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淄博吃烧烤:差点露宿街头,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五一”大“烤”,淄博交卷。送走最后一位客人时,已经是凌晨两点了。这家位于淄博张店区的烧烤店还没来得及引入网络订餐,汹涌的人流就淹没了它。与此同时,达蒙·文(Damon Wen)正在淄博站候车大厅的地上打瞌睡。假期开始前,淄博官员估计将有12万人前往河马小厨师,但他们显然低估了游客的热情。游客来淄博,一定要做三件事:打卡、烧烤、去海岱大厦。在淄博,饼干、小葱、小烤箱三件套是烧烤绕不开的话题。作为淄博人,魏平已经两个月没吃烧烤了。在魏平看来,吃淄博烧烤不需要带太多的钱,但一定要准备好足够的体力。我在淄博吃烧烤:差点露宿街头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跟随小编一起看看吧。
“五一”大“烤”,淄博交卷。
文|《中国企业家》记者邓
编辑|李伟
头图来源|视觉中国
送走最后一位客人时,已经是凌晨两点了。
张超看起来很累,腰疼的老毛病又犯了。“五一”这几天店里食客太多,凳子不够用。他贡献了自己的凳子,站在收银台前一整天。这家位于淄博张店区的烧烤店还没来得及引入网络订餐,汹涌的人流就淹没了它。作为老板,张超(Juck Zhang)成了店里的人枢纽,发号、排桌号、点菜、结账、答疑、调解纠纷都要靠他一个人。
“终于熬过了这个假期。”张超叹了口气。他也不在乎算账,打扫完就叫店里的伙计回家休息,第二天全部放假一天。
与此同时,达蒙·文(Damon Wen)正在淄博站候车大厅的地上打瞌睡。她没有买到5月3日回北京的高铁票,只买到了凌晨5点出发的硬座票。“总比没票好。”王喜文安慰自己。但是前几天住的酒店还是爆满,无法继续入住。王喜文决定在车站将就一晚。
只是车站也“爆满”了——候车大厅的座位、付费按摩椅、二楼为数不多的快餐店都被挤得水泄不通,甚至连位置较好的角落都被铺了床。无奈之下,王喜文只能随便找了个地方空坐下。
“五一”和“去子烤”的热潮分阶段结束。
假期开始前,淄博官员估计将有12万人前往河马小厨师,但他们显然低估了游客的热情。据统计,五天假期,淄博站发送和到达旅客总数超过48万人。如果算上坐车、公交等方式来淄博的人,这个数字远远超出想象。
2023年“五一”井喷数据报告显示,“五一”期间,淄博旅游消费较4月增长73%,淄博本地中小商家游客日均消费较4月增长近40%。
这个“五一”,《中国企业家》经历了一次“去子烧烤”,发现“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的现实远比短视频夸张,就像向西方学习,抢到一张票只是入场券,还有八十一难。
在这种流量考验下,值得探究的是:有的商家赚得盆满钵满,有的却只能转让干了多年的老摊子;有市民主动充当志愿者,希望淄博旅游火爆起来,也有市民希望早日穿越边境,回归正常生活;这座老工业城市如何在“去子抓个烤”之后继续“红”?
淄博要回答的问题远没有结束。
从菜市场到网络名人小吃街
张店区和临淄区几乎所有酒店都客满。王喜文不甘心。他怎么可能买到五一去淄博的票?
她不停地在携程、去哪儿和飞猪之间切换,每隔几秒就刷新一次页面。只有少数环境条件极差的招待所还有床位,偶尔刷出一家快捷酒店。在等待付款之前,显示房源已被预订。专心作画一个多小时后,王喜文终于错过了一个房间。
“预订酒店比抢到音乐会门票还难。”王喜文向《中国企业家》感叹道。
有酒店是幸运的。一对情侣半夜到了淄博,拖着箱子直奔电影院。他们买了两张午夜演出的票,电影院答应他们可以在里面睡到第二天早上。
除了电影院,订不到酒店的游客想尽了各种招数:24小时营业的肯德基、海底捞,去KTV、网吧订夜,或者去一家提供通宵服务的家具商场,总比露宿街头好。
门票和酒店只是第一步。在《中国企业家》记者到达淄博之前,他就已经做好了面对人山人海当“特种兵”的准备。但是淄博在现实中的受欢迎程度还是远远超出想象。打车排队,每一步都堪比打怪兽的升级。
游客来淄博,一定要做三件事:打卡、烧烤、去海岱大厦。
张店区八大大局的便民市场,打败了泰山、乌镇、八达岭长城等多个知名景点,成为百度地图“五一景区热门榜单”中的“第一名”。据了解,仅“五一”小长假第一天就有12万人涌向八普,整个张店区常住人口只有131万。
“以前第八大局就是普通菜市场。附近的居民去那里买食物。上个月来了个网络名人,突然火了。”出租车司机杨师傅告诉《中国企业家》,“现在,进八普的路从早到晚都堵,开一公里要半个小时。”
杨师傅口中的网络名人是在拥有数千万粉丝的博主B夫人。4月初,B太太带着小名去拜访八大概况,拜访的10家店铺无一缺斤少两。该视频在Tik Tok发布后,获得了超过300万个赞。
像北京的南锣鼓巷,成都的宽窄巷子,武汉的户部巷,每一个旅游城市都有一条游客必去的人气小吃街,八大大局正在从便民市场演变为代表淄博名片的网络名人小吃街。
早上8点,八总的市场排起了长队。身穿红色背心的管理人员和志愿者拿着扩音器,大声疏导游客进入。
” 6点30分开始排队。”摊主老王告诉《中国企业家》,为了把电动车开进去,他早上5点就到了摊位。
老王的地摊卖的是网络名人淄博的小吃锅贴。在八大局的市场,你会看到差不多两步远的地方就有煎锅饼的摊位,基本都是6元一盒。据不完全统计,整条街至少有50家炒锅饼店,甚至在服装店、理发店门口摆起了桌子卖炒锅饼。
事实上,老王的摊子以前是卖糕点的,但是八大火了以后馒头的销量不如以前了。“游客太多,居民不来这里买菜,游客也不能来买馒头。”老王说,半个月前,他决定转行卖锅贴。
“铁锅饼方便,简单,赚钱,大家都卖。我们准备批锅贴,自己炸。那些服装店都是批发的,都是现成的,就当副业卖。”说话间,老王卖了十几盒炒饼。生意最好的一天,他能卖出1000多盒,一天的收入能覆盖过去一个月。
除了煎锅饼,还有各大景区流行的紫米饼、奶棒、竹奶茶。菜市场本该有的菜摊、肉铺都不见了。
老王告诉《中国企业家》,除了卖网络名人小吃,其他摊主基本都是卖地摊的。“尤其是卖菜的,常年贪着也挣不了几个钱。现在都是游客。卖菜几乎每天都在赔钱。”老王叹了口气。
淄博太热怎么办?面对这个问题,老王豁达:“游客不来,我就重新摆馒头摊,我不怕手艺差。”
“第一次看到这么多外地车牌。”
在淄博,饼干、小葱、小烤箱三件套是烧烤绕不开的话题。
作为淄博人,魏平已经两个月没吃烧烤了。尽管他很贪婪,他还是忍住了。“我们应该把资源留给外人。”卫平说。然后他狡黠地看了一眼。“这是官方声明。其实本地人想吃也吃不到。”
淄博烧烤人均价格不高,50 ~ 70元左右,每串1.5元左右,蔬菜1元左右。在魏平看来,吃淄博烧烤不需要带太多的钱,但一定要准备好足够的体力。
五一假期,老板特意把营业时间从早上改到下午4点半,但还是改变不了游客早早就来排队的事实。王喜文早上9点到达牧羊人村参加烧烤,当天的号码已经分发完毕。
“9点太晚了。要吃饭,就得早点来。”一旁的一位游客对王喜文说:“你看那姑娘,火车今晚就走,她早上五点就来占桌子,免得误了火车。”王喜文朝游客手指的方向看去。一个二十出头的女孩睡在室外的小烧烤桌上,身旁放着一个行李箱和背包。
几乎所有火爆的烧烤店都要一大早排队。杨烧烤的老板告诉《中国企业家》,中午要吃饭,早上8点前就要取号,晚上的节目基本中午前就发完了。《中国企业家》记者凌晨12点左右拿到号,一直等到晚上9点才入座。
烧烤店几乎所有员工都透支了。“游客6点排队,我们凌晨4点还要抢肉。淄博不是牛羊肉的产地。现在肉几乎买不到了。抢不到就只好用冻肉了,味道也不怎么好。”张超略带抱怨地说道。他已经记不清一天来了多少客人,只记得自己从早到晚不停地翻频道。
据国泰君安《淄博烧烤经验纪实》显示,目前淄博共有1270+家烧烤(营业执照数量),部分小店日营业额已经超过10万元,主流客单价在40-70元之间。
旅游客流的激增给淄博带来了许多就业机会。据《中国企业家》观察,不少烧烤店门前都贴出了紧急招聘启事。上面说的铁锅饼,淄博市几乎每条街都有卖。
跑滴滴的司机越来越多,越来越忙。
滴滴司机李师傅告诉《中国企业家》,淄博发生火灾前,他一天的收入大概是100~200元,现在一天能跑500 ~ 600元,最高一天收入上千元。“以前淄博很多出租车没生意,就停在路边招揽乘客。现在他们在路上伸手都拦不到出租车。”李师傅说。
“本地人现在都不怎么出门了,90%的乘客都是外地人。看看街上的汽车。鲁C(淄博车牌)要么跑滴滴,要么在车站帮忙接送,其余都是外地车牌。我在淄博生活了40多年,第一次看到这么多外地车牌。”
话音刚落,一辆牌照为闽A(福洲)的汽车从李师傅的车旁驶过。
提升城市爆炸力。
“淄博烧烤为什么火了?”
问淄博本地人,本地人也不知道答案。
一个广为流传的版本是,在疫情期间,淄博接到了隔离12000多名大学生的任务,不仅在饮食、起居、情绪等方面给予适当照顾,还在离开前请他们吃了一顿烧烤,并邀请他们春天再来淄博。就这样,从3月初开始,淄博在社交平台上燃起了火焰,来淄博的人越来越多。
现在去淄博的游客,心里都有一个共同的答案。在淄博,他们吃烧烤,但不完全是烧烤。淄博火热的真正核心其实是政风和谐带来的温度。
淄博出现火的苗头后,政府立即接受了第一波流量:3月10日,淄博市政府新闻办组织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了关于创建“淄博烧烤”美食品牌的信息;之后第一时间发放优惠券,组织网络名人联系明星进行宣传;然后又增加了各种定制的专线,包括市内公交线路,高铁的“烧烤列车”。火车站安排志愿者组织工商食品安全力量对问题商家进行整改。
“五一”前夕,淄博政府开始了第二波积分——不允许商家涨价,处罚违法商家;出租车不允许骗客,五一期间价格暴涨的酒店统一降价退款;市内企事业单位向游客开放停车场和厕所。
《中国企业家》走访了淄博市区的多家快捷酒店,发现前台和电梯间都贴有“拒绝差价”的通知。朱华旗下一家连锁酒店前台表示,如果在第三方平台高价预订,可以联系退款。“五一前和五一期间的酒店价格差不多200元,但能不能订到只是个问题。”
此外,穿着红色背心的政府志愿者驻扎在热门景点、街道和烧烤店附近。一位政府志愿者告诉《中国企业家》,五一期间,单位所有工作人员都不放假,被分配到各个街道为游客服务,给游客做引导,答疑解惑。
从淄博北站出站口到公交车、出租车、停车场,都有志愿者在引导游客,一些民营企业在出站口设立送水点,为到达淄博的游客免费发放饮料。《中国企业家》记者出站后,找到了戴着蓝色臂章的志愿者王镇,询问路线。听到目的地后,对方立即叫记者与另一名游客拼车,以节省时间。
王镇告诉《中国企业家》,他是山东当地乳业公司益丰乳业的员工。“五一”前夕,受益乳业内部致信员工,招募员工自愿参加公益车队,在淄博站、淄博北站、临淄站免费接送乘客,补充运力。
“山东当地很多民营企业都组织过类似的公益活动。我们主要关注运输能力。景点附近,很多企业都在免费发放物资。”王镇说。他从来没有想到,这个城市也能成为网络名人。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淄博人,能够在关键时刻有所贡献,他感到非常自豪。
一些与餐饮业无关的药店和4S商店也在门口拉起了横幅,为游客提供充电、接水、休息、纳凉等免费服务。淄博,举全市之力,“设酒杀鸡换食”,让这座此前在旅游榜单中默默无闻的地级市跃居首位。
局外人的损失
但并不是所有淄博人都陷入了一场狂欢盛宴。除了流量,还有外地人的损失。
淄博的烧烤店只有张店区和临淄区比较火,其他区的人流量和过去没什么区别。有烧烤店老板告诉《中国企业家》,大部分的肉源和饼干都被张店区的烧烤店拿走了。“我们没有竞争力。”
小寒羊的烧烤挤满了人,50米外的一家火锅店却空无一人。午饭时,只有一桌客人吃饭。“五一”是餐饮业的高峰期,但几乎所有的人流量都被烧烤店覆盖了。不能吃烧烤的游客也会选择淄博当地特色的博山美食。其他类型餐饮的生意没有想象中的好,有的比平时更差。
八普附近的居民需要去更远的其他菜市场买菜。“现在我根本挤不进八大菜市场,里面的菜摊和猪肉店都撤了。现在吃饭特别不方便,上下班都不敢开车,怕堵车。”一位居民抱怨说,他只希望生活尽快恢复正常。
外人眼中赚大钱的烧烤店也有自己的顾虑。据不完全统计,4月份,淄博一天新增20多家烧烤店。当游客离开,当地人无法完全消化的时候,那几百家新开的烧烤店该怎么办?
据《中国企业家》报道,来淄博的游客大多只停留1-2天,参观完八大概况,在海岱楼吃个烧烤,拍个照,淄博之旅就结束了。让游客长期停留,甚至引进外来人才留在紫,仍然是一个难题。
与长沙、武汉等网络名人城市不同的是,2021年上半年,长沙掀起了新的消费热潮,很多投资者飞到长沙大展拳脚,而淄博目前还没有得到这样的待遇。
《中国企业家》咨询了很多机构投资人,他们都表示淄博的餐饮消费基本都是小作坊和地摊模式,没有成熟的品牌孵化。有投资者认为这种“造神”只是疫情后旅游情怀的出口,不具有可持续性。
如何承接好交通,淄博走了一条正确的路。如何改造交通,长期为己所用,做好改造工作,是淄博政府未来最棘手的问题。
担心淄博热消失?滴滴司机李师傅非常冷静:“热度下降只是时间问题,所有淄博人都知道。还有端午和暑假,热度至少达到‘十一’。即使将来降了,淄博的名片也打出来了,这是好事。”
“山东人不悲观,不要那些坏的。先接待他们面前的客人就行了。”李师傅爽朗的笑了几声。
(文中张超、王玉文为化名)
在淄博吃了一次烧烤:差点睡大街上。
淄博开书赶“烤”的债和信
淄博开书赶“烤”的债和信
五一假期,原本不太知名的淄博烧烤的城市名片火了,城市的烟花消费在一群落后的兄弟城市中传递,以资借鉴。
债务
淄博作为农业大省山东唯一一个涵盖资源枯竭型城市、独立工矿区、老工业基地三类城市的城市,近年来一直在谋划从投资型社会转型。老工业城市在十三五期间是没有办法进行产业转型的。
产业转型,房地产低迷,财政紧缩。公开资料显示,淄博市城投有限公司是淄博市唯一公开发行本级债券的投融资主体。淄博市的资本收入主要来自土地整理、国有资产经营、房地产开发、工程建设、公用事业和贸易业务等。,业务经营多元化。
截至2021年底,淄博市政府债务余额946.26亿元,政府债务负担率111.12%。目前,山东省淄博市剩余城投债务余额552.06亿元,政府债务负担较重。截至2022年12月底,市政府负债率为128%。淄博市政府债务规模逐年增加,债务负担较重,远超警戒线。
然而今年3月突然流行起来。淄博总人口470万,一个月接待游客500万,一天接待游客19万。
从4月8日到25日,外国游客“涌入滋烤”人数最多的五个城市是济南、青岛、潍坊、滨州、北京和天津,其中63%的游客来自山东省。
从最高负债近千亿的废弃工业城市,没有旅游品牌资源的背书,产业结构在宏观经济叙事背景下悄然转型。
由投资驱动的生产型社会转变为由消费驱动的消费型社会,消费对应的是服务型政府。
我们看到淄博政府的公务员变成了甲方的领导,乙方的辛勤服务者:制定了一系列烧烤政策,接了185个帅气的公务员,签了一系列五一不放假的烧烤票。甚至淄博多家银行都推出了为烧烤经营者量身定制的专属金融信贷产品、“金炉”超快贷等创新金融产品。
友好山东的工业城市淄博,成为网络名人中的名城,成为辽宁省锦州市太和区、天津市河北区副区长率领的锦州市凌河区、河南省信阳市商业和城管局为茶叶节提振消费、保障城市管理的经验等多个地方的政商代表团。
认为
齐国古都淄博自姜太公时期起就崇尚重工业,这与农业国家的商业文明之路不同。《货殖列传》记载了各诸侯国商人和游客四处游历的盛况。姜太公非常重视商业贸易,建设开放外向型经济,3000年前就打上了城市的烙印。
以锦州、信阳为例,属于以农业资源为主的城市。淄博的成功,不仅仅是因为齐新的人,更是因为这座城市长久以来的口碑。文案工作要根据自身因素,因地制宜。
山大研究生微信官方账号称,去年5月,一辆大巴车将1.2万名大学生送到淄博隔离。争夺人口的战争越来越激烈。2017年,淄博开始有一整套一、二、三产业,既需要高端人才,也需要技术工人。
“淄博被孤立的时候,我真的感受到了淄博人的热情。烧烤,红烧鱼,麻婆豆腐,每天的饭菜都不一样,水果也不能吃。山东大学经济研究所的学生回忆起在淄博与世隔绝的日子。
在城市人才大战的大背景下,淄博政府通达并没有像一些北方城市管理者那样把感染者视为瘟神,而是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热情接待。检疫结束,政府还承包了烧烤店开业,约定明年春天花开的时候来淄博烧烤。
人们一致认为,种子将在春天开花,并交付成果。有些人为了一次烧烤排队等了九个小时,几乎露宿街头。淄博的便民市场,和邻居家一样普通,却成了最热闹的打卡点,假期一天就有16万人。
淄博市财政局数据显示,一季度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约111亿元,同比增长约4%,收入由负转正,居山东省第三位。
据统计,一家路边烧烤店平均每天能卖出一万多串,日营业额两三万。按照以往的数据,一个普通游客到淄博旅游,可以给当地带来930元的收入,淄博的财政赤字有望扭亏为盈。
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旅游无非是疲惫的城市寻找精神慰藉。烧烤到处都有吃,低价的淄博烧烤三件套带来的是短期情绪治愈后的快乐情绪值。(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