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螺新闻网
最新热点新闻

雪松系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超200亿元被立案,实控人张劲被控制_金改实验室

雪松系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超200亿元被立案,实控人张劲被控制_金改实验室

图虫创意/供图

经侦部门正式立案雪松系“禁烟”。

5月7日下午,广州市公安局黄埔区分局发布《关于广东方圆投资有限公司等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的通报》,依法查处雪松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旗下广东方圆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方圆投资”)。

《通报》披露,公安机关已对主要犯罪嫌疑人张等人采取刑事强制措施;已依法提取涉案相关资料,并委托专业机构进行独立鉴定和司法审计;查封、扣押、冻结相关涉案资产;督促涉案公司相关责任人员积极配合调查,主动退还违法所得。主动投案、退赃并退赔、认罪悔罪的,依法可以从轻处罚;投资者可凭本人身份证明、合同协议、银行交易明细、收付凭证等书面材料进行申报登记。

方圆投资只是涉案公司的代表。

据了解,该案由广州市公安局经侦支队在黄埔区经侦局的指导下联合侦查。有知情人士告诉证券时报记者,由于雪松控股的属地为黄浦区,“基于属地原则,一般以区(分公司)的名义发布”。

工商信息显示,方圆投资,涉案公司原名为“广东方圆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2月19日,注册资本为4.129亿元。是雪松控股的全资子公司,法定代表人为雪松控股高管周婷。

接近广经调查的人士向记者透露,方圆投资在公告中披露的只是其中一家涉案公司的代表。“很多涉案关联公司无法一一列举,所以被称为‘方圆投资等公司’”。此外,他还透露,公告中的“张”是雪松控股的实际控制人张进。

涉嫌“非吸费”200多亿

近年来,头顶“世界500强”光环的雪松控股,屡屡爆出“自筹资金”、“涉嫌非法集资”、“雷爆”等事件,成为新闻焦点,被广泛报道。《证券时报》几篇关于雪松的调查报道引起了很大反响。

2022年2月16日,证券时报刊登调查报告《雪松200亿利益相关方集资调查:灰色渠道的幌子下,一批伪国企身陷囹圄,底层资产参与“空转让”交易。

证券时报记者持续跟踪发现,2020年1月以来,在雪松控股的担保下,以“供应链金融”为幌子,以所谓的“应收账款”为底层资产,打着各种金交所、产权交易所、假金交所的幌子,向自然人销售非法“理财产品”350余款,总规模超过200亿元。

这些理财产品的支付已经陷入了完全停滞的状态。

据记者调查,在这350款理财产品背后,构建着一个庞大的融资网络,涉及63家企业。除了雪松公司,还有大量的假央企、假国企。应收账款作为基础资产,是基于涉嫌虚假“空转让”的交易行为。

随着理财产品的爆炸式增长,记者发现大部分的集资人和名义上的融资人都已经人去楼空空,让投资者无从挽回。

监管部门高度重视。

证券时报报道刊发后,监管层高度重视,立即对雪松展开彻查。

2022年2月18日,即前述报道刊发后的第三天,广州市公安局经侦支队走访证券时报,向记者详细了解案情。证券时报记者将调查中获得的合同、文件、现场照片、调查录音等材料提供给经侦同志,其中85个文件夹共2400余份文件。

时隔一年多,广州经侦部门对雪松涉嫌非法集资的调查仍在继续。有投资者向证券时报记者反馈。一年多来,投资人被请到广州市经侦支队和黄埔区公安分局做笔录,提交证据。

一位知情人士告诉证券时报记者,从2022年下半年开始,雪松实控人张进就一直处于“保护”状态,“包括他在公司开会,时刻有便衣公安人员陪同”。同时,经侦部门对雪松控股其他高管的要求也是“随叫随到,定期汇报”。

据上述接近广州经侦的人士分析,“采取(刑事)措施后,一般一个月内就被批捕,批捕后基本两三个月就被起诉。按照法定时间,如果情况复杂,他们会延期一个月。起诉前,检察院已两次退回补充侦查。一般案件的程序基本是这样的。”上述知情人表示,黄浦公安分局的公告意味着对雪松公司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的调查正式“结案”。

(原题为《雪松系“禁烟”案实际控制人张进被控制》)

责任编辑:郑景昕图片编辑:金洁

赞(0)
版权声明:本文采用知识共享 署名4.0国际许可协议 [BY-NC-SA] 进行授权
文章名称:《雪松系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超200亿元被立案,实控人张劲被控制_金改实验室》
文章链接:https://sourceopen.com.cn/2245.html

本站新闻文章由机器人程序自动发布,新闻内容具有时效性,仅供参考,不具备权威性,所有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并非官方发布信息,其真实性自行判断,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误报,违法等不良信息,请联系删除.资源型信息仅供个人学习交流,请于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不允许用于商业用途,否则法律问题自行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