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小区遇难题:墙体开裂倾斜,老人孩子不敢靠近,怎么办?
本文图片均为新闻图片。
“这墙太吓人了,开裂倾斜越来越严重。我真担心它塌了会砸到人……”近年来,上海宝山区林宝三村居民区下辖的林宝路50弄的居民一直忧心忡忡。小区与宝山烈士陵园北侧共用一面墙,为砖混结构,全长148米,高2.5米。因为修建了几年,常年被雨水侵蚀,墙体逐渐变形出现裂缝,向南最严重的地方倾斜角度达到15度。
居民张阿姨说,小区本来就不大。原本紧靠围墙的公共区域,是大家活动和停放汽车的地方。但随着墙体变形加剧,老人和孩子不敢靠近,只能四处走动。如何解决烦恼?
“危墙”重建牵动人心
这些墙过去离人们太近了。
据居民介绍,这几年对这面墙进行了加固维护,但由于种种原因一直没有彻底拆除重建。这两年,围墙边的树继续长,导致之前修好的墙继续开裂倾斜。这一次,林宝村居民区党组织决定重建围墙,彻底解决居民的后顾之忧。
该居民区党支部书记蒋爱君说,在与友谊路街道沟通后,该居民区首先与周边单位取得了联系。“我们的共建单位也是微电网的一员。居民区按自然社区划分为四个微网格,由林宝三村党支部二支部书记担任相应网格组长,居委会干部担任网格成员,党支部带头参与社区治理,帮助解决社区居民的燃眉之急。”为解决“危墙”问题,居民区党总支牵头组织居委会、业委会、居民代表、党员代表、物业管理公司等。多次与一墙之隔的相邻单位联合召开党建会议。
在讨论中,居民代表提出了新的要求。比如在改建围墙的时候,能不能顺便调整一下周边的绿化,增加一些供居民停车的停车点?也有人提出,在为期一个月的施工期间,如何处理原本停放的车辆。
面对居民的意见和需求,居民党总支和周边单位广泛听取了小区居民对墙体改造细节的意见,并制定了相关方案。党总支还积极与周边单位协商,将围栏边停放的35辆车临时停放在那里,做好进出登记管理工作。有了明确的解决方案,居民代表一致同意会议的决定。
微电网发挥了实际作用。
近日,围墙改造工程结束,“危墙”变成了“新墙”,居民们走过时面带微笑。
重建后,焕然一新。
居民黄石傅说,“现在围栏看起来更漂亮了,我们走在小区里也更踏实了。”蒋爱君说,“小区的围墙、楼道环境、停车问题是老百姓最关心的问题。在区里相关部门和街道的关心支持下,我们希望为大家创造一个更加温馨舒适的生活环境。”不仅在林宝路50弄,今年年初,友谊路街道派出工作力量,对林宝三村社区的楼道、垃圾房、环境美化进行集中整治。社区环境焕然一新,更多居民也参与了社区自治,获得了欢乐。
作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的重点区域,近年来,友谊路街道注重为民、惠民、靠民创建,促进了全区的整体提升。“九宫格三块”作为友谊路街道党建网格和行政网格并行管理模式,为各项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撑。目前,辖区内的居民区进一步细分为微网格,积极为市民创造良好的居住环境,有效提高了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原标题:《老旧小区遇到问题:墙体开裂倾斜,老人小孩不敢靠近。我该怎么办?”)
责任编辑:高文校对:丁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