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螺新闻网
最新热点新闻

今年前4个月我国进出口增长5.8%,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今年前4个月我国进出口增长5.8%,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昨天,国家统计局发布了一季度国民经济成绩单。初步核算,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284997亿元,同比增长4.5%,按可比价格计算,环比增长2.2%。随着疫情防控平稳过渡,消费恢复。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由降转增,餐饮收入和商品房销售额增速也由负转正。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傅表示,一季度经济增长企稳回升,实现了良好开局。傅说,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6.6%。傅认为,考虑到去年二季度受疫情影响基数较低,二季度经济增速将明显快于一季度。
今年前4个月我国进出口增长5.8%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跟随小编一起看看吧。

北京日报记者赵摄

昨日(4月19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一季度国民经济成绩单。初步核算,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28499.7亿元,同比增长4.5%,按可比价格计算,环比增长2.2%。随着疫情防控平稳过渡,消费恢复。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由降转增,餐饮收入和商品房销售额增速也由负转正。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傅表示,一季度经济增长企稳回升,实现了良好开局。但也要看到,国际环境依然复杂多变,国内需求受到明显制约,经济回升的基础还不牢固。

服务业复苏明显。

分产业看,一季度第一产业增加值11575亿元,同比增长3.7%;第二产业增加值107947亿元,增长3.3%;第三产业增加值165475亿元,增长5.4%。随着疫情对线下场景限制的逐步消除,服务业增速明显回升。

农业方面,一季度农业(种植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6%,猪牛羊禽肉产量2456万吨,同比增长2.5%。分行业看,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0%,比去年四季度加快0.3个百分点。

三次产业中服务业复苏明显。一季度,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4%,比去年第四季度加快3.1个百分点。其中,住宿和餐饮业、信息传输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3.6%、11.2%、6.9%、6.0%和5.5%。

“尤其是前期受疫情影响较大的接触聚集服务业的复苏尤为突出。”傅分析道。3月份,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6.9%,预期商务活动指数为63.2%。其中,零售业、铁路运输业、道路运输业、航空空运输业、租赁业和商务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高于60.0%。

房地产市场明显好转。

消费、投资、进出口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大动能,一季度表现如何?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4922亿元,同比增长5.8%,比去年四季度下降2.7%;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107282亿元,同比增长5.1%,与上年持平;货物进出口总额98877亿元,同比增长4.8%。

随着疫情防控平稳过渡,消费增速回升明显成为一季度亮点。傅说,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6.6%。具体来看,线下消费复苏势头明显。一季度餐饮收入12136亿元,同比增长13.9%,增速由负转正。升级类商品销售额大幅增长,限额以上单位金银珠宝图书报刊零售额分别增长13.6%和13.4%。网络零售额也保持了较高的增速。一季度,全国网络零售额32863亿元,同比增长8.6%。

去年持续低迷的房地产市场已经明显好转。一季度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5.8%,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1.8%,降幅均有所收窄。商品房销售额30545亿元,同比增长4.1%,增速由负转正。

第二季度增速会更快。

国家统计局还发布了收入、物价、就业等民生数据。

从收入看,一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870元,同比名义增长5.1%,比上年加快0.1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3.8%。就业保持稳定。一季度,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为5.5%,比去年第四季度下降0.1个百分点。3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3%,比上月下降0.3个百分点。

价格温和上涨。一季度,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1.3%,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同比下降1.6%。

今年一季度,CPI一直处于低位,引发了对中国经济是否出现通缩的猜测。对此,傅认为,今年一季度CPI涨幅回落的原因主要是春节后的季节性因素,以及食品价格走低、能源价格下跌、汽车价格优惠补贴等因素的影响。所以综合判断没有通缩。

傅认为,考虑到去年二季度受疫情影响基数较低,二季度经济增速将明显快于一季度。三四季度随着基数的增加,增速会有所回落。如果不考虑基数的影响,傅分析认为,总体来看,全年经济增长有望呈现逐步上升的趋势。

今年前4个月中国进出口增长5.8%;

城市24小时|一季度外贸成绩单出炉。排名前十的省份表现如何?

每经记者:杨欢每经编辑:刘艳梅

图片来源:新华社

今年一季度,我国外贸进出口开局平稳。一季度,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9.89万亿元,同比增长4.8%。其中,出口5.65万亿元,同比增长8.4%;进口4.24万亿元,同比增长0.2%。在这样的趋势下,各地的表现如何?

日前,海关总署发布了最新的一季度外贸数据。人民币方面,进出口规模排名前十的省份分别是广东、江苏、浙江、上海、北京、山东、福建、四川、河南、江西。作为中国外贸第一大省,广东一季度外贸进出口1.84万亿元,创同期历史新高。

从全国31个省份进出口增速来看,24个省份呈现增长态势,其中17个省份跑赢全国平均增速,增速排名第一的新疆达到80.3%。

就出口而言,23个省份实现正增长,18个省份出口增速超过全国。增速前三名分别是贵州、新疆、海南。就进口而言,19个省份实现正增长,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排名最高的内蒙古,增速为64.2%。

解读:今年一季度,中国五大外贸省份排名相对稳定,进出口规模广东继续遥遥领先,江苏、浙江、上海、北京紧随其后。但需要指出的是,规模越大,保持高增长的难度越大。

数据显示,一季度广东外贸进出口1.84万亿元,其中出口1.22万亿元,增长6.2%;进口6223.3亿元,下降10.2%。在其他四个省份中,江苏成为唯一一个进出口增速尚未恢复正常的省份,比去年同期下降6.7%,其中出口下降2.3%,进口下降14.0%。

山东、福建、四川、河南、江西进出口规模排名第6-10位。值得一提的是,江西早在2022年就已实现进出口规模6713亿元,排名全国第15位,为2012年以来最好成绩,比2021年前进了3位。

今年一季度,江西进出口规模挺进前十,增速位居前十省份之首——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江西外贸进出口总值1997.8亿元,同比增长44.6%。

其增长动力主要来自于新业态的发展和RCEP红利。统计显示,今年一季度,江西对东盟、美国、欧盟前三大贸易伙伴进出口分别增长71.2%、20.8%、23.9%。

事实上,不仅是江西,在全国范围内,今年一季度进出口增速最高的省份几乎都来自中西部地区。海关数据显示,一季度,中西部地区进出口1.84万亿元,同比增长12.6%,增速高于全国7.8个百分点,规模占全国进出口总值的比重增长18.6%,对进出口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5.8%。

需要指出的是,虽然近年来内陆省份和中西部地区发展较快,但东部沿海地区外贸占比更高,在外贸转型升级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更大。本月初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要充分发挥外贸大省作用,稳定外贸,鼓励各地因地制宜出台配套政策,增强政策合力。

#趋势

深圳五大交易平台开放对外推广,首站杭州。

4月20日下午,深圳主要交易平台推介会在杭州举行,这也是深圳主要交易平台向全国乃至全球推广的第一站。会上,深交所科技交易中心等五大交易平台揭牌。通过建立双向沟通机制,搭建互联互通桥梁,加强资源市场化配置,促进全国统一市场建设。深圳的5个交易平台分别是前海联合交易中心、电子元器件及集成电路国际交易中心、深圳国际珠宝玉石综合交易平台、深圳科技成果及知识产权交易中心、深圳数据交易所。

北京房山发布“房山聚计划”,最高补贴100万元。

北京市房山区近日正式出台《支持房山区实施“集聚资源计划”办法》,涵盖财政奖励、引进落户、住房保障、子女教育、医疗健康、出入境便利和机场服务、文旅服务、配偶就业、创新创业、知识产权保护、政治关怀等11个方面。对战略人才、领军人才,一次性给予最高100万元、50万元的资助,给予最高100万元、50万元的购房补贴或最高100%、50%的房租补贴。

浙江出台25条促进消费的具体措施。

近日,浙江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扩大消费促进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出台浙江扩大消费25条措施,涵盖体育、数码信息、电商直播、民族时尚国货等主题消费领域。并制定了2023年促进消费的总体目标——2023年,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4.5%以上,网上零售额增长6%,5个县(市、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1000亿元。重大消费项目年投资将超过400亿元,共培育消费单位24万个。

在中国,四川省率先颁布了适应气候变化的行动计划。

4月21日上午,在成都举行的四川气候变化适应论坛上,《四川气候变化适应行动计划》首次公开亮相。据悉,这也是中国首个公开发布的省级气候变化适应行动计划。明确到2025年,适应气候变化的政策体系和体制机制基本形成,气候变化和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监测预警能力持续增强,气候变化不利影响和风险评估水平有效提高,高温干旱、暴雨洪涝、山地灾害等气候相关灾害防控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取得重大进展。

财政部:全国高校毕业生预计达1158万人。

4月21日,国新办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介绍2023年国家助学贷款免息和本金延期还款政策。财政部部长助理欧文·韩表示,今年高校毕业生人数再创新高,预计将达到1158万人,比上年增加82万人。这将是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首次突破1100万,高校毕业生就业进入关键阶段。

#声音

工信部:一季度工业大省“带头”作用明显

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新闻发言人赵志国20日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一季度工业和信息化发展实现平稳开局,呈现企稳向好态势。

他说,工业经济有三个特点。首先是工业生产稳步回升。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增速比去年四季度加快0.3个百分点,扭转了去年10月份以来的持续下行态势。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3月份汽车产销分别增长15.3%和9.7%,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增长44.8%和34.8%。

其次,制造业投资继续稳定增长。一季度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7%,高于全国固定资产投资1.9个百分点,连续两年在基数较高的基础上保持较快增长。此外,在第一季度,工业大省发挥了重要作用。河北、山东、江苏等工业大省工业增速明显高于全国水平。3月份以来,广东、浙江等省份工业经济有所回暖。

#数字读数

淄博烧烤带火山东第一季度文化旅游消费,整体旅游订单量同比增长45%

零售平台美团的数据显示,山东省整体旅游订单量同比增长45%,整体餐饮订单量同比增长20%,夜间消费活力指数同比增长19.5%。多项数据显示,创新的消费业态和模式使得一季度山东省消费市场回暖。

在第四十届山东潍坊国际风筝会的帮助下,在过去的一周内,旅游订单数(包括酒店、民宿、景点门票等。)在潍坊在平台上增长了382%,位居山东省第一,成为“新拔尖”城市。此前,“淄博烧烤”的火爆也席卷全国。一个月内,美团平台上全国淄博烧烤商户数量增长2.3倍,线上订单量同比增长4倍以上,交易额增长6倍以上。

除了以潍坊风筝、淄博烧烤为代表的新IP,以趵突泉、泰山为代表的经典文化旅游项目也持续吸引着全国各地的游客,持续为山东省文化旅游的复苏注入动力。据统计,今年一季度,美团平台上山东省整体旅游订单同比增长45%,其中包括酒店、民宿在内的住宿订单同比增长25.5%,节假日机票订单同比增长74.6%。

#发布列表

长三角27个重点城市知识产权发展实力:上海、杭州、苏州位列前三。

4月20日,长三角地区重点城市知识产权发展报告发布。报告以长三角地区四省(市)27个重点城市为对象,通过城市知识产权发展竞争力和知识产权产业支撑两个一级指标,知识产权创造、运用、服务、保护、管理和人才两个二级指标,知识产权支撑产业高端化、国际化、绿色化“6+3”指标,32个三级指标,对27个重点城市的知识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

报告显示,各省(市)知识产权发展综合实力排名为上海、江苏、浙江、安徽,27个重点城市中,上海、杭州、苏州、南京、合肥位列前五。

从知识产权创造、服务、保护、人才四个二级指标看,排名均为上海、江苏、浙江、安徽;另一方面,浙江省在知识产权运用和管理两个二级指标上的表现优于江苏省。27个重点城市中,前五名分别是上海、苏州、杭州、南京、合肥。

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是支撑产业的三个二级指标:高端化、国际化、绿色化。在27个重点城市中,知识产权产业支撑力排名前五的是上海、杭州、南京、苏州、合肥。

国家商业日报

赞(0)
版权声明:本文采用知识共享 署名4.0国际许可协议 [BY-NC-SA] 进行授权
文章名称:《今年前4个月我国进出口增长5.8%,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文章链接:https://sourceopen.com.cn/2629.html

本站新闻文章由机器人程序自动发布,新闻内容具有时效性,仅供参考,不具备权威性,所有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并非官方发布信息,其真实性自行判断,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误报,违法等不良信息,请联系删除.资源型信息仅供个人学习交流,请于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不允许用于商业用途,否则法律问题自行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