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螺新闻网
最新热点新闻

万玛才旦藏语电影重要推手,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万玛才旦藏语电影重要推手,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万玛才旦,1969年12月出生于青海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德县,中国导演、编剧、制片人,目前最具知名度和影响力的藏族电影导演之一。万玛才旦的电影风格都是现实主义的,从安静的马龙派到寻找智慧和美丽,以及牛油,但他的新作《杀了一只羊》更接近他的魔幻写作风格,有很多回忆和梦想。作为一个跨文化的人,万玛才旦通过他的电影回顾了他的家乡和人民。《宁静的玛尼·斯通》获得了第九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亚洲新人奖和最佳导演提名,以及第十届釜山国际电影节新浪潮奖,是万玛才旦的第一部故事片,采用真实场景拍摄,纯藏语对白。2015年,拉华加是万玛才旦牛油公司的执行董事。
万玛才旦藏语电影重要推手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跟随小编一起看看吧。

图为万玛才旦。资料来源:Zhongxin.com

万玛才旦,1969年12月出生于青海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德县,中国导演、编剧、制片人,目前最具知名度和影响力的藏族电影导演之一。

万玛才旦的电影风格都是现实主义的,从安静的马龙派到寻找智慧和美丽,以及牛油,但他的新作《杀了一只羊》更接近他的魔幻写作风格,有很多回忆和梦想。作为一个跨文化的人,万玛才旦通过他的电影回顾了他的家乡和人民。

安静的马尼·斯通(2006)

《宁静的玛尼·斯通》获得了第九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亚洲新人奖和最佳导演提名,以及第十届釜山国际电影节新浪潮奖,是万玛才旦的第一部故事片,采用真实场景拍摄,纯藏语对白。影片讲述了一个小和尚住在偏僻的寺庙里,却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的故事。他大年三十回家过年,从村里回庙里。在世俗生活和宗教生活之间,在本土文化和外来文化之间,年轻的僧人既新奇又迷茫。作为第一部反映西藏当代现实生活的故事片,没有刻意的修饰,平淡中有一些或喜或悲的小情绪。

图为《寻找智慧与美丽》剧照。来源:新京报

寻找智慧和美丽(2009)

《寻找智慧与美丽》获得第12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奖评审团奖和第7届曼谷国际电影节金吉娜评审团奖。支耿梅灯是藏戏八大剧种之一。智美登王子出生时,念的是六字真言。长大后,他生来就有一颗付出的心。他接连不断地把财产、镇上的财宝,甚至三个儿子和他的妾曼达萨姆送给想要他的人。在荒山修行了12年,独处的智慧和美好甚至把他们的眼睛挖了出来,施舍给瞎眼的婆罗门。电影《寻找智慧与美丽》讲述了一个导演去一个藏族聚居区寻找扮演智慧与美丽的演员的故事。

“这是一部关于‘寻找’的电影,寻找的不仅仅是爱情,还有很多东西。”万玛才旦的“很多东西”包括了智耿梅的慈悲、宽容和爱,也包括了藏戏艺术。

上海国际电影节授予《寻找智慧与美丽》的评价是这样的:“这是一部大胆的电影,给观众一种难得的体验,让我们静下心来沉思。影片展现了导演独特的风格,充满了人情味。”

图为牛油剧照。来源:北京青年报

牛油(2015年)

《牛脂》获得第52届台北金马电影节金马奖最佳改编剧本奖。《牛脂》改编自万玛才旦的同名短篇小说,运用黑白影像和独特大胆的拍摄手法,讲述了一个在“寻找”身份的过程中“失去”身份的故事。牛脂是为别人放羊的牧羊人。他有非凡的记忆力。在去县城办理身份证的路上,他遇到了女孩杨错。在种种暗示下,牛脂义无反顾地转向了自己的爱情。然而,他们不同的价值观和虚幻的感情基础最终导致了牛油旧世界的崩溃。

法国Visul亚洲国际电影节评委给出的评价是:“牛脂描绘了一幅孤独生活的画像,他一无所有。即便如此,这仍然是一种完美的生活。”

图为《杀了一只羊》剧照。来源:新京报

杀了一只羊(2019)

由王家卫监制、万玛才旦执导的艺术电影《杀死一只羊》获得第75届威尼斯电影节地平线单元奖最佳编剧奖。它改编自次仁罗布的小说《黑仔》和万玛才旦的同名小说,讲述了一个关于救赎和放手的故事。故事发生在海拔5500米的可可西里无人区。影片融合了道路、悬疑等诸多元素。

影片中,两个萍水相逢的人,各有执念。一个不小心弄死了一只羊,另一个有意识地寻求报复。因为他们同名“Kimba”,所以看起来有一定的联系。其中一个松手救了另一个。同名人物多重身份的意义引人深思。万玛才旦说:“你可以有很多理解。我不想完整地阐述这部电影讲述的故事。希望观众能进入,感受我创造的梦想。这个梦是开放的,希望观众能得到自己的答案。”

图为《杀了一只羊》剧照。来源:新京报

从《静静的玛尼石》开始,万玛才旦逐渐将藏族题材电影从符号化带回到大众视野,让观众更加接地气地平视了解藏族人民的精神生活。在此之前,《红河谷》、《西藏往事》、《可可西里》、《岗拉梅朵》、《翻山越岭》等藏族题材电影早已形成了较为稳固的审美模式,宗教、风景、民俗成为最突出的标签,摆脱这些标签成为藏语电影的新方向。万玛才旦的《静静的玛尼石》、《寻找智慧与美》等电影真正从藏族文化本身创造了一种“内视角”叙事。在这些影片中,并不是宗教或民俗没有表现出来,而是他们不再通过刻意突出、放大和强化自己的文化差异来制造文化震撼感。在藏族电影的“内在视角”中,既有藏族文化的自然呈现,也有人性的普遍力量。

万玛才旦不仅是一位优秀的西藏电影导演,而且还不遗余力地培养更多的年轻导演。作为当代藏族电影人,他被称为“伯乐”。例如,导演松太加和拉花加都是万玛才旦团队的核心成员。2005年,松太加在万玛才旦执导的《安静的摩尼石》中担任艺术家,2007年和2011年,他在万玛才旦的《寻找智慧和美丽》中担任艺术家。2015年,拉华加是万玛才旦牛油公司的执行董事。(中国西藏网综合/方胜)

万玛才旦西藏电影重要推动者的相关阅读;

王家卫:万玛才旦让我们摘下墨镜,看看我们的心。

国际预览

时光网讯万玛才旦新作《杀了一只羊》入围第55届金马奖最佳导演和最佳改编剧本。14日,万马导演抵达台北,下午出席记者会。提到这次与制片人王家卫的合作,万玛才旦表示这是“一次近乎完美的合作”,王家卫导演给出的很多建议可以让非藏族观众更容易进入这部作品。当晚,导演万玛才旦也现身影院与观众互动。

电影改编自藏族作家次仁罗布的短篇小说《黑仔》和万玛才旦的短篇小说《杀了一只羊》。他说,两部小说的故事都发生在路上,两个主角,一个要为父亲报仇的杀手和一个杀了一只羊的司机,在片中像照镜子一样对视。两位主角都叫“金巴”,藏语意为“施舍”。这部电影表面上是一个复仇的故事,实际上是关于个体的觉醒和放下。

电影《杀了一只羊》入围两部金马奖。当万玛才旦得知自己被列入候选名单时,他非常激动。他以为入围就是最大的肯定。他获奖与否是自然的,他淡然的说了一句“缘分”。这部电影一直吸引着国内外重要电影节的关注。制片人王家卫特意给万马导演发来贺电,表示万玛才旦作品的魅力在于“可看可深,可看可淡”。“再次恭喜万马导演,让我们都摘下墨镜,看看自己的内心”。

影片中,卡车司机金巴总是戴着墨镜。很多观众觉得王家卫总是带着墨镜示人。万玛才旦解释说:“这两者没有联系,但如果大家都这么认为,那就当是向王家卫导演致敬了。”他还透露,与王道的合作“接近完美”。现场媒体的人都很好奇万玛才旦有没有见过导演王家卫摘墨镜。万玛才旦笑着说,“我们第一次见面的时候,他摘下了墨镜,这打破了他之前对外界的印象,变得非常友好。”。

当晚,电影《杀了一只羊》在金马国际电影节上映,电影院500多个座位座无虚席,一票难求。导演万玛才旦出席了放映后的见面会,观众踊跃提问。大家不仅对西藏的社会文化感到好奇,还和导演聊起了故事背后的深意。万玛才旦再次提到制片人王家卫给了很多专业的建议,影片开头的介绍就是王家卫建议的。最后,万玛才旦发现了一句藏族谚语——“如果我告诉你我的梦想,也许你会忘记;如果我让你进入我的梦想,它也将成为你的梦”,这让很多普通观众更容易进入电影。

赞(0)
版权声明:本文采用知识共享 署名4.0国际许可协议 [BY-NC-SA] 进行授权
文章名称:《万玛才旦藏语电影重要推手,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文章链接:https://sourceopen.com.cn/2359.html

本站新闻文章由机器人程序自动发布,新闻内容具有时效性,仅供参考,不具备权威性,所有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并非官方发布信息,其真实性自行判断,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误报,违法等不良信息,请联系删除.资源型信息仅供个人学习交流,请于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不允许用于商业用途,否则法律问题自行承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