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特估再重估|回调过后行情能否继续?近百家私募中半数较乐观_牛市点线面
五一之后的a股市场,特估成为核心词,但这两天市场明显“踩了刹车”。
5月11日,中特评、中字头央企等板块继续回调。中国外运(601598)、中油资本(000617)、CSSC (600072)停牌,中科曙光(603019)、中国银河(601881)、深桑达A(000032)停牌。
特估行情还能继续吗?根据对近百家私募的调查,54%的私募认为中特评的行情可以持续。在国企改革、ROE提升、高股息率、估值修复等多重因素推动下,中特评可能成为贯穿今年的主线之一。
超过一半的私人投资者认为市场将会继续。
私募排排网对近百家私募的调查显示,54%的私募认为行情可以继续;另有41%的私募表示,目前还不能确定专项预估中的行情能否持续,需要进一步观察;仅有5%的私募认为专评行情已经走到尽头,当前市场存量博弈并不支持专评行情的延续。
钟瑞·印盒的研究主管杨子仪更为谨慎。在他看来,中国专项评估市场主要演绎两个维度:估值和未来潜在业绩实现。虽然业绩兑现的逻辑非常清晰,但基本面改善和行业景气度带来的业绩增长需要较长的验证期,短期内难以大幅体现,仍需要较长的观察验证期。
“最近市场关注度比较高的方向有数字经济、一带一路、三桶油、大金融等。历史上估值波动区间比较稳定,在当前位置持续上升的空之间已经明显收窄。”杨子仪表示,目前估值已经大幅推演,后续主线板块进一步推进的空已经明显收敛。中国的国企广泛存在于各个行业,后续的特殊估值的报价会继续从目前的热点向其他低估值方向发散。
华汇创富投资总经理袁华明、紫瑞星投资总经理王中原均指出,短期可能出现震荡回调,中长期的特评方向仍应是今年的主线之一。
袁华明表示,这是因为去年下半年以来,中特评的催化剂是有利的政策环境。这些政策意图是长期的,预计会有政策措施落实和细化,持续利好中国特评个股表现。此外,多只特评品种经营稳健,分红能力突出;过去涨幅长期疲软,估值更有吸引力。
王中原认为,一方面,央企估值在a股长期处于低值,二级市场定价长期低于非国企和海外同行,而其基本面非常坚韧,保持稳定增长、高分红、低波动,给投资者带来优质回报,无论从业绩、资产、成长性还是创新发展来看,都符合长期投资的方向。
“其次,在今年全球市场大概率衰退、地缘政治冲突频发、金融经济市场不稳定的宏观背景下,中国从上到下提出探索建立‘中国特色估值体系’和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升级,击中了全球投资者的风险偏好,是资本寻求避险的主流选择。”王中原说。
市场可能会扩大。
私募虽然看好中特评未来的走势,但是这个概念涵盖的对象非常广泛。具体怎么选?
私募排排网的调查结果显示,65%的私募认为所有特评板块都会有投资机会,特评的行情会在板块中继续蔓延和轮动;但有10%的私募相对看好一带一路和数字经济;此外,9%的私募看好大金融;6%的私募看好其他被低估的方向。
杨子仪认为,国企广泛存在于各个行业,后续的特殊估值的报价会继续从目前的热点向其他低估值方向发散。
仁桥资产总经理夏俊杰表示,低估值的国企和AI(人工智能)仍然是当前市场仅有的两条主线。低估值品种开始在不同行业间蔓延,这符合历史上的一般演绎规律。
星石投资副总经理兼首席战略投资官雷也同意市场可能会蔓延。
在他看来,相比民企,国企还是有估值折扣的。在估值恢复阶段,预计估值折价的标的估值会有所上升。短期市场可能以部分个股和热点题材为主,但高分红估值修复且市场确定国企改革将促进国企质量提升,后续行情可能蔓延。
方磊认为,当估值修复行情告一段落后,板块内部将出现分化,市场将回归基本面,优先选择处于“中国特色”行业的标的,有效提升竞争力。
除了认为报价行情会继续在盘中蔓延和轮动,也有不少私募看好盘中其他方向。
袁华明指出,今年一带一路及数字经济利好政策消息推动下可能存在主题性机会;大金荣等低估值方向大多成交量较大,周期性较强,更可能是长周期内伴随大盘的震荡上行趋势。
王中原特别提到了数字经济的细分。“在国有企业和中央企业产生新的经济活力的同时,我们不能忽视人工智能时代,特别是自中国在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提出数字中国以来,它加速了数字经济,数字民生,数字政务和数字安全。”
王中原进一步表示,在中国特评的逻辑排名中,运营商、石油石化、建材、煤炭、银行券商等紧随其后。目前很多子行业已经反映出中特评的估值修复,其余仍有机会。
责任编辑:孙扶图片编辑:乐浴峰校对:刘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