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螺新闻网
最新热点新闻

我国新冠流行株改变,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我国新冠流行株改变,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12月20日下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举行主题为“重点人群医疗服务推介”的新闻发布会。免疫规划、病毒学、呼吸和传染病、儿童健康等领域的专家出席了会议,并回答了媒体的提问。中国疾控中心病毒所所长徐文伯表示,奥米克隆自2021年11月出现以来,到2022年12月18日,已经从BA1到BA5的5个分支进化到709个亚分支,其中重组产生的病毒有72种,SBB就是这72种中的一种。整个变异趋势主要是免疫逃逸,会增加种群的扩散优势,这是它的变异趋势。总的来说,它不太可能产生高传染性和高致病性的菌株。
我国新冠流行株改变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跟随小编一起看看吧。

资料来源:报纸。

12月20日下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举行主题为“重点人群医疗服务推介”的新闻发布会。免疫规划、病毒学、呼吸和传染病、儿童健康等领域的专家出席了会议,并回答了媒体的提问。

有记者问,新冠肺炎一直在变化。目前主要是Omikrongya的分支。未来新冠肺炎会有更多的变化吗?它的进化趋势是什么?会不会出现一种传染性和死亡率都很高的毒株?

中国疾控中心病毒所所长徐文伯表示,奥米克隆自2021年11月出现以来,到2022年12月18日,已经从BA1到BA5的5个分支进化到709个亚分支,其中重组产生的病毒有72种,SBB就是这72种中的一种。Omicron系列菌株的变异一直在进行。只要在人与人之间传播,就会复制,复制会导致基因组变异。变异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病毒本身变异,导致抗原位点突变,免疫逃逸。所以免疫逃逸占优势,现在它的变异趋势是从最早的早期毒株开始,一开始是α占优势,然后是δ,然后是BA1代替δ,然后是BA2代替BA1,最后是BA5代替BA2。Omicron的国内菌株非常敏感,因此BA5.2占优势。整个变异趋势主要是免疫逃逸,会增加种群的扩散优势,这是它的变异趋势。

第二,未来是否会增强其传播力和杀伤力?这种可能性比较小。目前Omicron共有709个亚家族,住院、重症和死亡病例明显低于早期Delta株和其他VOC变异株。700个亚科的重症和死亡没有增加,未来的变异趋势成为致病性显著增加的可能性较小。总的来说,它不太可能产生高传染性和高致病性的菌株。

解读中国新冠肺炎流行毒株的变迁:

新冠肺炎的“老菌株”在中国“卷土重来”?专家谈三个真相

来源:科技日报

◎科技日报记者张家星

最近有传言称,新冠肺炎重症感染和死亡人数增加,是因为在中国北方流行的新冠肺炎不仅是奥米克隆株,还有德尔塔株甚至原始株等“老株”。

有人根据“奥米克隆不侵肺”判断肺部感染是“老菌株”引起的;还有传言说中国潜伏的新冠肺炎没有变异,甚至错误引用了中国疾控中心发现的130多种变异分支的数据,把奥米克隆分支说成德尔塔。

新冠肺炎的“旧菌株”有可能卷土重来吗?针对上述传言,科技日报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听听他们怎么说。

真相一:重症人群监测,未发现“老菌株”。

“通过全基因组测序,中国对国内流行毒株的监测从未中断。”病毒学家、北化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院长童告诉科技日报记者,全基因组测序技术可以对的3万多个碱基进行逐一测序,并根据测序结果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然后将不同的变异体归为相应的亚型。

“重症患者感染的新冠肺炎菌株其实是重点监控对象。”童说,监控“重点”重症病例,如果真的是由“老毒株”感染引起的,将在第一时间进行监控。现在没有,说明不是“老菌株”引起的大病。

为了第一时间掌握一些致病性强的流行毒株的动态,大部分疾控部门都会对引起重症的毒株进行采样和测序。根据目前中国新冠肺炎监测突变体的工作计划,在中国每个省的三个城市设立哨点医院,每周采集15例急诊病例、10例重症病例和所有死亡病例的样本进行基因组测序和分析,测序数据在一周内上传至中国疾控中心。

“不仅是北京,全国都没有δ株和原株。”童查阅了相关数据库。他告诉科技日报记者,最近中国疾控中心监测的数千份测序数据显示,没有德尔塔毒株和原始毒株。

中国疾控中心病毒学研究所所长徐文伯也表示,BF.7、BQ.1、XBB在过去的三个月中已经引入中国,奥米克隆的130多个分支已经输入中国。可以看出,虽然有很多亚科,但都是Omicron突变株,没有发现其他“老株”。

真相2:奥米克隆也可能导致肺炎。

“没有任何研究证实奥米克隆只感染上呼吸道或不会导致严重疾病。即使流感病毒主要感染上呼吸道,也会导致一部分人得肺炎。”童易刚说,目前的临床情况表明,奥米克隆的致病性弱于以往的流行菌株。

但人们还是觉得奥米克隆感染造成的情况比预想的要严重得多。为什么?

童认为,主要原因是中国人口基数大,即使重症率和死亡率都很低,绝对数量也很大。另一方面,人们在短时间内从微信等媒体接收到大量的局部信息,会将局部情况误认为整体情况,进而在感知上存在一定的夸大。

此外,对一些严重症状的理解也存在偏差,也造成了夸大。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政司司长焦雅辉纠正了人们对“白肺”的误解:白肺是肺炎的严重表现,白影像面积会达到70%-80%,这类患者比例很低。被称为白肺的不是肺部的炎症。网上说的白肺不全是真的白肺。

真相三:病毒变种竞争,有传播优势者胜。

那么,有没有可能是原病毒株“未完成”,碰巧未被发现?还是奥米克隆又变回了毒株?

“的确,病毒的变异没有方向。在病毒复制的过程中,存在遗传密码的随机错配,进而导致变异。”童·易刚说,但这种突变能否保存下来,取决于它能否给病毒带来传播优势,而这种优势就是进化的方向。

童易刚进一步解释说,如果奥米克隆和德尔塔两种不同的毒株同时在同一个地方流行,那么传播能力快、感染能力强的那一种肯定会取代另一种。就像下围棋一样。白方(Omicron)一次可走10片,黑方(Delta或原种)一次可走1片。用不了多久,董事会里就只剩下白子了。

通信优势带来的新冠肺炎进化,在世界上已经被多次证实。新冠肺炎从最初的毒株到阿尔法毒株再到德尔塔毒株,再到奥米克隆成为主流毒株,亚家族之间不断迭代,都是因为病毒毒株具有快速传播和免疫逃逸的优势。

一位生物信息学数据领域的专家引用全球新冠肺炎毒株系列监测数据告诉科技日报记者:“根据我们的统计,从3月下旬开始,Delta毒株在全球范围内基本消失了。”

来源:科技日报

赞(0)
版权声明:本文采用知识共享 署名4.0国际许可协议 [BY-NC-SA] 进行授权
文章名称:《我国新冠流行株改变,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文章链接:https://sourceopen.com.cn/2808.html

本站新闻文章由机器人程序自动发布,新闻内容具有时效性,仅供参考,不具备权威性,所有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并非官方发布信息,其真实性自行判断,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误报,违法等不良信息,请联系删除.资源型信息仅供个人学习交流,请于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不允许用于商业用途,否则法律问题自行承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