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螺新闻网
最新热点新闻

杜祥琬院士:能源转型要做加法而非减法,中东部要提高能源自给率_能见度

杜祥琬院士:能源转型要做加法而非减法,中东部要提高能源自给率_能见度

杜翔万本报记者周宇摄

5月12日,中国新闻社和能源基金会共同主办了主题为“启动前的能源转型:先立后破,稳步推进”的能源中国论坛。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原副主席、顾问杜祥万分享了对中国能源安全和能源转型的观察和思考。

杜湘万指出,“双碳”承诺宣示了中国发展绿色低碳的决心和雄心,标志着工业革命以来形成的发展模式终结的开始。新的发展范式的崛起,将为人类创造新的现代化模式,为中国和世界带来可持续的绿色繁荣。

重新认识中国的能源资源禀赋,加强可再生能源的利用。

积极稳妥推进“双碳”行动需要立足我国能源资源禀赋,坚持先立后破。杜湘万指出,要根据最新的实践和研究数据,全面准确地认识中国的能源资源禀赋,为中国的能源转型奠定准确的基础。

很多人经常用“富煤、缺油、缺气”来概括中国的能源资源禀赋。但杜湘万认为这种认识已经跟不上时代的发展了。他指出,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需求和双碳目标实现的牵引下,可再生能源快速增长。截至2022年底,可再生能源装机超过12亿千瓦,占全国发电总装机的47.3%。去年,我国风电和光伏发电量首次突破1万亿千瓦时,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达到2.7万亿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量的31.6%。

“应该认识到,丰富的可再生能源是中国能源资源禀赋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已开发的可再生能源资源不足技术可开发资源的十分之一,低碳能源转型的资源基础丰富。这是转型的前提。”杜祥万说。

但是,长期以来,很多人对中国能源资源禀赋的认识不到位,存在局限性。一些能源负荷较重的地区只关注自己的煤油气等化石能源“负荷重、资源少”,没有意识到自己周边有丰富的可再生能源资源可以开发,从而形成对国外化石能源的依赖,甚至影响能源政策和能源战略。杜湘万指出,能源转型与能源安全是并行不悖的,加强可再生能源资源利用,对于保障国家长期能源安全、引导能源转型具有方向性和战略性意义。

我国煤炭储产比在40年左右,要及早为未来做好准备。

谈及化石能源,杜湘万指出,“经济”、“方便”、“稳定”的特点使化石能源从被发现之时起就迅速成为人类能源的主角,推动了城市化,使人类从农业文明进入工业文明。200多年的工业化进程带来了巨大的社会进步,同时也让人们逐渐认识到化石能源的大量使用带来的环境问题和气候变化问题。

与油气相比,中国的煤炭储量相对丰富,因此煤炭是中国一次能源结构中的第一贡献者。但杜湘万指出,对“富煤”要有清醒的认识:与世界相比,中国人均煤炭储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50%-67%。有研究表明,我国煤炭储采比在40年左右。即使进一步勘探开发可以增加,也很难增加数量级。

“煤炭是一种富含碳的宝贵资源和长期财富,而且是不可再生的。所以当代人首先要用好煤,同时也要为未来做好准备。”杜祥万说。

目前世界上燃煤电厂中,中国能效最高。10年前1Kwh的供电需要消耗400g标准煤,现在已经进步到平均300g标准煤左右;最高效的电厂可以减到248g标准煤。杜湘万说,如果中国的燃煤电厂能达到这个水平,发电用煤量可以减少10%。

中东部地区非化石能源资源丰富,应提高能源自给率。

传统能源系统很难同时满足“安全可靠”、“经济可行”和“绿色低碳”三大目标,常被称为“能源不可能三位一体”。但杜湘万认为,安全可靠是对能源系统的基本要求,经济上可行的能源才会被社会接受,而绿色低碳是能源转型的大方向。所以双碳呼吁的新能源体系必须逐步实现这三个目标,让不可能的三位一体成为可能。

在正确认识中国的能源资源禀赋后,杜湘万说,我们制定了一个目标,到206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80%以上。面对风电、光伏的波动,要通过多能互补、源网负荷储能、商用储能等技术,使风光主导的电力系统安全可靠,构建新的电力系统。

中东部地区是我国能源和电力的主要负荷区。如何解决东部的能源和电力需求?杜祥万说,东中部要“取之于周围”,“远来之于远方”。中东部地区应该通过非化石能源提高能源自给率,而不是只等着“西电东送”。

杜祥万对东部省份非化石能源自给率提高的可能性持乐观态度。他说,第一,东部省份是节能增效的先行区、核能发展的优先区、海洋能发展的优势区和液化天然气进口的接收区。此外,分布式光伏、地热、生物质能,包括固体废弃物和工业余热的资源化利用,在我国东部地区能源和资源丰富。通过实验和计算,东部自发电成本已经低于西电东送。杜湘万表示,中东部地区不仅要成为能源消耗者,还要成为能源生产者。能源生产和消费模式的转变将导致中国出现大量的能源生产者和销售者。

此外,应利用多种能源互补,清洁高效地改造中东部地区现有的煤电。应利用二氧化碳捕获、利用和封存(CCUS)灵活改造煤电,使其能够支持可再生能源调峰,政策也应支持煤炭与新能源协调转型,这有利于社会进步,对保障我国能源供需安全和环境气候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能量转化是加法,不是减法。

“按年产量计算,我国煤炭储采比为40年,石油储采比为18年,天然气储采比为30年。非化石能源,包括水景、地热能、潮汐、核能等技术,非常丰富。有必要稳步、逐步地从以煤炭为基础的能源转向可再生能源,这是一项长期的能源安全政策,也是实现碳中和的必由之路。”

杜湘万指出,当前和未来,化石能源仍然非常重要。在此期间,化石能源和非化石能源应协调互补,建立弹性能源体系,以确保当前和长期的能源安全。

“我们经常把‘打破’称为化石能源的逐渐退出。我建议把这个撤改为退。下降是肯定的,但我不认为我一定要退出。”杜湘万建议,到2060年,仍然可以保留一些化石能源,一些工业部门会排放一点二氧化碳,这样中国的减碳能力可以是碳中和的。

“能量转化是做加法,不是做减法。它是长期而艰巨的,但方向是明确的。这是一个国家目标,也是一个全球事件。”杜湘万还表示,即使2060年实现碳中和,也只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而不是终点。人类社会需要发展,未来的社会有赖于未来能源的支撑。从未来能源的角度,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碳双目标的意义和历史地位。

责任编辑:周頔校对:刘威

赞(0)
版权声明:本文采用知识共享 署名4.0国际许可协议 [BY-NC-SA] 进行授权
文章名称:《杜祥琬院士:能源转型要做加法而非减法,中东部要提高能源自给率_能见度》
文章链接:https://sourceopen.com.cn/3961.html

本站新闻文章由机器人程序自动发布,新闻内容具有时效性,仅供参考,不具备权威性,所有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并非官方发布信息,其真实性自行判断,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误报,违法等不良信息,请联系删除.资源型信息仅供个人学习交流,请于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不允许用于商业用途,否则法律问题自行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