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螺新闻网
最新热点新闻

马上评|所谓“区长推伤馆长”,怎么体面收场?

马上评|所谓“区长推伤馆长”,怎么体面收场?

所谓的“博物馆馆长被区长打昏”成为流量焦点。

首先,山西吕梁山革命博物馆5月8日宣布闭馆:“馆长高玉峰在离石区政府工作时,遭到区长张海文辱骂,被打倒在地,造成受伤…有时会陷入昏迷。真的不可能正常开馆接待大家。”这段话直指区长打伤人后要关闭博物馆的投诉,引爆了舆论的关注。

5月9日凌晨,吕梁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发布了对此事的初步调查情况:5月8日9时许,高玉峰到张海文办公室,要求解决博物馆开展相关活动的财政补贴问题。张海文当场打电话给区委宣传部,提出一个财政补贴办法,提交区政府常务会议研究。高玉峰对这个答复很不满意,他情绪激动,拍了拍桌子。张海文没有辱骂也没有和高煜峰有任何肢体接触。高玉峰被劝走后,他仍然大喊大叫,大吵大闹。他几次冲进张海文的办公室,被区政府工作人员拖到一楼的值班室。从陆良人民医院了解到,高玉峰右手中指皮肤有1.5厘米的浅表划痕,并无昏迷。

虽然双方的表述差距很大,但基本事实也给围观者展示了一个大概的画面:一家私人博物馆的馆长去区政府找区长要钱;钱没到,但双方很不愉快,发生了冲突。在吕梁市的通报中,强调策展人高“情绪激动”、“拍桌子”、“多次冲向办公室”,而博物馆则强调“推倒造成受伤”、“120救护车急救”、“目前情况很不稳定”且有时昏迷”,甚至在网上通报情况。

其实,当“区长被推,有时昏迷”的指责遭遇“1.5cm的表面擦伤”时,稍有社会经验的人,大概就能明白事件的内在逻辑。这让人们想起了《张大民的幸福生活》中的经典桥段,张大民让医院的护士给她头上的伤口多裹些纱布。毫无疑问,受重伤的是管事的。通过自己的弱势地位和受害者地位,形成了极大的道德压迫感,调动了舆论的关注和同情。

其实,冲突的双方,一个是堂堂的区长,一个是退休的科级干部和一个私人博物馆的馆长,都不应该把事件闹得这么丢人。在舆论场上,带着“区长把人推昏迷”的标签,站在风口上狂奔。但“受害者”的核心诉求还是想让区政府把钱退回来。

所以,回到事件本身,我们应该面对三个层面的核心问题:1 .区政府欠博物馆钱吗?第二,区长打人了吗?第三,高馆长的“伤”有多重?

如果真的欠钱,区政府会及时还钱,不要打欠条,不要打太极拳,不要踢皮球,把还钱的问题推给宣传部,推给政府常务会议。

如果区长真的打人了,那谁也没有违反法律的特权。该治安处罚的要治安处罚,该行政问责的要行政问责。

如果策展人高真的只是“1.5cm的浅擦伤”,“没有昏迷”,他也不用一直待在医院,占用宝贵的医疗资源。他应该找律师维权,及时起诉区政府,这才是法治社会讨债的正道。

娱乐圈发通知的时候,有一句“我不想占用公共资源”的套话。这场被贴上“区长推馆长”标签的舆论事件,也应该尽快回到法律解决的渠道,有一个体面的结局。表面上,高耸的悬崖和凛然的正义的宏大叙事,实在支撑不了直截了当的事件本身。

责任编辑:沈关哲图片编辑:沈轲

赞(0)
版权声明:本文采用知识共享 署名4.0国际许可协议 [BY-NC-SA] 进行授权
文章名称:《马上评|所谓“区长推伤馆长”,怎么体面收场?》
文章链接:https://sourceopen.com.cn/2669.html

本站新闻文章由机器人程序自动发布,新闻内容具有时效性,仅供参考,不具备权威性,所有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并非官方发布信息,其真实性自行判断,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误报,违法等不良信息,请联系删除.资源型信息仅供个人学习交流,请于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不允许用于商业用途,否则法律问题自行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