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螺新闻网
最新热点新闻

媒体:“擦边”直播在首页推荐,斗鱼为何成“黄鱼”?_10%公司

媒体:“擦边”直播在首页推荐,斗鱼为何成“黄鱼”?_10%公司

在斗鱼扭亏为盈,连续三个季度实现盈利的时候,斗鱼迎来了沉重的打击,被网信部门通报。

鉴于斗鱼平台存在严重的色情低俗等生态问题,5月8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责成湖北省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派出工作组进驻斗鱼平台,开展为期一个月的集中整治和监管。

斗鱼回应称,将积极配合湖北省网信办工作组的检查指导,并按照监管要求认真开展深入的内容整改等工作。不少网友表示,斗鱼长期存在色情“刮痧”内容。斗鱼这次能顺利过关吗?

“网信中国”微信官方账号截图

斗鱼最新回应:积极配合整改

网信部门通知斗鱼进行整改监管后,记者注意到,8日晚,斗鱼部分主播动态图片和视频已被禁止访问。另外,斗鱼正能量微信官方账号已于2022年10月停止使用。

但《斗鱼2022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指出,从平台内容生态的高效管理,到社会公益的温暖链接,再到科技创新和员工关怀,斗鱼已经形成了完善的社会责任体系。

宇都平台微博截图

针对网信部门指出的问题,斗鱼回复中新财经,将积极配合湖北省网信办工作组的检查指导,并按照监管要求认真开展内容整改等工作。

“目前斗鱼平台运营一切正常,斗鱼将进一步优化平台内容审核机制,切实履行平台监管责任。”斗鱼说。

主页上甚至推荐了“scratch”视频。

宇都的内容出现问题已经不是第一次了。之前多次被网信部门通报。2020年6月,国家网信办责成地方网信办依法约谈处置斗鱼等10家网络直播平台。

斗鱼公司因以低俗表演方式提供网络表演内容,被给予行政处罚。天眼检查截图

天眼调查显示,2020年8月24日,执法人员对市扫黄打非工作小组办公室提供的“宇都平台”68个直播视频进行了勘验。通过调查,执法人员认为斗鱼公司以低俗的表演方式提供网络表演内容。

2021年10月,有网友在微博中爆料。流行游戏一年一度的世界大赛期间,出现了女嘉宾炫耀火辣身材、舔瓶盖、蹭枕头等一些性暗示动作。

2023年3月30日,微博热搜出现了“斗鱼官方推软色情表演”的话题。中新财经记者在调查中还发现,斗鱼秀部分直播主播衣着暴露,表演露骨。“一些疑似‘刮痧’的直播还是被推荐到了首页。”有网友提供给中新财经的视频显示,斗鱼的一名主播甚至在直播过程中表演了舔话筒。

2023年4月30日,针对斗鱼等多家网络平台未履行主体责任,未对其用户发布的信息进行管理,导致有害信息在网上传播的问题,国家网信办责成各地网信办依法分别约谈相关网站负责人,责令其限期整改,处置相关账号,对责任人从严处理,并分别作出罚款的行政处罚。

或者一味追求用户粘性带来的灾难。

有分析认为,斗鱼此前长期亏损,面临用户下滑的挑战。主播“擦边球”,直播内容中存在色情内容主要是为了解决用户粘性和收入问题。

斗鱼创始人兼CEO陈少杰多次指出,要提高斗鱼用户的粘性。“2022年,斗鱼通过优化营收活动、调整版权策略、加大自制内容投入,保持公司整体业务基本稳定。我们将深化内容平台的成长逻辑,以内容建设为基础,以社区互动为核心,增强用户粘性和留存。”

财报显示,2022年,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斗鱼第一季度净亏损5250万元。第二季度扭亏为盈,录得净利润2350万元。到第四季度,斗鱼已经连续三个季度盈利。第四季度,斗鱼总营收16.81亿元,净利润4180万元。

虽然斗鱼2022年依然净亏损,但盈利能力较去年有所改善。2022年,斗鱼总营收71.08亿元,调整后净亏损760万元。

有分析指出,由于生态问题严重,网信部门“进驻整改监管”在互联网行业较为罕见。

虽然“刮”可能会带来一些“好处”,但要粘而不粘,无异于饮鸩止渴。斗鱼在被拉响警报后是否还能清晰地运作,还有待观察。

责任编辑:陈建慧图片编辑:沈轲

赞(0)
版权声明:本文采用知识共享 署名4.0国际许可协议 [BY-NC-SA] 进行授权
文章名称:《媒体:“擦边”直播在首页推荐,斗鱼为何成“黄鱼”?_10%公司》
文章链接:https://sourceopen.com.cn/3238.html

本站新闻文章由机器人程序自动发布,新闻内容具有时效性,仅供参考,不具备权威性,所有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并非官方发布信息,其真实性自行判断,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误报,违法等不良信息,请联系删除.资源型信息仅供个人学习交流,请于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不允许用于商业用途,否则法律问题自行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