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螺新闻网
最新热点新闻

官方破获咨询行业危害国家安全案件,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官方破获咨询行业危害国家安全案件,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今年4月15日是第八个国家安全教育日。随着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不可预测因素增多的新阶段,国家安全的内涵和外延越来越丰富,时间空领域更加广阔。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强调,全面加强国家安全教育,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全面发展和安全能力,增强国家安全意识和素养,筑牢国家安全人民防线。国家安全机关提醒广大人民群众,增强国家安全意识,防范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共同构筑维护国家安全的坚实屏障。
官方破获咨询行业危害国家安全案件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跟随小编一起看看吧。

今年4月15日是第八个国家安全教育日。随着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不可预测因素增多的新阶段,国家安全的内涵和外延越来越丰富,时间空领域更加广阔。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强调,全面加强国家安全教育,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全面发展和安全能力,增强国家安全意识和素养,筑牢国家安全人民防线。

在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问题交织互动、人民安全需求更加强烈多样的新形势下,国家安全机关坚持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加快构建工作新格局,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依法防范、制止和惩治各种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坚定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国家安全机关提醒广大人民群众,增强国家安全意识,防范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共同构筑维护国家安全的坚实屏障。

谨防“国门”外的陷阱

随着中国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心,我们与世界的联系更加紧密,中国公民在国外学习、工作和旅行越来越方便。然而,境外不仅有异域风情和美食,还有境外间谍情报机构在出国后借机放松心理戒备,借机设下陷阱,对我国公民的人身安全构成威胁,给我国国家安全和利益带来风险。

赵学军是航天领域的科研人员。他在以访问学者身份访问国外高校期间,被国外间谍情报机构人员一步步拉拢、策反,背叛科研进展,严重危害我国国家安全。一开始对方只是请他吃饭,旅游,送礼。双方关系密切,对方时不时问他一些敏感问题,并支付了不少咨询费。在回国之前,赵学军向对方表明他是间谍情报局的成员,并使赵学军与他反目。随后,该国间谍情报机构向赵学军提供了一个特殊的优盘和网站,用于发布任务指令和发回情报信息。赵学军访学回国后,继续在中国多地多次会见该国间谍情报机构人员,通过面对面交谈、专门网站传递等方式向对方提供大量机密情报,并以现金形式领取间谍经费。不久之后,赵学军的间谍活动引起了国家安全机关的注意。2019年6月,北京市国家安全机关依法对赵学军采取强制措施。2022年8月,人民法院判处赵学军有期徒刑7年,剥夺政治权利3年,并处没收个人财产人民币20万元。

在上述案例中,赵学军因其航天领域专家的身份而被外国间谍情报机构重点关注,继而引来叛乱。与此类案件不同的是,近年来,国家安全机关掌握工作中,一些境外组织利用个人对国外生活的向往,诱骗我国公民出国,强迫其从事诋毁、抹黑我国形象的活动,严重危害了我国国家安全和公民人身安全。

河北省国家安全机关工作发现,郑福兴、王培月是一家境外所谓“移民服务公司”的境内骨干成员。该公司打着“正常渠道移民”的幌子,在国内招揽客户,声称办理移民手续只需要10万元“证照费”。该团伙通过申请旅游签证在国外经营“客户”。直到“客户”成功到达国外,该团伙才露出真面目。他们采取威逼利诱的手段,要求“当事人”伪造包括户口本、强制传唤证明、强制流产证明等各种“文件”,公开宣称自己“在家受迫害”,用“无中生有”的所谓“罪证”抹黑我国形象。随后,该团伙会继续以“政治避难代理费”等各种名义向“客户”索要费用。很多“客户”最终因为付不起费用而被团伙抛弃,在家人的帮助下艰难回国。2021年10月,河北省国家安全机关依法对郑福兴、王培月采取强制措施。2022年5月,人民法院分别判处郑福兴、王培月有期徒刑三年九个月。

无论是因为蝇头小利逐渐落入陷阱,还是借“移民梦”利用他人,这些为了私利损害国家利益、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最终都让自己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国家安全机关提醒,在境外非法场所维护国家安全是每一个中国公民的职责和义务,无论他在哪里。

认清网络伪装背后的违法犯罪

“用社交网络生活,用生活维护社交网络”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的真实写照。世界各地的人们通过互联网联系在一起,社交网络正在强烈地影响着人们的现实生活。在享受社交网络带来的身心愉悦和生活便利的同时,也要提高防范意识,警惕别有用心的人利用网络技术伪装身份,以“交友”、“咨询”、“兼职”等名义收集信息,或以博主眼的形式散布谣言甚至危害国家安全。

晓寒是新疆某地的一名普通基层公务员。2016年12月,晓寒在外地旅行期间,通过手机交友软件认识了一位当地网友,聊得很开心。回国后,晓寒经常在网上分享她的生活,并不时抱怨她的工资太低。对方立即向晓寒介绍,他的表弟“陈毅”可以提供兼职,帮助他赚外快。随后,“陈毅”添加晓寒为微信好友,并要求晓寒提供一些当地敏感信息,并承诺付费。晓寒同意后,“陈毅”进一步以金钱为诱惑,指使晓寒搜集党政机关的机密文件。对方非常重视晓寒提供的文件和材料。为了确保安全,晓寒被专门训练成间谍,传授具体的通讯和信息传递方法,并派专人为晓寒提供资金和手机、SIM卡等通讯工具。此时,晓寒明知对方是境外间谍情报机构成员,仍继续收集和提供机密文件,以获取高额报酬。案发后,人民法院经审理查明,晓寒先后向对方提供文件19份,其中机密文件6份,机密文件8份,认定为情报的文件5份,收取间谍费用共计12万余元。2019年3月,晓寒因间谍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1年6个月,剥夺政治权利4年,并处没收个人财产5万元。

“人人都有麦克风”催生了“网络名人”群体。其中的佼佼者,以传播正能量为己任,以独特创意为载体,激发了互联网新兴的活力。但也有一些人以吸引人眼球、无底线的方式吸引眼球,甚至突破法律底线,编造谎言抹黑国家和政府,造成恶劣影响和严重后果。

据江苏省国家安全机关工作人员介绍,2020年6月以来,张某冒充8名缅甸籍人员,在境外社交媒体网站开设多个账号,介绍国外日常生活、风土人情,发布帖子2万余条,吸引数万粉丝关注。张为维护其虚假的“个人设置”,恶意编造大量耸人听闻的虚假新闻和谣言,引起网民恐慌,造成恶劣影响。在吸引了大量粉丝后,张频繁发表抹黑我国形象、攻击党和政府的帖子,甚至煽动他人以暴力手段推翻我国国家政权,影响十分恶劣。在充分掌握张某犯罪证据后,2022年2月,国家安全机关依法对张某采取强制措施。

再多的“精心”策划和虚假伪装,也掩盖不了危害国家安全的违法犯罪行为的本质。国家安全机关提醒,互联网不是逃避法律责任的“飞地”,任何利用互联网窃取国家秘密、制造谣言、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都将受到法律的严惩。清网空需要法律的治理,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共同努力。

识破非传统领域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境外间谍情报机构和反华敌对势力危害我国国家安全的行为不再局限于传统安全领域。非传统安全领域的敌情也给中国经济社会安全稳定发展带来潜在风险。一些机构和人员,打着境外非政府组织、调查咨询公司、高科技公司等旗号。,从经济、生物、科技等领域入手企图在中国人权、产业链、供应链等领域“写文章”,对中国国家安全造成了危害。

李是广东省深圳市一家咨询公司的负责人。他经营的公司主要为海外公司提供供应链风险审计服务。为了获得更多为海外企业服务的机会,几年前,李的公司与海外非政府组织合作。在合作的过程中,李逐渐发现,这家NGO的态度也逐渐发生了变化,他们对中国企业的审核标准也越来越细,尤其是对所谓的“疆工”。尽管李已经查明,该境外非政府组织积极收集有关新疆的所谓“人权问题”的信息,以编造“强迫劳动”的谎言,为西方反华势力操纵涉疆问题和制裁新疆提供“背书”,但为了追求经济利益,他们仍然承担和实施有关调查项目,给中国的国家安全和利益带来潜在风险。广东省国家安全机关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间谍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间谍法实施细则》和《反间谍保密规定》,对李作出处罚,并责令其公司进行整改。

非法盗窃设备

近年来,一些背景复杂的海外非政府组织发展并逐步掌握了某些行业的国际准入标准。他们利用自己在行业中的特殊地位,对我国相关企业施加影响,对我国的政治安全和经济安全造成危害,特别是在产业链、供应链等重要领域。与此同时,有一些境外组织和人员以“友好的面孔”接近我国公民,并在潜移默化中实施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对传统和非传统安全都构成严重威胁。

境外人员在海参养殖圈安装的非法窃密设备

2019年8月,辽宁省大连市海参养殖户张先生向国家安全机关举报称,两个月前,他的养殖场迎来了几位“不速之客”。黄带领多名外国人以“免费安装海水水质监测设备”为名,在张先生的海参养殖场安装海洋水文监测设备和sea 空监测录像设备。此后,张老师逐渐发现,水文监测设备的数据源源不断地传到海外,很多数据与海参养殖无关,而那些海空监测录像设备对海参养殖更是毫无意义。张先生感到可疑,拨打12339向国家安全机关举报。经鉴定,境外人员在我国海域非法安装的监测设备覆盖我国空军事作业区,可实时监测我国封闭海域潮汐、海流等重要敏感数据,对我国海洋权益和军事安全构成严重威胁。据通报,辽宁省国家安全机关依法对黄及多名外国人采取强制措施,并扣押监控设备。黄等人如实供述了非法窃取我国海洋水文资料和海洋空军事图像的违法犯罪事实。

当前,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对国家安全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一些危害国家安全的违法犯罪行为更加隐蔽,企业和个人一不小心就会被利用。国家安全机关建议,广大人民群众要增强国家安全意识,时刻保持警惕。一旦发现危害国家安全的可疑情况,应及时拨打国家安全机关电话12339报案。国家安全是每个人的责任。只有全民齐心协力,才能构筑起坚不可摧的国家安全人民防线。

资料来源:安建中央政法委

官方破获咨询业危害国家安全案;

冒充“公检法”的诈骗案件频发,请提高警惕!

你好,我是公安局的。

“你的银行卡涉嫌洗钱”

“你名下的手机卡发了很多骚扰信息。”

“你的护照在某处有非法入境记录.”

……

这是你的逮捕令和搜查令。

不要泄露秘密,照我说的做。

现在我需要你在“资本清单”上的合作

将钱转移到“安全账户”……

冒充“公检法”诈骗是一种相对高发的诈骗类型,性质恶劣,危害极大。在这类案件中,犯罪嫌疑人利用被害人急于证明自己清白、摆脱嫌疑的心理,对被害人进行诈骗。受害人受骗后,往往损失惨重。

真实案例

刘女士接到了一个诈骗电话。对方自称是刘女士户籍所在地派出所的民警,称刘女士涉嫌南京某案件,要求刘女士配合自己进行“调查”。没挂电话,刘女士按照对方的指示下载了一个小众的即时通讯软件,在软件里通过视频看到对方穿着警服,于是放下戒备,急于向对方说明自己没有犯罪。最后,在对方不断的洗脑、恐吓、恐吓下,刘女士将10万元分两次打入对方提供的“安全账户”,配合所谓的“资金盘点”。转账后,刘女士到最近的派出所询问情况,发现被骗了。她报警,共损失10万元。

欺诈技术分析

第一步:冒充公检法诈骗开场。

自称是公安局的警察,他告诉受害人,由于自己的身份信息被泄露,涉嫌洗钱等违法犯罪案件,需要配合警方办案。

第二步:将电话转给“警察”

电话被转到了当地公安局。交谈中,“警察”不断强调此案涉及国家机密,不能向任何人透露信息。

第三步:“通缉令”和“警官证”齐上阵。

加QQ或微信,给受害人发假的警官证、逮捕令;或者让受害人点击“假网站”,查看“通缉令”,让受害人产生恐慌,相信骗子的话。

▲(骗子常用的经过验证的“假”通缉令图片)

第四步:诱骗受害人“查资金”

要求受害人下载指定软件进行“资金盘点”或指示受害人向所谓的“安全账户”转账。如果受害人按照指示操作或者转账,银行卡上的资金就会全部被转走。至此,冒充“公检法”的诈骗完成。

警方提醒

1.任何在电话中自称“通信管理局、电信运营商、银行、保险、邮政”的客服人员,以“个人信息泄露、涉嫌洗钱、涉案”为由,主动将你转到“公安机关”,都是诈骗!

2.任何通过电话、QQ、微信或者其他通讯交友软件办案、做记录的“公安机关”都是诈骗!

3.任何通过网站或APP标注“公检法”名称的通缉令、逮捕令、警官证都是诈骗!

4.如不慎被骗或遇到可疑情况,请注意保护好证据,立即拨打110或拨打乌鲁木齐市反诈骗热线7654321进行咨询。

来源:乌鲁木齐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

赞(0)
版权声明:本文采用知识共享 署名4.0国际许可协议 [BY-NC-SA] 进行授权
文章名称:《官方破获咨询行业危害国家安全案件,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文章链接:https://sourceopen.com.cn/2498.html

本站新闻文章由机器人程序自动发布,新闻内容具有时效性,仅供参考,不具备权威性,所有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并非官方发布信息,其真实性自行判断,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误报,违法等不良信息,请联系删除.资源型信息仅供个人学习交流,请于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不允许用于商业用途,否则法律问题自行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