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螺新闻网
最新热点新闻

北京通勤平均50分钟,到底是咋回事?

北京通勤平均50分钟,到底是咋回事?

北京交通发展研究院近日发布的《2021年北京市通勤特征年度报告》显示,2021年北京中心城区平均通勤时间为51分钟,平均通勤距离为13.3公里。北京交通发展研究院智能交通所高级工程师雷在节目中介绍。

文本摘要:

北京交通发展研究院近日发布的《2021年北京市通勤特征年度报告》显示,2021年北京中心城区平均通勤时间为51分钟,平均通勤距离为13.3公里。北京交通发展研究院智能交通研究所高级工程师雷在节目中介绍,“非通勤”需求——购物、医疗、娱乐、旅游等随机需求——出行,平均耗时仅40分钟,出行距离约10公里。通过计算,早高峰通勤出行比例可达80%,非通勤出行在早高峰仅占20%左右。在高峰时段,比如晚上11点到3点,非通勤出行可以占到80%以上。数据显示,2021年,北京中心城区45分钟以内通勤占比52%。
北京通勤平均50分钟究竟是肿么一回事,跟随小编一起看看吧。

北京交通发展研究院近日发布的《2021年北京市通勤特征年度报告》显示,2021年北京中心城区平均通勤时间为51分钟,平均通勤距离为13.3公里。

北京交通发展研究院智能交通研究所高级工程师雷在节目中介绍,“非通勤”需求——购物、医疗、娱乐、旅游等随机需求——出行,平均耗时仅40分钟,出行距离约10公里。通过计算,早高峰通勤出行比例可达80%,非通勤出行在早高峰仅占20%左右。在高峰时段,比如晚上11点到3点,非通勤出行可以占到80%以上。

去年,北京市中心45分钟以内的通勤时间占52%

通勤45分钟以内是城市交通的重要指标,北京市建设健康城市统计监测指标体系也将通勤45分钟以内纳入体检指标。数据显示,2021年,北京中心城区45分钟以内通勤占比52%。其中,住在234环(の)的居民通勤时间在45分钟以内。

超过30%的燕郊通勤者在北京CBD工作。

《2021年北京通勤特征年度报告》显示,来自河北燕郊的通勤者,超过30%在北京CBD上班,超过10%在通州上班。此外,中关村、望京、亦庄等地也有燕郊农民工,主要集中在北京东部地区。大部分ta早上6点就要出门。早高峰比市区提前1小时左右,极端通勤者占比高。

环球影城(の)有三个主要通道的大流量。

环球影城位于城市副中心,京哈与东六环高速交界处,同时作为中国第一家环球影城——中国环球影城,备受瞩目。开园后,全球人数同比增加不少。从各地开园后首个国庆假期的特点来看,大部分游客在上午9:30-10:00入园,晚上8: 00左右离开。下午14:00-19:00期间,园内游客量最高。游客来世界主要有三条通道,一号线和七号线两条地铁,一条京哈高速。东六环也是重要通道,但车流量仍明显低于北京和哈尔滨。

雷说,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世界各地的交通运行良好。道路、轨道供应能力充足,游客进出有序。随着疫情的缓解,以及未来环球影城二期的建成,周边交通压力将进一步加大。

受疫情影响,北京节前节后通勤迎来新变化。

2021年,北京通勤受疫情影响呈现“特殊”特征,春节假期是疫情防控最严峻的时期。往年节前节后通勤现象明显减弱,而五一劳动节、国庆假期前1-2天通勤有一定程度的减少。

极端通勤区“起早贪黑”

雷在节目中介绍,五六环内60分钟以上的极端通勤比例较高,尤其是、通州、大兴以北地区,极端通勤比例略高。当然最高的是北三县和燕郊地区,极端通勤非常严重。

从工作区域来说,可以概括为“南高北低”,也就是说,长安街以南的金融街、CBD、李泽、亦庄等区域45分钟内通勤人群比例较高,而长安街以北的中关村、望京、上地等区域极端通勤人群比例明显较高。

北京早高峰特征:城市“觉醒环”

北京早高峰是7点到9点,7点不到。在这个城市的所有地方都是早高峰时间。北京的早高峰从西南向东北逐渐开始。

雷介绍,北京从西南方开始苏醒,住在西南方房山、石景山的工人最早开始上班,基本都在7点半之前;然后逐渐往西南绕三四环,工人开始踏上通勤路,基本都是7点半到8点;然后最后蔓延到东北。例如,居住在田慧、望京和东北CBD等地区的工人,他们中的大多数直到8点以后才开始上班。正是通过这种方式,早上的高峰时间一层一层地开始。我们把の/[K0/早晨的交通高峰称为北京的“觉醒之环”。

北京早高峰时间有五条通勤走廊。

《2021年北京通勤特征年度报告》显示,北京早高峰通勤基本是向心的,有五条非常明显的通勤走廊。北京交通发展研究院智能交通研究所所长孙建平在规划中介绍了这五条通勤走廊。

从东部通州到CBD及其周边方向

从望京到CBD以北,东北方向的CBD。

北起天通苑,北至CBD和CBDの.方向

西北从昌平到回龙观到上地和中关村。

西南方向从房山到丰台科技园の方向

“非通勤”出行叠加,北京晚高峰比早高峰更堵。

雷表示,北京的早高峰时间较短,但通勤集中度较高。高峰时间为7:00-8:00,小时通勤比例可达15%。晚高峰由于企业下班时间不同,有三个下班晚高峰,分别是下午17: 00、17: 30、18: 00。

下班人群分散,晚高峰时间拉长。此外,加班的人很多,晚高峰の持续时间相对较长,高峰时段相对不太集中。高峰时段为17:00-18:00,小时通勤比例仅为10%。

根据交通指数监测,晚高峰实际上比早高峰还要拥堵,因为我们所说的餐饮、娱乐、休闲等“非通勤”出行的叠加,导致晚高峰出行交织,进一步加剧了道路拥堵。

避免早晚高峰交通堵塞的两种方法

一方面,如果上下班可以乘坐公共交通,释放一些道路压力;另一方面,如果是弹性较大的出行,可以选择尽量避开早晚高峰时段,即避开早上7:00-9:00和晚上17:00-19:00这两个高峰时段。

受新政策影响,早晚高峰出行有所改变。

受“双减”政策影响,2021年9月早晚高峰出行较2020年9月同期出现一些变化:早5点至早7点出行略有减少,早7点至早9点出行有所增加;上午第一个高峰时间延迟15分钟左右,第二个高峰时间延迟5分钟左右;晚高峰的三个高峰延迟了5分钟左右。

转自:北京交通广播

来源:千龙网

北京的平均通勤时间是50分钟。相关阅读:

【秘密】各大城市通勤时间排名。猜猜你所在的城市排名?

近日,媒体曝出42岁的李先生每天往返深港两地,通勤时间超过4小时。TA说她是香港人,在深圳一家工厂做技术员,月薪3万左右。以前住在深圳,2019年回香港给家人。早上6: 15出发,要分别坐轻轨、地铁、公交。到了深圳,可以坐地铁下车打车。一天通勤费80元左右,一个月1600。

以李先生为例,其实它就在我们身边无处不在。成熟的男人真的没有容易这个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选择在城市中心区工作。然而,由于高房价和生活成本,许多人被迫住在远离市区的地方。这就导致了通勤时间长,给人们的工作生活带来了很多不便。那么,全国各大城市通勤时间怎么比较?

北京:平均通勤时间88分钟,排名第一。北京的交通拥堵问题众所周知,很多人在路上的时间很长,这也影响了TA们的生活和工作效率。上海:平均通勤时间68分钟,排名第二。上海的交通情况也很拥堵,但和北京相比,还是略好一些。广州:平均通勤时间66分钟,排名第三。广州的交通拥堵也很突出,很多人把大量的时间花在路上。深圳:平均通勤时间63分钟,排名第四。深圳的交通虽然也很拥堵,但是比北京上海广州稍微好一点。成都:平均通勤时间59分钟,排名第五。成都的交通也很拥堵,但和前面几个城市相比,还是比较好的。武汉:平均通勤时间53分钟,排名第六。武汉的交通状况相对较好,但也存在一些瓶颈。重庆:平均通勤时间51分钟,排名第七。重庆的交通拥堵也比较严重,但是相对于它的TA城市还是比较好的。

无论是通勤时间还是费用,他们都面临着很大的压力和困难。长时间的通勤会影响人的健康和生活质量,通勤费用也是家庭支出的重要组成部分。希望以后有更多的机会和选择,让人们在家门口就能找到满意的工作。

赞(0)
版权声明:本文采用知识共享 署名4.0国际许可协议 [BY-NC-SA] 进行授权
文章名称:《北京通勤平均50分钟,到底是咋回事?》
文章链接:https://sourceopen.com.cn/4100.html

本站新闻文章由机器人程序自动发布,新闻内容具有时效性,仅供参考,不具备权威性,所有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并非官方发布信息,其真实性自行判断,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误报,违法等不良信息,请联系删除.资源型信息仅供个人学习交流,请于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不允许用于商业用途,否则法律问题自行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