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弟坠亡案被告翻供
对此,多位律师表示,除非有颠覆性证据,否则不太可能改判。南安警方调查发现,这起故意杀人案的嫌疑人不仅是,还有他的女朋友叶。据此,2021年12月28日,重庆市第五中级人民法院依法判处、叶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一审判决后,两被告提出上诉。据该报称,和叶在二审期间当庭翻供。4月6日22时30分,法庭宣布休庭,表示将择期宣判此案。无法申请旁听,多家媒体在重庆高院外直播重庆兄妹死亡案二审。姐弟坠亡案被告翻供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跟随小编一起看看吧。
4月6日上午9时30分开庭审理的、叶故意杀人上诉案(即重庆兄妹坠楼案)二审,于当晚10时30分结束。张博和叶陈诚在法庭上翻供,将择日宣判。
对此,多位律师表示,除非有颠覆性证据,否则不太可能改判。
当庭翻供
2020年11月2日,家住重庆南岸区锦江华府的张博,将2岁的女儿雪雪(化名)和1岁的儿子杨洋(化名)从15楼的家中抛下,导致两个孩子死亡。
南安警方调查发现,这起故意杀人案的嫌疑人不仅是,还有他的女朋友叶。
和叶涉嫌故意杀人
据此,2021年12月28日,重庆市第五中级人民法院依法判处、叶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一审判决后,两被告提出上诉。
据该报称,和叶在二审期间当庭翻供。张博说孩子摔倒是意外,而不是他自己摔倒了。叶称,警方恢复的微信聊天记录中合谋杀害两个孩子,只是两人一时冲动的讨论,自己并不想实施,并声称自己有精神病。
4月6日22时30分,法庭宣布休庭,表示将择期宣判此案。
“不太可能改判。”
据报道,二审庭审持续了13个小时。据参与一、二审的旁听人员透露,对一审基本事实和罪名均无异议的在二审中实际翻供,但叶翻供在意料之中。
对于他们的供述和辩护人的辩解,当庭公诉人通过一组组证据和视频资料进行了回应。
其中,张博在被出庭的检察官问及“既然你没有杀害孩子,为什么要删除聊天记录以逃避调查,为什么要给陈美琳写信坦白并希望得到原谅”时,无言以对。
张博写给陈美琳的一封信。
此前,两名遇害儿童的祖父母曾向媒体表示,希望二审能维持一审死刑判决。面对二审的戏剧性转折,很难想象被害孩子家人的心情。
对此,有法律界人士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分析,二审没有新的有利于和叶减刑的证据。本案被告如果想获得减刑,恐怕只有孩子的母亲出具谅解书,法院才可能酌情对被告从轻处理。目前受害人母亲还未出具谅解书,和叶的行为已经突破了人伦、道德和法律的底线。对两被告人适用死刑不存在争议,二审改判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另一位专家也认为,改判的可能性不大。“法院从维护社会正义和预防犯罪的角度判处两被告死刑,不存在法律上的争议。”
选一句话不等于改一句话。
两人当庭翻供,完全否认犯罪,甚至拿出精神病说事,这是大家愤怒的重要原因。
关注此案的网友都很关注。二审结果真的有可能因为两人的供述而改变吗,还是犯罪嫌疑人为了保命而做出的最后一次表现?
无法申请旁听,多家媒体在重庆高院外直播重庆兄妹死亡案二审。
北京信诺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詹曙光告诉记者,就目前情况来看,虽然两被告当庭翻案,但案件的判决最终是否会翻案,还要看证据是否会被法院采信。
目前媒体公布的内容相对有限,但法院掌握的证据链必须更加充分。即使对方提供了一定的证据,也会有交叉验证的环节。除非是颠覆性的确凿证据,否则基本不会对判决产生太大影响。
医法汇创始人张勇律师分析,根据目前媒体报道的信息,影响并不大,因为根据我国刑法规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的,不负刑事责任。该案一审的精神病鉴定报告没有证实这一事实,精神疾病家族史也不能证明其犯罪时的精神状态。
在詹曙光看来,该案社会关注度高,案情复杂。面对这种情况,法院宣布休庭,表示将择期宣判。这是很正常的情况。新证据的出现和进一步合议的需要,并不意味着案件会有大的变化。每个案件都有审理期限,在期限届满之前,法院一般会做出判决。
“通过这起非人化的案件,可以反映出被告人法律意识的缺失。法律是道德的底线。每个公民都要怀着敬畏之心严格遵守法律,不要心存侥幸。法网恢恢,挑战法律和道德底线的犯罪必将受到法律的严惩。”张勇律师说。
来源:央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