿”作为一个整体进行临床干预和诊治,是围产医学发展的重要方向和趋势。目前,医院还建立了覆盖孕妇全周期的完整学科链和学科群,从孕前指导、妊娠干预、产后康复、分娩抢救到早产儿早期生长发育,加强和规范了覆盖产前、产中和产后的早产儿母亲和胎儿诊疗方案,将有所帮助。

责任编辑:韩晓蓉图片编辑:李晶昀校对:刘威

赞(0)
版权声明:本文采用知识共享 署名4.0国际许可协议 [BY-NC-SA] 进行授权
文章名称:《我国早产发生率上升至10%左右,专家建议建立多学科防治体系》
文章链接:https://sourceopen.com.cn/4144.html

本站新闻文章由机器人程序自动发布,新闻内容具有时效性,仅供参考,不具备权威性,所有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并非官方发布信息,其真实性自行判断,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误报,违法等不良信息,请联系删除.资源型信息仅供个人学习交流,请于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不允许用于商业用途,否则法律问题自行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