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家嘴金融城:税收亿元楼超110幢,每一幢楼都是一条垂直的金融街_财经上下游
5月12日,陆家嘴管理局局长肖健在“高质量发展研究行”上海主题访谈上表示,陆家嘴是浦东高质量发展的参与者和见证者。
1990年,随着浦东的开发开放,国务院批准设立陆家嘴金融贸易区,这是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具有“金融贸易”功能的国家级开发区。33年来,陆家嘴从一片农田发展成为经济密度高、企业能级高、环境质量高、开放程度高的国际金融城。31.78平方公里内活跃着4.5万多家企业和50万从业人员,有12个国家要素市场和金融基础设施;在已建成的285栋商业建筑中,税收过亿的有110多栋,培育了全市第一个百亿建筑,每栋都是一条垂直金融街。经济指标保持高速增长,地区经济总量(GDP)超过6300亿元,经济密度超过200亿元/平方公里,成为上海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肖健说,陆家嘴是对外开放的探路者和先行者。目前,6000多家中外金融机构、3000多家国内外专业服务机构、340多家世界500强企业分支机构、140多家跨国公司地区总部聚集在这片热土。来自13个国家的80多家知名金融机构设立了122家外资资产管理公司。在金融、商业、专业服务等领域。,不断推进开放创新,诞生了50多个“中国第一”,包括第一家外资保险机构(友邦保险上海)、第一家中外合资商业零售企业(第一八佰伴有限公司)、第一家中外律师事务所合资试点(芬讯贝克·麦坚时联合事务所)、第一家外资私募基金(富达李泰)、第一家外资私募基金。今年初,路博迈、富达获准开业,施罗德获准筹建,全国首批新设立的4只外商独资公募基金全部落户陆家嘴,成为中国金融业对外开放的又一重要里程碑。
肖健说,陆家嘴是改革创新的实践者和引领者。2021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先行区的意见》。陆家嘴紧紧围绕中央部署和国际一流金融城市目标,依托自贸区、先行区、综合改革试点等国家战略综合优势,深化制度创新探索,引领产业能级跃升。在资产管理方面,2022年制定出台了《浦东新区关于加快陆家嘴金融城全球资产管理中心核心功能区建设的意见》,从5个方面提出了15条具体措施,推动陆家嘴全球资产管理高质量发展。在此基础上,我们正在研究起草推进浦东新区资产管理中心建设的地方性法规,这将为资产管理行业的制度创新开辟道路,提供法律保障,努力打造全球资产管理中心的核心功能区。在专业服务方面,制定了《关于促进陆家嘴金融城专业服务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从5个方面提出16条措施,促进专业服务集群化、国际化、品牌化发展,推动政策环境持续优化,强化全球专业服务引领功能。总部经济方面,正在抓紧研究跨国公司资金中心的特殊政策,希望吸引一批跨国公司在陆家嘴形成资金总部功能,推动建立本外币资金池一体化,支持资金归集、调拨、结算、投融资和风险管理的集中管理,提升浦东总部经济水平。
肖健介绍,目前,陆家嘴不断努力对标国际最高标准和最好水平,重点在三个方面。首先是聚集要素,强化功能。聚焦金融、航运、贸易、总部经济等优势产业,以及产业链上下游、细分行业的新兴赛道,吸引更多具有全球影响力和行业认同度的投资者、品牌商、贸易商和服务商,以制度集聚推动要素集聚,构建更加完善的产业布局,助力浦东强化全球资源配置功能。二是膨胀空,储存动能。对比纽约曼哈顿和伦敦金融城,在空之间重点布局“一核一心一带一轴”,集中新增和更新项目20个以上,促进陆家嘴金融城空的扩容增效。计划到“十四五”末新增250万平方米商业办公空;到2030年底,释放300万立方米国际优质空房,确保“不缺空房”。同时,加快建设陆家嘴百亿品牌园、”陆-link “全球品牌展示基地、国际会计中心、双鸽大厦创新引领基地、数字智能科技产业园、双城反哺创业服务中心等。空进一步升级产业生态,培育发展新动能。第三是优质的服务和效率。发挥陆家嘴“产业共治”的资源整合优势,依托陆家嘴金融城理事会、全球资产管理机构联合会、建筑协会、金融科技协会、航运协会等专业化职能机构,助力资源共享、跨界融合、集成创新、联动发展。搭建“1+N+X”三级合作交流平台,继续办好陆家嘴全球专业服务商峰会、全球资产管理论坛、陆家嘴再保险大会、陆家嘴百亿品牌园等论坛活动,为陆家嘴集聚人气、促进合作。加强与国内外商会、协会的对接,与伦敦、巴黎、法兰克福、卢森堡、新加坡等国际金融中心城市建立常态化对话合作机制,扩大陆家嘴的国际“朋友圈”。
责任编辑:孙扶校对:丁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