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变异菌株在新冠肺炎的迅速传播,老年人等高危人群继续面临感染风险,迫切需要进一步加强预防措施。目前,新冠肺炎疫苗第一剂加强针在中国老年人中的覆盖范围有待扩大,以免疫弱势人群为重点的第二剂加强针接种计划已在全国多地正式启动。
13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发布了《新冠肺炎疫苗第二针补充免疫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现阶段,在第一剂强化免疫的基础上,可在感染高危人群、60岁以上人群、基础疾病严重人群、免疫力低下人群中开展第二剂强化免疫。
据第一财经评论,实施方案发布仅一周,截至20日,已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长沙、石家庄、郑州、海口、重庆、浙江、江苏、安徽等省市正式启动,不同地区、接种单位提供的剂量不同。
“疫苗接种由医院的预防保健部门进行。自16日起,我们的社区医院可以进行第二剂加强注射。但在工作中存在几个问题:一是我院唯一能供应的疫苗是志非龙克马的重组新冠肺炎疫苗;第二,最近来咨询第四针的人群中,有一部分是中青年或者只是‘杨康’人群,社区中有相当比例的老年人还没有开始第一针的加强注射。”重庆一家社区医院的医护人员告诉第一财经。
最近,许多地方感染新冠肺炎病毒的人数迅速增加。在这种背景下,接种疫苗是否会增加免疫弱势人群的暴露风险?如果在接种疫苗时感染,第四针能及时起效吗?“杨康”之后,有必要在短时间内打第四针吗?
“第四针”的起始作用是什么
新冠肺炎针对特殊群体的“第四针”一经打开,便迅速在全国许多地方蔓延开来。
9日晚,合肥市蜀山区官方微信官方账号发布消息称,为进一步做好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健康,方便群众开展第二剂补充免疫工作,安徽省卫生健康委、安徽省数据资源管理局依托长三角政务地图健康主题地图,推出新冠肺炎接种点查询服务。群众可以在长三角政府地图上查询新冠肺炎的接种点信息,找到周边最方便的接种点,前往接种第二剂加强疫苗。
第一财经20日从合肥多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获悉,该市第二剂加强免疫已正式启动。不同的接种点提供不同种类的疫苗,其中有的接种点向符合条件的加强免疫接种者提供吸入型新冠肺炎疫苗,有的接种点表示只提供科兴和康泰生物两种灭活疫苗。
在安徽另一城市阜阳,当地一区16日发布《关于全面开展新冠肺炎疫苗强化接种工作的通知》,将第二剂次强化接种细化为三类:一是接种3剂次灭活疫苗后,可随意选择接种第二剂次新冠肺炎疫苗;第二,如果腺病毒载体疫苗已经接种过两次(不区分肌肉注射和吸入,吸入不能用于第一次接种),只能用腺病毒载体疫苗加强免疫;三、灭活两剂+顺序加强第一剂疫苗接种,继续加强第一剂使用的疫苗【区分疫苗种类(如重组疫苗和腺病毒载体疫苗),不区分生产厂家】。
“全程接种了三剂安徽知飞龙科重组马蛋白(CHO细胞)疫苗,18岁以下人群暂不需要第二剂加强注射。”通知建议。
不仅是安徽,CBN日以接种员的身份致电深圳、石家庄、重庆、上海等地的多家接种单位。相关工作人员均表示,目前第二剂加强免疫的剂量储备充足,但剂型相对有限。
“我们的第四针疫苗接种服务不仅限于免疫脆弱人群。只要你最近没有得过新冠肺炎,你可以预约后来我们这里打第四针。不过,如果你的前三针都是灭活疫苗,我们暂时不能提供序贯强化。”深圳一家疫苗接种单位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目前,我国批准紧急使用或有条件上市的新冠肺炎疫苗有四种:灭活疫苗、重组蛋白疫苗、腺病毒载体疫苗和流感病毒载体疫苗。
根据实施方案,凡批准有条件上市或应急使用的疫苗,均可用于第二剂加强免疫,但“应优先考虑序贯加强免疫”或“应采用含有奥米克隆毒株或对奥米克隆毒株具有良好交叉免疫的疫苗”。
序贯加强免疫是指用不同技术路线的疫苗进行异源加强免疫。国内外许多研究表明,采用不同技术路线的疫苗进行异源加强免疫,可以获得较高水平的中和抗体。
考虑到我国大部分受种者在早期接种过程中使用三剂灭活疫苗,在第二次加强免疫时可以选择重组蛋白疫苗、腺病毒载体疫苗或流感病毒载体疫苗中的任意一种,这也是实施例中列出的八种推荐接种组合。此外,实施例还推荐了另一种接种模式:“2剂康希诺肌内腺病毒载体疫苗+1剂康希诺重组新冠肺炎疫苗吸入”。
“这一周,前来咨询的人数明显高于实际接种过(第四针)的人数。”重庆一家社区医院的医护人员告诉记者。
她说,从11月下旬开始,重庆经历了一波感染高峰,很多本地人刚刚“康复”。在这些人中,有人因为感染经历而“苦不堪言”,有人想“叠加免疫效果”,也有不少人前来咨询“第四针”,但这些人都不符合第二针加强免疫的时间间隔要求。
“实际完成第四次注射的老年人数量还是比较有限的。”这位医务人员说,首先,社区内完成免疫程序的老人数量还是很有限的,即使完成,也很少有人达到六个月的时间间隔;其次,在感染高峰期,接种疫苗存在较高的交叉感染风险,一些有基础疾病的老人家庭不会选择在这个时候带老人去医院。
你想对抗“杨康”和非免疫的弱势人群吗?
截至目前,我国已将老年人新冠肺炎加强疫苗接种与全程基础疫苗接种的间隔时间由原来的6个月调整为3个月,但任何人群的第二次加强疫苗接种与第一次加强疫苗接种的间隔时间需在6个月以上。
对于“杨康”人群,感染痊愈后再次加强免疫的时间间隔也建议在6个月以上。
北京市疾控中心免疫所所长索19日提到,根据新冠肺炎现行的国家疫苗使用技术指南,新冠肺炎在阳性感染后6个月内再次感染的情况较为罕见。感染过新冠肺炎病毒的人(患者或无症状者)在充分告知的基础上,六个月后可接种一剂疫苗。
“疫苗接种的周期一般有两个因素可以衡量,一个是疫苗保护效果下降的程度,即最后一次接种后抗体维持的时间,另一个是安全性。”一位新冠肺炎研究专家告诉《第一财经日报》。
他说,对于免疫不脆弱的人来说,如果他们接种了三剂疫苗,特别是在一次感染后,免疫B细胞中的“记忆”即使在最后一次抗体产生6个月后仍会持续存在,这意味着现有的抗体仍能有效预防重症和死亡。相反,如果产生了天然抗体,就相当于对人体免疫系统的又一次冲击,是不必要的,也是不安全的。
在专家看来,老年人等免疫弱势人群需要接种“第四针”有两个原因:一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老年人的中和抗体水平下降更为显著;其次,这些人在感染新冠肺炎病毒后有患重病的风险,因此他们需要在体内拥有“相对最强的免疫保护”。
至于基层接种人员提到的“接种犹豫”背后的原因,即在阳性感染者急剧增加的情况下,接种疫苗可能会增加暴露风险,该专家认为确实需要引起重视。但理论上,如果你在接种疫苗的过程中或者在回家的路上被感染,疫苗仍然可以起到一定的免疫保护作用。
那么,新冠肺炎疫苗只有6个月的有效期吗?新冠肺炎疫苗接种的下一步是什么?
中国疾控中心免疫规划首席专家王华庆20日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在新冠肺炎接种疫苗有保护作用,其中一种会产生抗体,另一种会产生细胞免疫和免疫记忆。接种疫苗后,抗体水平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下降。此外,随着病毒的变异,免疫逃逸也增强,进一步削弱了抗体的作用。然而,细胞免疫起着持久的作用,尤其是在预防严重疾病和死亡方面。
研究表明,一方面可以唤醒机体的免疫记忆细胞,另一方面可以提高抗体水平,进一步巩固对重疾和死亡的预防作用。“所以,我们还是强调,没有完成加强免疫的,只要符合接种条件,就要按照免疫规划的规定尽快完成加强免疫,这样才能有更好的保护效果。当然,我们应该系统地评估加强免疫的效果,并不断改进免疫策略。”
未来无论是疫苗研发还是对现有疫苗的改进,王华庆表示,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巩固和实现持久、广泛的保护性免疫;第二,我们应该在阻断感染和防止传播方面进一步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