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螺新闻网
最新热点新闻

新华每日电讯头版聚焦:当前民营经济一线观察_财经上下游

新华每日电讯头版聚焦:当前民营经济一线观察_财经上下游

民营经济占GDP的半壁江山,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其发展趋势引人关注。

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指出,要引导民营企业和企业家正确理解党中央的方针政策,增强信心,轻装上阵,大胆发展,实现民营经济健康高质量发展。

4月21日,第二十届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召开,审议通过《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会议强调,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是党中央的一贯政策。

在中国经济稳步回升的当下,新华社记者深入调研采访,倾听民营企业家的声音,感受民营经济发展的温度,感受民营经济发展的脉搏。

市场回暖,对发展的信心明显增强。

“坐着别动,等不及了!我们必须弥补疫情造成的损失。”

记者见到湖北长江电气董事长王新程时,他刚刚出差回来。拜访客户、洽谈订单、参加展览和招聘…已经成为他今年的日常工作。

这家位于武汉“中国光谷”、致力于智慧能源建设和服务的民营企业,对当前的经济复苏深有感触。“势头很好。首月订单8.1亿元,一季度增长超15%。新订单仍在增加,我们正在满负荷运转。”王新程说。

市场在回暖,订单在增加,忙碌指数在飙升,这是很多民营企业家在走访中的共同感受。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重申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和“三个不变”,强调“鼓励和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提振市场预期和信心”,并提出“始终把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当自己人,在民营企业遇到困难时给予支持,在民营企业遇到困惑时给予引导”

许多地方和部门采取积极行动:继续打破各种形式的不合理限制和隐性市场准入壁垒;推动民营企业参与国家重大战略;加大救灾力度;进一步丰富民营企业的融资渠道…出台了一系列缓解融资难、优化营商环境、促进高质量发展的措施,不断解决民营企业的后顾之忧和困难。

从东海沿岸、南海沿岸,到中部内陆…放眼全国,民营企业都在努力让生产“忙”,投资“暖”,物流“跑”。

“春节过后,我有三分之二的时间在出差,忙于盐湖提锂和政府工业园区工业污水处理项目的洽谈和沟通,商机明显增多。”“作为一家为其他公司提供产品和解决方案的公司,我们能明显感受到温暖,”江苏九五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建兵说。

从白手起家到成为制造业“单项冠军”,南京天嘉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在洁净环境领域不断进步。记者了解到,今年一季度,公司业绩同比增长10%至15%,工业制造项目和海外出口订单大幅增长。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年初后积压的工程开工,另一方面是建筑市场回暖。”该公司首席运营官吴小泉说:“经济复苏正在改善。更重要的是,我们从中央政府到地方政府都释放了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明确信号。我们对未来充满信心。”

在经历了去年海外市场营收下滑后,广东新宝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在今年一季度迎来了转机。

这家以代工起家的企业,如今被誉为“小家电隐形冠军”,70%以上的产品出口海外。“订单稳步回升,出口量较去年第四季度稳步增长。”该公司总裁曾展辉表示,“市场复苏是一个过程。我们应该抓住窗口期,抓住新的机遇。”

民营企业家的感受印证了经济复苏的暖意。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5.8%,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5.1%…一系列经济指标企稳向好。

与宏观统计数据相呼应,几个细分行业的指标也反映出企业内生动力增强并逐渐活跃的趋势。

-203.9万户!这是一季度全国新设民营企业数量,同比增长10.7%。

——132.7!这是2月份中国“专业化与创新”创新指数的数据,比去年同期增长10.6%。

——逐月提高!一季度,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4.8%。民营企业进出口同比增长14.4%,占我国外贸总额的52.4%。

通过一组数字,可以感受到政策实施后民营企业的发展活力:中国中小企业协会监测数据显示,一季度,中小企业发展指数为89.3,为2020年四季度以来的最高增幅,交通运输、邮政、仓储业等八个细分行业指数全面回升;中小企业开工率大幅回升,复工生产率稳步提升。

“从我们的研究来看,自年初以来,整体市场形势一直在改善,民营企业家的信心正在回升,他们的热情和进取精神有所增加。”江苏省工商联主席刘聪说,“在扶持政策的不断努力下,大家有信心巩固积极趋势,努力为全年取得最好成绩打下坚实基础。”

迎难而上,高质量发展,开拓创新。

高质量发展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对民营经济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在做强产业、自主创新的道路上努力拼搏、迎难而上、奋力拼搏。

坚持创新不放松,逆境苦练内功——

2.88亿元、3.22亿元、4.54亿元和5.89亿元。从2019年到2022年,武汉精密电子集团有限公司的R&D投资增加了一倍多。“这几年,我们的经营压力很大。尤其是2022年,新型显示行业陷入低谷,产业链上很多企业未能实现满产,但也给了我们一个努力实践的机会。”精密电子副总经理沈亚飞说。

行业首款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1 mm口径颜色分析仪和高精度面阵色度参数测量仪…弥补国产空白的“拳头产品”相继问世,带来了精密电子三年营收曲线的逆势上扬。

谈及创新,沈亚飞深有感触:“创新和R&D能力强的企业,抵御冲击的韧性更强,从困境中恢复的速度更快。”

从放弃老师的“铁饭碗”下海创业,到去年公司成功登陆北交所,苏州太湖雪丝绸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胡靠的就是韧劲和进取精神。

“面对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冲击,我们没有坐以待毙,而是选择迎难而上。”胡表示,近年来,企业通过电商直播打开销售边界,在网络名人中开设更多门店,拓宽海外销售渠道,加速品牌出海,开辟新天地。

“链”上企业在强化产业链中携手共赢-

“路越难走,竞争越激烈。”宁波凌俊模具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姚先军深有感触。

这家只有200人左右的压铸企业,在2020年遭遇了疫情冲击和企业转型的双重压力。面对最大的困难,姚先军从未想过放弃,而是顶住压力加速探索新的模式——从单模开发到连锁布局。

通过精挑细选17、18家小微供应商,凌俊模具构建了协同供应链,订单与风险共担,带动周边配套小微企业共同发展。

从2020年获得第一个全流程链开发项目,到2022年项目增加到20个以上;产值将从2020年的1.2亿元增长到2022年的近2.5亿元,今年第一季度将增长100%以上…发展潜力会不断释放。

“要想享受创新模式的红利,需要先种下一颗‘种子’,耐心培育它发芽。”姚先军表示,企业不仅要看现在,更要看长远。

各方打出政策组合拳,为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好的开始,困难依然存在。

“公司今年订单明显增加,但因为付款周期,订单越多,需要支付的资金也越多。”广东加藤机器人自动化有限公司副总裁陈红波表示,“如果流动性压力能够得到有效缓解,我们将对创新和高质量发展更有信心和保证。”

“市场在回暖,但下游企业的季节性、周期性订单在减少,多为短期订单。”溢达集团董事总经理黄坤宇表示,这需要企业根据市场需求及时调整战略,协调眼前和长远发展。

继续加大对小微民营企业的信贷投放,支持民营企业参与国家重大科技创新,确保各类经营主体在财税补贴和税收优惠方面一视同仁…针对民营企业发展中的痛点和难点,一系列扎实措施陆续落地。

各项惠企政策,有助于给民营企业吃下一颗“定心丸”。

武汉易迅北斗视空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北斗视+”空智能领域软硬件的“小巨人”企业。在过去的三年里,它享受了优惠的企业所得税和增值税的高新技术企业和R&D费用。“在各项政策支持下,公司连续多年研发投入超过12%,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60%。预计今年将增长200%以上。”公司副总经理陈红对未来非常乐观。

“各方共同努力,帮助民营企业减压减负,让企业家心态平和,轻装上阵。”武汉市中小企业协会副会长张青说。

坚定信心,抓住机遇,加快发展。

见证了企业37年发展历程的传化集团董事长徐冠巨坦言,近年来全球经济形势复杂多变,民营企业一直奋斗在第一线,深刻体会到“风高浪急”、“惊涛骇浪”。

“订单有所回升,但目前企业和行业就像大病初愈,基础还不牢固。”江苏恒力化纤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唐这样描述目前的形势。企业通过发展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不断探索新动能和新空空间。

面向未来,机遇与挑战并存。受访民营企业表示,要点燃智慧,激发热情,坚定信心,直面挑战,抓住更大发展机遇。

坚定信心,在寻找新赛道中把握发展主动权。

“自觉走高质量发展的道路”是对民营企业的要求,这条道路也为企业带来发展机遇,积累发展潜力。

八个废弃的矿泉水瓶经过处理可以变成一件t恤。如今,洪升集团由废塑料瓶制成的再生纤维产能占全球市场份额的50%以上。

从印染起家,进而完成从“一滴油”到“一根线”的全产业链布局的洪升集团,正在加速向绿色低碳、新材料、新能源三大领域进军。“我们正在增加碳纤维的主要原料丙烯腈的产量。第四个新丙烯腈材料厂今年下半年投产后,我们的产能有望成为全球第一。”洪升集团首席执行官王帅说。

“我们不能把‘无人区’当成‘舒适区’。我们必须在深耕主业的基础上,找到容量更大的新赛道。”专业化创新型“小巨人”企业武汉普赛斯电子有限公司总经理周鹏表示,随着第三代半导体技术的快速崛起和测试需求的急剧增加,企业正在抓住产业链国产替代的黄金时代,打造新的业务增长点。

坚定信心,开拓国内市场新空房。

今年一季度,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同比增长近30%。积极的趋势和广阔的市场前景,坚定了宁波振志机械模具有限公司加快布局国内市场的信心。

这家致力于大型精密压铸模具R&D和制造的新“小巨人”企业,最近忙着加班赶订单,也接待了大量车企、主机厂、大型压铸厂的负责人前来参观洽谈。

“后疫情时代,国内很多车企都在加速转型,逐渐从原来的冲压向整体压铸模具转变,这将给我们带来很大的发展空。”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周告诉记者,虽然二季度公司海外订单有所下降,但完成全年目标的信心不减。

坚定信心,在坚守情怀、履行责任中拥抱新机遇。

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都是促进共同富裕的重要力量。紧跟国家战略,把握发展大势,企业会更好的实现自身发展。

走进浙江萧山浦阳传化“和美村中心”现场,眼前是一片火热的建设景象。这个将于今年8月亮相的项目,将成为“三农”创新创业、周边村民家门口就业、游客观光休闲体验的聚集地。

钱塘江南岸,100多家生命科学企业在加快建设的传化科技城落地生根。

从一二三产业融合到乡村产业繁荣,再到加紧生命科学布局,传化集团紧跟国家战略,瞄准未来,不断拓展产业版图。

“我们布局了赖以生存的‘吃饭业务’,发展了业务,种下了未来的业务。”徐冠巨说。

多年的实践证明,民营企业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生力军。当前,中国现代化的画卷正在徐徐展开,民营企业在新的征程上大有可为。

“拥抱新机遇,未来前景可期。”胡说出了许多民营企业家的心声。“我们应该放下包袱,大胆发展,在高质量发展的更广阔舞台上创造新的辉煌。”

责任编辑:陈建慧图片编辑:沈轲

赞(0)
版权声明:本文采用知识共享 署名4.0国际许可协议 [BY-NC-SA] 进行授权
文章名称:《新华每日电讯头版聚焦:当前民营经济一线观察_财经上下游》
文章链接:https://sourceopen.com.cn/2566.html

本站新闻文章由机器人程序自动发布,新闻内容具有时效性,仅供参考,不具备权威性,所有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并非官方发布信息,其真实性自行判断,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误报,违法等不良信息,请联系删除.资源型信息仅供个人学习交流,请于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不允许用于商业用途,否则法律问题自行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