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利亚重返阿盟令美媒哀叹,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对此,叙利亚和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发表声明表示欢迎和支持。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王文斌8日表示,中方欢迎并祝贺叙利亚重返阿盟。叙利亚重返阿盟有助于阿拉伯国家加强团结和自力更生,加快阿拉伯世界的发展和振兴,促进中东地区的和平与稳定,符合阿拉伯国家的长远利益。根据阿盟外长会议7日发表的声明,与会外长一致投票赞成叙利亚重返阿盟。对此,叙利亚外交部当天发表声明称,该国收到了阿盟的决定。伊朗外交部女发言人卡纳尼8日表示,叙利亚恢复参与阿盟活动有助于维护地区稳定,减少外国对叙利亚问题的干涉。叙利亚重返阿盟令美媒哀叹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跟随小编一起看看吧。
来源:环球时报
[环球时报驻埃及特派记者黄培昭环球时报特派记者刘陶短房]当地时间7日,阿拉伯国家联盟(阿盟)在开罗召开外长级特别会议,决定恢复叙利亚政府代表团参加阿盟理事会及其所有组织和机构的会议。这意味着时隔12年,叙利亚正式重返阿盟。对此,叙利亚和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发表声明表示欢迎和支持。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王文斌8日表示,中方欢迎并祝贺叙利亚重返阿盟。叙利亚重返阿盟有助于阿拉伯国家加强团结和自力更生,加快阿拉伯世界的发展和振兴,促进中东地区的和平与稳定,符合阿拉伯国家的长远利益。彭博哀叹这一决定“无视美国的警告,结束了巴沙尔政权长达十多年的地区孤立”。
“和解的列车已经启动”
根据阿盟外长会议7日发表的声明,与会外长一致投票赞成叙利亚重返阿盟。外长们强调“承诺根据《阿拉伯联盟宪章》和原则捍卫叙利亚的主权、领土完整、稳定和区域完整”。此外,会议还同意成立一个由约旦、沙特、伊拉克、黎巴嫩、埃及和阿盟秘书长组成的委员会,继续“与叙利亚政府对话,以达成叙利亚危机的全面解决方案”。
阿盟秘书长盖特7日表示,叙利亚总统巴沙尔·阿萨德如果愿意,可以出席本月19日在沙特阿拉伯举行的阿盟峰会。但盖特表示,恢复叙利亚在阿盟的成员国资格并不意味着所有阿拉伯国家都与叙利亚实现了关系正常化。”是否恢复关系将由两国决定。”
对此,叙利亚外交部当天发表声明称,该国收到了阿盟的决定。叙利亚呼吁阿拉伯国家寻求“基于相互尊重的有效方法”,并强调合作和对话对于应对阿拉伯国家面临的挑战具有重要意义。声明说,这符合所有阿拉伯国家的利益,也有利于实现阿拉伯人民的安全、稳定和繁荣。
“和解的列车已经启动,驶向最后一站。”沙特《中东报》称,叙利亚重返阿盟极具象征意义。不久前,阿联酋总统穆罕默德欢迎巴沙尔来访时表示,叙利亚已经远离阿拉伯大家庭很久了,现在是回家的时候了。他称叙利亚重返阿拉伯联盟是阿拉伯稳定的基石。
“美国中东政策的最终失败”
大多数国家都对叙利亚重返阿拉伯大家庭表示支持和欢迎。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王文斌8日表示,中方一贯支持阿拉伯国家联合自强,积极支持叙利亚重返阿盟。他说,作为叙利亚和其他阿拉伯国家的真诚朋友,中国乐见并支持阿拉伯世界实现团结,并将继续为此做出不懈努力。
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7日表示:“我们欢迎这一期待已久的决定。叙利亚恢复参加阿盟将有助于改善中东地区的气氛,尽快克服叙利亚危机的后果。”她说,阿盟的决定表明,阿拉伯世界希望加强合作,协调行动,以解决紧迫的地区和国际问题,并确认他们愿意根据自己在世界舞台上的根本利益,继续奉行独立的政策。
卡塔尔半岛电视台称,阿盟做出这一决定的背景是,在中国的斡旋下,在叙利亚危机中对立的沙特和伊朗“重建了关系”。路透社称,沙特长期拒绝与巴沙尔政府恢复关系,但在最近与伊朗进行“北京对话”后,认为需要一种新的方式来应对叙利亚政府。今年4月,沙特外交大臣时隔12年首次访问叙利亚,并与巴沙尔会面。
但国务院副发言人称,美国“不会与巴沙尔政权实现关系正常化,我们也不支持其他国家与大马士革实现关系正常化”。欧盟外交事务发言人8日表示,欧盟将评估对叙利亚的立场,但目前不会与巴沙尔政权实现关系正常化,也不会解除对叙利亚的制裁。彭博称,阿盟的决定“无视美国的警告,结束了巴沙尔政权长达十多年的地区孤立”,这反映了华府在中东影响力的减弱。报道称,在中东,美国的盟友越来越愿意走自己的路,与美国的竞争对手建立更牢固的战略关系。
“叙利亚重返阿盟意味着美国中东政策的最终失败。”“今日俄罗斯”电视台8日称,美国不打算适应新的现实。美国仍然拒绝与叙利亚对话,反对叙利亚与其他阿拉伯国家关系的全面正常化。但阿盟的立场清楚地表明,美国已经失去了影响力。
中国的特殊角色
埃及《金字塔报》称,叙利亚回归阿拉伯大家庭标志着中东和解的进一步高涨。“阿拉伯新闻网”称,中东国家之间的和解正在取得进展,这是一个积极的趋势。这些国家之间的和解不仅有助于缓解地区紧张局势,也有助于促进更广泛的经济合作和发展。
埃及外交事务委员会执行主任埃扎特8日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东地区长期遭受战乱和动荡,人民疲惫不堪,渴望和平。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和各方的努力,中东国家开始意识到和平与和解是唯一可持续的选择。“尤为关键的是,中国作为和平缔造者发挥了积极作用,发挥了至关重要的影响。”。
事实上,在中国的推动下,沙特和伊朗恢复了外交关系,中国也一直通过自己的渠道积极致力于叙利亚问题。上个月,中国政府中东问题特使翟隽访问了叙利亚,就推动叙利亚问题的政治解决和推动叙利亚重返阿盟深入交换了意见。近日,中方派出工作组访问有关阿拉伯国家,就叙利亚重返阿盟问题与他们进行了深入沟通。应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秦刚邀请,叙利亚外长迈克达德将于近期访华。
伊朗外交部女发言人卡纳尼8日表示,叙利亚恢复参与阿盟活动有助于维护地区稳定,减少外国对叙利亚问题的干涉。他说:“伊斯兰国家之间分歧的解决和它们之间的和解在稳定和普遍和平方面产生了积极的结果,这是减少外国干涉地区问题的基础。”
叙利亚重返阿盟令美媒哀叹相关阅读:
东施效颦!美国要联手三国在中东修路,拜登在推动沙特和以色列和解上有问题。
当地时间5月7日,叙利亚正式恢复阿盟成员国资格。俄罗斯和伊朗欢迎叙利亚重返阿盟。但是,美国笑不出来。
正如伊朗总统办公室负责政治事务的副主任贾姆希迪所说,叙利亚重返阿盟意味着美国中东政策的彻底失败。中东的“和解浪潮”表明,美国在中东国家越来越不受欢迎,阿盟在疏远美国。今后,美军在中东,尤其是在叙利亚,很难安身立命。
为此,5月7日,美国批评阿盟重新接纳叙利亚,指责叙利亚没有重返阿盟。但是,木已成舟,美国再怎么“跳”也改变不了既定事实。
美国的危机感骤然加剧。既然美国不想放弃中东,美国能做的就是及时补救,拉拢中东国家,而不是耍威风,这样只会把中东国家越推越远。
美国确实在积极拉拢中东。但美国最近针对中东的两个动作,真的有一种“向东方学习”的感觉。
首先,拜登坚持推动以色列和沙特阿拉伯之间的和解。
拜登政府知道,以色列是美国在中东的“不沉的航空母舰”。美国要“抓住中东”,就要“留住以色列”。伊朗是中东地区的死敌,但现在已经陆续与海湾国家和解,地理环境也在不断改善,美国暂时无法有所作为。在这种情况下,美国只能想办法改善以色列的处境,避免其被孤立。
近日,白宫国家安全顾问杰克·沙利文指出,美国认为以色列和沙特关系正常化有利于美国国家安全,拜登政府承诺未来将重点扩大《亚伯拉罕协议》。
然而,拜登政府想要加强沙以关系,却面临两大难题:
巴以危机并未解除,以色列不时对巴勒斯坦开战,并未引起阿盟的谴责。除非以色列能够“放下身段”,停止对巴勒斯坦和周边国家动武,否则以色列和沙特很难实现真正的和解;拜登政府和内塔尼亚胡仍有分歧。诚然,美国和以色列是亲密盟友,但拜登政府一直与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发生冲突,双方都对对方不满。由于内塔尼亚胡和共和党走得比较近,拜登政府对内塔尼亚胡比较冷淡,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美国和以色列的团结。
第二,美国还打算在中东“建设基础设施”。
谁是这场中东“和解潮”的主要推手?美国知道自己是头号对手。但是,为什么对手有这样的能力?美国似乎认为,关键在于对手在中东多年的经营给沙特等国带来的巨大经济利益。
近年来,美国的国际威慑力持续下降,美国也意识到沙特对美国的压力根本不是买来的。美国不想失去沙特等国的“友谊”,只能选择“引诱”路线。为此,美国应该效仿对手,在中东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上下大力气。
当地时间5月7日,美国新闻网站Axios报道,有消息人士透露,美国、沙特阿拉伯、印度和阿联酋将于5月14日讨论一项联合基础设施项目,该项目将建设一个连接海湾和阿拉伯国家的铁路网,并通过海湾港口连接印度。
很明显美国跟随了对手的政策,而这个基建项目的主导者无疑是美国。美国希望以经济合作的方式将美国和中东国家捆绑在一起,这样无论沙特对美国有多不满,沙特都不会为了经济利益而站在美国的对立面。当美国和沙特有重大共同利益时,沙特不得不想到美国。
此外,美国在中东还存在与对手竞争的心态。美国似乎认为对手能做到的,自己也能做到。但问题是,美国内部的经济危机让拜登政府头疼。美国银行相继倒闭,债务危机逼近。更不用说与对手竞争了,美国真的有能力在中东投资吗?美国的想法是美好的,但现实中的挑战是非常严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