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螺新闻网
最新热点新闻

稀土价格“跌跌不休”:龙头企业订单减少,下游需求拉动乏力_能见度

稀土价格“跌跌不休”:龙头企业订单减少,下游需求拉动乏力_能见度

稀土价格继续下跌,暂时没有回暖的迹象。最近稀土产业链上市公司一季报也反映了这一点,业绩普遍缩水。

北方稀土(600111)近日披露2023年一季度报告显示,公司一季度营业收入92.31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5.9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22亿元,同比下降40.83%。此外,包括中国稀土(000831)、和盛资源(600392)、广晟有色(600259)在内的一季度净利润同比降幅均在90%左右。

对于营业收入减少,北方稀土表示,主要稀土产品销售价格同比下降,销量同比减少。广晟有色还提到,报告期内稀土产品价格下跌造成公司资产减值损失。中国稀土还披露,公司一季度计提的其他应收款、应收账款和存货减值准备合计1.3亿元。

稀土价格的波动也影响下游加工。以金立永磁(300748)为例,公司一季度毛利率较2022年四季度有所提升,但仍处于历史较低水平。对于去年第四季度毛利率的下降,金立永磁回应称,2022年前两个季度稀土原料市场价格处于高位,三四季度价格相对回落。由于公司采用以销定产的模式,需要维持一定的稀土原料库存,从原料投入、产品生产到最终销售收入确认有一定的时间周期,导致四季度产品成本较高。同时,由于第四季度产品价格根据稀土原料走势同步下调,2022年第四季度毛利率大幅下降。不过,金立永磁也表示,稀土价格的理性回归将有利于风电领域需求的增长。

百川傅颖最新发布的稀土市场周报显示,截至5月5日,氧化镨钕市场均价为43.55万元/吨,较上周上涨0.69%。金属镨钕市场均价53.5万元/吨,与上周价格持平;氧化镝市场均价189万元/吨,与上周价格持平;镝铁市场均价184万元/吨,与上周价格持平;氧化铽市场均价825万元/吨,与上周价格持平;金属铽市场均价1025万元/吨,与上周价格持平。

年初至今,镨钕氧化物价格下跌近40%;中重稀土中氧化镝下降近25%,氧化铽下降超过41%。

事实上,稀土价格从2020年下半年开始就开启了新的上行通道,主要是受到下游风电、新能源汽车等应用的刺激。中国稀土行业协会数据显示,2020年4月,稀土价格指数不到130点。到2022年2月24日,该指数翻了三倍,达到430.97点,创下历史新高。

紧接着,2022年3月4日,工信部原材料工业司表示,鉴于稀土产品市场价格持续上涨且居高不下,稀土办于3月3日约谈了中国稀土集团、北方稀土集团、和盛资源等重点稀土企业。

会议要求,相关企业要切实增强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正确把握当前和长远、上下游的关系,确保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要加强行业自律,进一步规范企业生产经营、产品交易和贸易流通,不得参与市场炒作和囤积居奇;要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推动和完善稀土产品定价机制,共同引导产品价格回归理性,促进稀土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AVIC证券在复盘稀土价格走势中指出,2022年3月,稀土价格快速下跌,随后进入技术性下行通道。2022年8月,第二批稀土开采和冶炼分离指标同比增速分别达到30.0%和29.4%,高于原来20%的同比增速,从而使得供给端趋于相对宽松。此外,在宏观经济下行压力下,稀土永磁材料下游风电等终端需求减弱。

目前来看,这种下跌还没有实质性的转机。据上海有色网(SMM)调查,目前市场信心依然较弱,下游需求尚未恢复,金属厂订单较为冷清,金属厂对高价氧化物的接受度不高。SMM预计,整体短期稀土价格将继续在低位震荡。

在第二季度的传统淡季,市场的悲观情绪可能会进一步加剧。北方稀土最新披露提到,公司2023年一季度订单量与2022年四季度接近,但2023年4月有所下降。北方稀土表示,稀土产品的市场价格波动主要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目前下游需求不足,需求疲软。

稀土是17种金属元素的总称,被称为“工业味精”,是我国重要的战略矿产资源。稀土已广泛应用于国防军工、航空空航天、特种材料、冶金、能源、农业等诸多领域。

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的数据,到2021年底,中国稀土矿产储量为4400万吨,居世界第一,占全球储量的36.7%。就稀土产量而言,中国是最大的稀土矿生产国。USGS数据显示,到2021年底,中国稀土矿产量为16.8万吨,占全球总产量的60%。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全球和国内稀土的供应格局都在发生变化。

中国稀土在报告中提到,中国作为稀土资源主要供应国和稀土资源主要生产国,在稀土资源开发利用方面不断进行改革。自2017年以来,全球稀土供应格局向中国以外的国家多元化发展。近年来,国内稀土企业也从美洲、亚洲等国家进口了大量的稀土原矿和加工品,中国现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稀土进口国。

和盛资源在近日披露的2023-2025年发展规划中也指出,国内稀土行业经过多年治理,逐步形成了以大集团为主体、原料相对集中的供应格局,行业发展秩序更加规范,产品供应更加透明。在国外,随着美国、澳大利亚、缅甸、越南、老挝、印度、布隆迪等国稀土资源的相继开发,我国稀土矿产的份额从90%逐渐减少到70%左右,缓解了稀土资源单一供应的压力。

责任编辑:王杰图片编辑:蒋立冬校对:徐亦嘉

赞(0)
版权声明:本文采用知识共享 署名4.0国际许可协议 [BY-NC-SA] 进行授权
文章名称:《稀土价格“跌跌不休”:龙头企业订单减少,下游需求拉动乏力_能见度》
文章链接:https://sourceopen.com.cn/2520.html

本站新闻文章由机器人程序自动发布,新闻内容具有时效性,仅供参考,不具备权威性,所有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并非官方发布信息,其真实性自行判断,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误报,违法等不良信息,请联系删除.资源型信息仅供个人学习交流,请于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不允许用于商业用途,否则法律问题自行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