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螺新闻网
最新热点新闻

西媒:极右翼大胜致使智利政局转弯,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西媒:极右翼大胜致使智利政局转弯,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根据智利选举委员会22日凌晨对99.99%选票的统计,在21日举行的总统和议会选举中,7名总统候选人没有一人获得超过50%的选票。右翼智利共和党候选人何塞·安东尼奥·卡斯特(Jose Antonio Caster)和左翼政党联盟“亲尊严”(Pro-Dignity)候选人加布里埃尔·博里(Gabriel Boric)分别获得27.91%和25.83%的选票,将在12月19日的第二轮投票中决出胜负。分析人士指出,这是自1990年智利军政府“还政于民”以来,传统的中左翼和中右翼阵营首次被排除在总统决选之外。属于政治光谱两极的两位候选人之间的平衡博弈,也将成为影响智利政局发展的重要变量。卡斯特和硼酸都来自新兴政党,不属于传统政治势力。硼酸,35岁,是学生运动领袖和众议院议员。
西媒:极右翼大胜致使智利政局转弯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跟随小编一起看看吧。

新华社圣地亚哥11月22日电新闻分析:智利总统选举的变数仍存在于左右平衡的博弈中。

新华社记者尹楠·张小冉

根据智利选举委员会22日凌晨对99.99%选票的统计,在21日举行的总统和议会选举中,7名总统候选人没有一人获得超过50%的选票。右翼智利共和党候选人何塞·安东尼奥·卡斯特(Jose Antonio Caster)和左翼政党联盟“亲尊严”(Pro-Dignity)候选人加布里埃尔·博里(Gabriel Boric)分别获得27.91%和25.83%的选票,将在12月19日的第二轮投票中决出胜负。

分析人士指出,这是自1990年智利军政府“还政于民”以来,传统的中左翼和中右翼阵营首次被排除在总统决选之外。由于第一轮获胜的两名候选人票数接近,因此谁将最终赢得总统选举存在许多不确定性。属于政治光谱两极的两位候选人之间的平衡博弈,也将成为影响智利政局发展的重要变量。

卡斯特和硼酸都来自新兴政党,不属于传统政治势力。55岁的卡斯特是众议院议员。他主张严控非法移民,采取强硬措施保障社会治安,大力打击犯罪,还主张精简政府开支,减少税收,废除阻碍投资和就业的法律法规。其一系列政策主张吸引了保守右翼势力的支持。第一轮投票结束后,卡斯特称自己是“恢复和平、打击犯罪和贩毒、终结恐怖主义的唯一候选人”。

硼酸,35岁,是学生运动领袖和众议院议员。他主张建立福利社会,改变智利的新自由主义发展模式,改革税制,增加税收,废除由私营企业管理养老金的制度,实现全民医保。如果当选,硼酸将成为智利历史上最年轻的总统。

分析人士指出,上述两位候选人的政纲完全不同,属于政治光谱的两极。卡斯特是保守的右翼候选人,而硼酸是左翼和极左翼政党联盟的代表。

自1990年军政府“还政于民”以来,智利中左翼和中右翼政治势力轮流执政。然而,由于未能充分有效地满足社会变革的要求,人们的不满情绪逐渐积累。有分析指出,总统选举第一轮投票结果显示,卡斯特恢复社会秩序和打击犯罪的想法赢得了希望改善社会动荡下治安状况的选民的支持,而硼酸改革社会福利制度的计划则迎合了年轻选民的意愿。通常情况下,在智利总统选举第一轮中领先的候选人在第二轮中获胜的机会更大。但目前两票差距不大,最终胜负尚难预料。

此间分析人士认为,虽然首轮胜出的两位候选人并非来自传统政党,但他们得到了中右翼或左翼政党等一些传统政治势力的支持。无论谁最终获胜,都将面临如何与包括传统政党在内的其他政党达成和解的问题。为了赢得更多选民的支持,卡斯特和硼酸目前提出的政策建议会相应改变。

智利圣地亚哥大学学者勒内·哈拉(René Hara)表示,虽然这是一场两极分化的选举,但在观察智利总统选举时,应该注意到第二轮投票会起到缓和候选人立场的作用。(完)

西方媒体:极右翼胜利导致智利政局转向;

南美洲国家联盟的复兴凸显了区域团结和自我完善的决心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4月6日,巴西总统卢拉签署了一份简短声明,宣布巴西将重新加入南美国家联盟(UNASUR)。同一天,阿根廷外交部发表声明,正式通知南美联盟成员国,阿根廷决定重新加入该组织。南美第一、第二大国一致宣布重返南美联盟,这表明南美最重要的区域一体化机制迎来了久违的“春天”。毫无疑问,这将对拉美、西半球乃至全球产生重要影响。

南美联盟的雏形源于21世纪初以南美左翼国家为主力军的地区一体化机制。其初衷是“聚在一起取暖”,共同应对新自由主义和西方跨国资本对地区经济的巨大冲击,开启南美团结自强的序幕。此后,在反制美国霸权和捍卫地区利益的过程中,这一机制越来越强大。2005年,巴西总统卢拉、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等左翼领导人公开拒绝了美国提出的全面控制拉美的“美洲自由贸易区”计划。此举加速了南美联盟的形成,也表明了南美国家的态度:只有在政治和外交上进一步加强团结和融合,才能有效抵御美国等霸权国家的干扰和控制。2008年5月,南美联盟正式成立。

从此,UNASUR成了美国和南美右翼势力的眼中钉肉中刺。2013年后,地区经济形势恶化,社会动荡加剧,多国政权“左下右上”。美国借机拉拢地区右翼国家,以意识形态和是否支持委内瑞拉左翼政权“分阵营”,与智利、秘鲁、哥伦比亚等国建立所谓“拉美进步论坛”,分化南美国家团结。阿根廷、巴西等国已宣布退出南美联盟。南美一体化在美国的破坏和打压下陷入低潮。

2018年以来,拉美左翼在多国重新掌权,开启了该地区新一轮“左转”浪潮。各国清醒地认识到,近年来拉美内部经济发展陷入困境,外部国际影响力下降。重要原因是未能有效团结地区政治力量,形成内部统一市场,从而被美国和西方跨国公司“瓜分”,成为全球竞争中的“落伍者”。此后,地区大国逐渐开启了地区一体化的“复兴之路”。巴西总统卢拉今年1月初上任后,出访的第一个国家就是阿根廷。双方的会晤重点是如何密切战略合作,重新激活南美联盟。双方建立“南美共同货币”的倡议震惊了全球金融市场,被视为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南美国家通过团结自强摆脱西方霸权的重要尝试。

事实上,南美联盟的野心远不止于此。起初,南美联盟希望效仿欧盟,“用一个声音说话”,设立统一关税,发行统一货币,组建统一议会,发行统一护照,建立统一军队,实现南美解放者玻利瓦尔设想的“独立统一”。这是美国门罗主义最令人担忧和难以忍受的部分。美国一直将拉美视为自己的“后院”。它既不能接受拉美与外国的合作,也不能容忍拉美国家真正独立于美国的控制和干涉。

回顾近200年来,尤其是近20年来美国与拉美的关系,双方控制与反控制的矛盾根深蒂固。从美国占领墨西哥领土、将中美洲改造成“香蕉共和国”和占领巴拿马运河,到支持智利皮诺切特政变、武装入侵格林纳达、对古巴和委内瑞拉实施无理粗暴的制裁,美国的威胁和伤害让拉美国家对美国深感恐惧和厌恶,正如许多墨西哥人无奈地感叹:“离上帝太远,离美国太近。”拉美国家唯一的应对之道就是团结自强。

当前,南美同盟的死灰复燃,既反映了美国与拉美复杂、敏感、不平等的关系,也反映了南美乃至拉美国家联合自强、反抗霸权、寻求自我现代化道路的坚定决心。

(作者是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拉美所副所长、研究员)

赞(0)
版权声明:本文采用知识共享 署名4.0国际许可协议 [BY-NC-SA] 进行授权
文章名称:《西媒:极右翼大胜致使智利政局转弯,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文章链接:https://sourceopen.com.cn/2725.html

本站新闻文章由机器人程序自动发布,新闻内容具有时效性,仅供参考,不具备权威性,所有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并非官方发布信息,其真实性自行判断,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误报,违法等不良信息,请联系删除.资源型信息仅供个人学习交流,请于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不允许用于商业用途,否则法律问题自行承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