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螺新闻网
最新热点新闻

在“600号画廊”墙上留下联系方式

在“600号画廊”墙上留下联系方式

海报设计朱

“对你来说,精神痛苦是什么?”

拒绝香蕉绿我的生活会好吗?”……

这里是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宛平南路600号。在医院的6号楼里藏着一个特殊的画廊。

从2021年8月起,600号画廊开始展出“耐心艺术家”的画作或照片。墙上被称为“原创艺术”的作品展示了精神病人丰富的精神世界。

随着对艺术展览越来越多的关注,墙上的交流逐渐脱离了艺术作品的框架,蔓延到整个白墙。两边的白墙上写满了彩色蜡笔,整个画廊都在跳舞。

画廊墙上的留言可以互相交流。本报见习记者姜乐来

用蜡笔写的信息包含了祝愿、鼓励和询问;他们来自前来就诊的各类人群,如患者、医生、普通观众等。丰富多彩的信息,加上展出的艺术作品,将整个画廊塑造成一个巨大的艺术装置。

在铺天盖地的留言中,有人悄悄留下了自己的联系方式。这是在试图伸出援手,还是在默默地打开一扇接受的窗口?

“你好,你是病人吗?”

小庄是躁郁症患者。一个偶然的机会,她得知600号有一个画廊。3月27日,她记不清去医院拿了多少次药,第一次站在旁听席上。

“我想这是一个我们可以放手的地方。我们可以随便画,没人会说你乱涂。”参观画廊时,小庄的感受更加强烈。她看到一幅名为《四面为难》的画,很快就明白了创作者想要传达的那种异于常人的迷茫感。看到有人在墙上写“不许香蕉绿”,她觉得应该是个小女孩。

有人在墙上写了“禁止香蕉绿”。受访者供图

“拒绝香蕉绿”这个词很大,有两种不同的绿。小庄觉得墙上很多字迹和表情都很年轻。现在已经三十多了,她很清楚二十多岁生病要经历的痛苦。

看着画廊里的留言,小庄觉得自己可以写点什么了。于是她挑了几支不同颜色的笔,在几个不同的地方写了一些字。“如果你看到这个,我想告诉你,这就像月亮一个月只有一天是圆的,其他日子都有缺天。生活也一样。如果你每天都在想为什么月亮不能是圆的,你将永远走不出来。”

晓庄摄影作品。受访者供图

这是小庄留下的最长的一段话,是她经历和体会到的非常具体的感受。“我知道很多患者是在高中确诊的,很年轻,他们会被困在一时的痛苦中。现在我出来了,我的建议可能对他们有些帮助。”小庄说。

写完了所有想写的东西,她觉得可能会有人看了会有感觉,也愿意把自己的经历分享给其他患者。“如果有人想寻求帮助,或者处于崩溃的边缘,他们想找人倾诉,他们也可以来找我。他可能觉得和同类人聊天更方便。”

于是,在关于“月亮”的留言旁边,靠近墙壁的地方,小庄用紫色的蜡笔写下了自己的微信号。她故意写小字。我相信这样加微信的人一定很有想法。毕竟微信号是需要一个字母一个字母输入的。

小庄关于“月亮”的留言。受访者供图

小庄并不是很在意是否真的会有人来加微信。用她自己的话来说,是比较“佛性”的。“有人来补充就好,这样我们就能聊天了。如果没人加,可能说明没有那么多人生病,挺好的。”

几天后第一个好友申请来了。小庄的圈子不大,朋友请求,不熟悉的就直接从图库判断。她通过好友请求,发来一条信息:“您好,您是患者吗?”

对方回应说只是随便看看展览,然后两分钟后主动删除好友。“可能是被‘病人’这个词吓到了吧。”小庄只能这样猜测,并不太当回事。

4月6日,小庄通过好友请求,成为一名大一男生。他也是一个双相患者。小庄和他分享了自己的治疗过程和用药情况,也提供了一些建议。后来偶尔吃药让他不舒服的时候,他也会选择和小庄聊天。

小Y是第三个加小庄微信的人。她有焦虑抑郁的症状,每个月都会去600号复检。画廊会每两三个月更新一次,她会去看。但是这次去的时候,就有点不一样了。她看到了一条从未见过的大尺度消息。

“有人在墙上写要1级,写到4级。我感觉虽然每个人可能都会遇到一些感情上的困难,但更多的人是在过着美好的生活。”看着满墙的留言,有很多对话和交流,小Y觉得很开心。“我被大家感动了。”

小y回复墙上的留言。受访者供图

看到墙上有红笔写着“爬你选的路”,小Y写下“累了可以休息!”这是她从朋友那里得到的鼓励,希望传递给别人。

然后她看到了关于“月亮”的表情,打开了微信上的“添加好友”,输入了墙上的微信号。“我只是想互相了解。我觉得能写出这段话的人应该是一个比较有趣的人。”小y说。

晓庄摄影作品。受访者供图

小y今年19岁,也是大一学生。她是在高中被确诊的。小庄很清楚,这个年纪的患者除了痛苦,还要面对周围人的不理解,需要有人倾诉。小Y也认为,同类人在交流时会有更大的归属感,也许能更好地理解对方。对于墙上的联系方式,她认为是寻找共鸣的渠道。

小Y和小庄相差十岁,却在聊天过程中发现了很多共同爱好。小Y的MBTI测试结果是“E人”(外向),她开玩笑说自己是个话匣子。经过简单的病情和状态的交流,两者的交流已经超越了病情。音乐节,吉他,香水,艺术展…在从此以后的日常对话中,他们不是“病人”,而只是两个“活着”的网友。

小Y并没有把小庄当成求助的对象,只是想交一个有趣的朋友。她说,“和她聊天感觉很棒。她过得很好,做着自己喜欢的事,身边有人可以支持她。”

抑郁症和躁狂症的过山车生活

“好好生活”,这十年来,小庄其实已经很难把这些词和自己联系在一起了。

有人把双相患者称为“过山车玩家”,小庄也认为相当准确。回想起来,小庄说:“人生很精彩。感觉自己比别人多活了好几辈子,不想再经历了。”

双相患者会经历抑郁和躁狂的“双重生活”,抑郁期和躁狂期交替。用小庄的话来说,狂躁的时候觉得自己站在珠穆朗玛峰的顶峰,抑郁的时候觉得自己躺在马里亚纳海沟里。

晓庄摄影作品。受访者供图

小庄第一次严重抑郁是十年前,2013年秋冬。昼夜颠倒,足不出户。她自己去了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医生说先开药,调整作息。但我父亲在电话里听说了这件事,觉得没必要,还不如先回老家。

小庄后来觉得当时应该吃药。

在老家呆了近半年,她又回到了上海,合租了一个房间,又找了一份工作。因为一件小事,她和室友发生了激烈的冲突。这场冲突仿佛打开了情绪的闸门,小庄突然好像变了一个人。

“从那以后,我突然觉得世界很美好,思维开始变得很清晰。”这是小庄第一次经历狂躁期,写作和拍照的灵感像井喷一样。小庄以为自己的抑郁症终于结束了,却不知道迎接她的是一种病态的兴奋。

小庄说狂躁不是暴力,是指一种情绪状态。她听说过有人会在路边搭讪,一天能加十几个陌生人的微信;还有人轻率地陷入一些不正常的恋爱关系,爱上平时绝对不会爱上的人。

600号画廊的入口。“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微信官方账号图

而小庄,曾经半个小时花了几万块钱,透支了自己的花圃额度。“在那种状态下,你会觉得这个钱短时间就能赚回来,有一种盲目的自信,其实是一种很大的伤害。”小庄也很害怕。她无法想象没有父母足够支持的病人会做什么。躁狂期肆意消费,抑郁期没有活下去赚钱的动力。

狂躁症持续了半年,2015年春节后,小庄开始了漫长的抑郁期。这种抑郁持续了近两年,期间她经历了婚姻,生了一个女儿。

2016年,她意外怀孕,结婚了。小庄从没想过不要这个孩子,但她也担心自己的感情问题会遗传。

2017年初,漫长的压抑和分娩的巨大压力,在宝宝出生在产房的同时,似乎从某个地方离开了小庄的身体。顺产的剧烈疼痛,就像几年前和室友的冲突一样,引发了狂躁症。

画廊600具有“消息墙”,但是消息不限于此。本报见习记者姜乐来

孩子吸引了小庄所有的注意力,世界再次变得“异常美好”。小庄开始每天在家做饭,洗衣服,带孩子。回忆起那段时间,她说她不知道自己正在滑向另一个深渊。

宝宝6个月的时候,有一天小庄突然丢了。四天四夜,独自离家。直到现在,小庄也不记得那四天发生了什么,只知道他一直走啊走。

她的丈夫和父母找到她后,最终决定让她住在600房间。这是她第一次接受正式治疗。

可能是治疗有一定的记忆障碍,也可能是当时病情很严重。住院的那几天,小庄的记忆完全碎片化了。她不记得自己是怎么入院出院的,只依稀记得病号服是红色的;米饭装在搪瓷锅里,不太好吃;还有其他病人用上海话吵着要上厕所。

刚住院一个月,就开始每天吃药。然而,小庄直到出院才知道自己得了什么病。他的家人后来再也没有提起过“躁郁症”,只是模糊地理解为“躁狂症”之类的。不到两年,小庄病情逐渐稳定,家人担心药物有副作用,商量停药。

后来的事实证明,这一步又错了。

小庄2017年的病历显示,被诊断为“双相情感障碍”。受访者供图

2020年9月,孝庄在无锡,狂躁症第三次爆发。过了半年多,我又转抑郁症了。这次她没吃药,一直硬扛着。

直到去年秋天回上海,小庄又去了精神卫生中心。除了看病,她还想了解5年前的诊断。她让医生把所有病历打出来,最后看到2017年的病历是“诊断:双相情感障碍”。

面对五年后看到的诊断记录,小庄觉得很神奇:“我的家人当时大概没有研究我得了什么病,所以我一直不知道。这可能也印证了大家真的对这个病一无所知。”

小庄一路上经历了足够多的痛苦,也经历了亲人的不理解,住院,停药,复发…她说她再也不想来了,希望自己多年的经验能帮助到更年轻的患者。

画廊墙上的留言。本报见习记者姜乐来

互相照顾,继续前进。

小y的抑郁症从高中就开始了,严重的时候会出现短暂的幻觉。

家人不能理解:生活条件好,家庭没问题,朋友多,成绩优秀。你在沮丧什么?这个问题小Y回答不了。她说“不理解是可以理解的”。

父母一直不支持去看医生。刚去宛平南路600号的时候,小Y记得她妈妈和医生大吵了一架。那时候医生是他父母的朋友,那段时间不了了之。“没有药,什么都没有。”

越是亲近的人,似乎越难理解,越不愿意接受,承受的压力也越大。小庄的家人一开始也不支持去医院吃药,后来不遵医嘱主动停药。

2013年小庄回老家的时候,妈妈一直陪在身边。她每天给小庄做饭,有时候还带她逛街买衣服。然而,抑郁的小庄就是提不起精神。“就像行尸走肉一样,我会试穿任何我想要的衣服,但实际上我不知道我在做什么。”

半年下来,妈妈的耐心已经耗尽,压力也累积到了顶峰。终于有一天她摔门走了。

“她说,我已经尽力了,我已经做了我能做的一切,我已经告诉了你所有的真相,但是你一直都是这样。我觉得我控制不了。”回忆起这些,小庄毫无怨言,她知道即使是最亲的人也会很累。在与她的病情相处过程中,丈夫是“旁观者”,“不会主动干预,也不会提供负面情绪”。小庄开玩笑说自己是“钛合金直男”,但他并不觉得这样不好。

图库600中的联系人信息表示另一种通信状态。他们之间没有压力,也能相互理解。没有血浓于水,也没有漫长岁月的羁绊,只有相互的鼓励和支持。就像小庄能立刻引起“四面楚歌”的共鸣一样,小Y也能通过一条关于“月亮”的信息找到小庄。

展品“四面楚歌”。受访者供图

小庄一直在一个双相患者的打卡群里,大家每天都在群里分享自己的状态,给自己打分。通过这个群和画廊600,小庄交了大概七八个朋友。大部分都比她小,但我们都分享着彼此的生活,见证着各自的精彩。

说起这些朋友,小庄很兴奋,甚至是炫耀。

“我刚通过中川艺考,玩电音,很爽!”

“画画,作品很细腻,准确刻画了躁狂发作的感觉,超级爽!”

“我染了红发,发照片给我说我突破了自己。我太高兴了。我羡慕她的勇气!”

彼此之间的交流并没有筑起负面情绪的回音壁,而是让大家互相照应,共同前进。

小Y有一个从初中就认识的“革命战友”。两人都被抑郁症困扰,都见证了自己最艰难的时候。现在他们一年见两次左右,看展览,吃饭,购物,平时“不太打扰”。偶尔看到朋友圈释放一些负面情绪,小Y会私底下戳她一会安慰她一会感同身受。“总体来说,大家的生活还是在正轨上。”

小Y觉得和小庄的相处大概会类似于这种“革命友谊”,不会过多打扰,但会关注一下,必要时聊聊。

小庄觉得陪伴和理解最重要。小Y也说:“有时候不一定要有类似的经历。重要的是你能不能看懂。”小庄一直记得一个没有类似疾病的网友。当她抱着试试看的心态说出自己的病情时,网友说:“没事,我肠子都胖了。”

是小庄第一次在“双相”这件事上感到被接受,给了她很大的鼓励。“至少有人能接受,不是所有人都觉得可怕,担心我有一天会伤害他。”

晓庄写了《做一个快乐的普通人》。受访者供图

“如果有一天没有人诉说,我会一直在。”

“做一个快乐的普通人”是小庄在画廊留下的另一句话。

现在每天按时吃药,在一家贸易公司做摄影相关的工作。环境简单,压力不大。孩子小学一年级,性格比她开朗很多。她还会在英语作业中时不时用到朱批的“A”。

30岁以后,小庄觉得“自己越来越能接受自己了”。以前总想和别人比,现在只想健康的活着。双相情感障碍现在在她眼里是一种慢性病。像高血压,“就是每天吃药而已”。之前,她想过天庭的不公,现在她知道,她必须接受。

画廊墙上的留言可以互相交流。本报见习记者姜乐来

不知何故,小庄回忆起他出生的医院是镇上最有名的精神病院。那时候那家医院的名字在县里跟上海的“600”一样,大家都会说。

“当时我就觉得这事跟自己没关系。谁知道后来真的有关系了。”小庄笑着说。

面对抑郁症,19岁的小Y也表现得很释然。她觉得这“带来了感受痛苦的使命感”。“我从未感到怨恨。既然已经在了,我只能和平共处。”

生活对小Y来说是“无聊又无意义”的,所以她不停地往里面填更多的内容,要么找点事做,要么发泄一下。拳击、钢琴、吉他、旱地冰球…每隔一段时间,小Y会在凌晨和朋友一起去街上跑步,拍视频,或者一起在操场的看台上喝酒。她也不会喝醉,只是释放积压的情绪。

她称之为“疯狂”,一种调整状态的方式。

小庄的微信里有一个特殊的“双相患者”群体。本报见习记者姜乐来

即使在高中抑郁症最严重的时候,小Y也从未想过退学。她总想和自己正常的生活联系起来,害怕一旦停下来就无法继续。“疯狂”是间歇性的主动出轨,为了在日常生活中更好的上轨道。

在与患者交流时,小Y有时会担心自己无法提供太多的情感价值,也担心自己对别人的痛苦无能为力,要用说服不了自己的话去说服别人。但那天站在600号画廊,她和小庄一样,在更高的位置写下了自己的QQ号,并附上一句话:

如果有一天没有人可以诉说,我会一直在那里。

小y留下的联系方式本报见习记者蒋乐来

(应采访对象要求,文中小庄、小Y为化名。)

责任编辑:郑浩图片编辑:李晶昀校对:徐亦嘉

赞(0)
版权声明:本文采用知识共享 署名4.0国际许可协议 [BY-NC-SA] 进行授权
文章名称:《在“600号画廊”墙上留下联系方式》
文章链接:https://sourceopen.com.cn/2771.html

本站新闻文章由机器人程序自动发布,新闻内容具有时效性,仅供参考,不具备权威性,所有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并非官方发布信息,其真实性自行判断,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误报,违法等不良信息,请联系删除.资源型信息仅供个人学习交流,请于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不允许用于商业用途,否则法律问题自行承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