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业务量破400亿,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越来越多的农产品通过快递渠道销往全国,航空空货运专线陆续开通,快递包装减量化、标准化、循环化水平稳步提升…12月1日上午8点10分,国家邮政局邮政业保障中心快递大数据平台显示,2022年,我国快递业务量正式突破1000亿件,比2021年提前了7天。“今年以来,邮政快递行业发展面临超出预期的多重挑战。快递业务量能比去年提前7天达到1000亿件,充分显示了行业发展的强大韧性。”上海、吉林等疫区邮政快递作业场所关闭,员工隔离,邮件快件积压。服务网络一度运行不畅。5月份,行业日均业务量迅速恢复到3亿件。国家邮政局数据显示,全国建制村快递服务覆盖率已达90%。快递业务量破400亿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跟随小编一起看看吧。
核心阅读
越来越多的农产品通过快递渠道销往全国,航空空货运专线陆续开通,快递包装减量化、标准化、循环化水平稳步提升…
12月1日上午,今年我国快递业务量正式突破1000亿件,提前到2021年实现。这背后是邮政快递业服务能力的不断提升,显示了发展的强大韧性。
12月1日上午8点10分,国家邮政局邮政业保障中心快递大数据平台显示,2022年,我国快递业务量正式突破1000亿件,比2021年提前7天。
“今年以来,邮政快递行业发展面临超出预期的多重挑战。快递业务量能比去年提前7天达到1000亿件,充分显示了行业发展的强大韧性。”国家邮政局邮政行业保障中心数据管理部副主任徐良峰说。
快递进村提质增效,农产品进城成为新的增长点。
1000亿件快递的背后,是保障平稳顺利落地的政策,保障快递的通路。
以4月份为例,受疫情影响,国内部分地区跨区域物流受阻。上海、吉林等疫区邮政快递作业场所关闭,员工隔离,邮件快件积压。服务网络一度运行不畅。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从中央到地方打出政策“组合拳”:开展自查,消除高速公路卡点;为卡车司机提供方便的核酸检测的创新安排;实施日常调度,进行实时监控…一系列政策措施迅速消除堵点,保障物资运输。5月份,行业日均业务量迅速恢复到3亿件。
日前,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公布的进一步优化防控工作二十条措施提出,疫情期间,全力保障物流畅通,对关系产业链和民生大局的重点企业,不得擅自要求停产,实行“白名单”制度。这为行业的平稳运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快递千亿件的背后,是快递进村提质增效,农产品进城成为新的增长点。
经查询,今年第100个快递是从福建省漳州市平和县寄往厦门的一箱蜜柚。
寄件人蔡泽鑫告诉记者,他的父母在老家种植蜜柚,负责网上销售和发货。“快递进村拓宽了我们的销售渠道,大大增加了我们的收入。”蔡泽鑫说,蜜柚卖给批发商,一斤不到1元;现在如果直接卖给消费者,可以卖到2.5元一斤。
这箱平和蜜柚的“千亿”之旅,是快递进村的一个缩影。国家邮政局数据显示,全国建制村快递服务覆盖率已达90%。
“随着快递进村覆盖率的提高,‘快递+现代农业’的效果日益明显。”许良峰表示,通过快递大数据平台,可以观察到农村快递包裹的上下比例正在发生可喜的变化,越来越多的水果等农产品通过快递渠道销往全国各地。
国家邮政局市场监管司副司长胡林表示,接下来,国家邮政局将继续加快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建设,大力推进农村寄递终端共同配送。针对农村快递成本高、收益低的问题,鼓励资源整合共享,推动农村邮政、快递、运输等各主体深化合作,共建农村寄递公共配送中心,发展终端共同配送。另一方面,继续打造现代农业快递服务金牌工程,进一步畅通农产品进城配送渠道。
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服务能力不断提升。
市场活力和保障机制是邮政快递业平稳运行的基础。提前7天实现1000亿项的目标,有赖于行业服务能力的提升。
11月27日4时21分,一声巨大的轰鸣打破了冬夜的寂静。一架从深圳宝安机场起飞的全货机平稳降落在鄂州花湖机场,标志着鄂州花湖机场货运航线开通运营。
“鄂州至深圳航线是第一条凌晨在花湖机场起降的全货机航线。由顺丰航空空用737全货机承运,货物为普通快件,辐射范围包括武汉、黄石、黄冈等周边城市。”顺丰集团湖北枢纽项目总监章昊表示,该航线开通后,鄂州将成为顺丰航空空第91个全球通航点和第61个国内通航点。
今年以来,各大快递公司纷纷发力海运空货运。8月,北京东方航空空宣布正式投入运营。10月开通第一条航线,11月开通第二条航线,在航空空物流赛道上持续发力。10月,圆航空宣布在上海开通首条国际货运定期航线,每周5班,每班运载25吨货物,实现中日“端到端”跨境直航。
除了海运空货运,邮政快递企业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多维度提升服务“硬实力”。
多类型枢纽设施投入运营。国家邮政局数据显示,为满足旺季寄递需求,缓解高峰压力,邮政快递企业积极推进枢纽设施建设。申通在辽宁沈阳开设东北智慧物流科技产业园,处理量达到4倍,年快递量超过10亿件。JD.COM在陕西Xi建亚洲第一Xi安智能产业园,助力京东95%。COM陕西省自营订单实现当日或次日到达,县级农村地址覆盖率达到100%。
综合交通线路开通启动。铁路运输方面,成都至波兰马拉国际专列成功开行;公路运输方面,快递公司已开通中越、中泰、中老等电商陆路干线,并启动中欧公路相关线路。
基础能力提升,10月消费者快递服务满意度达到82.4分,同比上升2.6分。虽然受疫情影响,部分地区配送时限有所延长,但重点地区72小时准点率达到78.3%,同比上升2.1%。
“9917”工程进展顺利,快递绿色化持续推进。
今年的1000亿快递和去年有什么区别?最大的变化是绿色。
“截至目前,‘9917’工程进展顺利,快递包装绿色管理初见成效,快递包装减量化、标准化、循环化水平稳步提升。”国家邮政局市场监管司副司长关爱光说。
“9917”工程是指到今年年底,包装材料达标比例达到90%,包装作业标准化比例达到90%,可回收快递盒(箱)达到1000万个,回收瓦楞纸箱7亿个。
国家邮政局数据显示,截至9月底,全行业采购使用标准包装材料、规范包装作业的比例达到90%,已提前达标。累计投入使用可回收快件箱(盒)978万个,在邮政快递网点设置回收装置12.2万个,回收瓦楞纸箱6.4亿个。
“双11”期间,快递的绿色底色更加突出。截至11月20日,全国各地菜鸟驿站已回收纸箱744万箱,同比增长超八成,回收纸箱已用于回收。”仅绿色盒子和绿色邮件就帮助减少了400多吨碳.”菜鸟负责人表示。
关爱光介绍,接下来,国家邮政局将落实全国塑料污染治理工作部署,指导督促北京等6省邮政管理部门加强台账管理,倒排工期,按月督导,确保年底完成塑料污染治理任务。同时,督促其他省份制定实施三年行动计划,确保到2025年底,在全国邮政快递网点禁用不可降解塑料包装袋、塑料胶带和一次性塑料编织袋。
此外,关爱光介绍,国家邮政局正在推动出台《快递包装重金属和特定物质限量》、《限制快递过度包装》等强制性国家标准,构建覆盖全链条的法律标准体系。同时,稳步推进可回收快递包装规模化应用试点,通过试点探索,提出覆盖全链条治理的法律标准体系设计和要求。
栏目编辑:顾万全张武文字编辑:李林蔚
来源:作者:李新平
快递业务量破400亿相关阅读:
快递量首年上涨,释放良好经济信号。
[新闻随笔]
作者:文(嘉兴学院中国共同富裕研究院执行院长)
国家邮政局监测数据显示,截至2月8日,今年全国快递业务量已突破100亿件,仅用时39天。此前数据显示,2月份以来,全国日均快递业务量已超过3.3亿件。
202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当前中国经济回升的基础还不牢固,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减弱三重压力仍然较大。年初快递业务量快速增长,充分显示了我国快递业的活力、发展韧性和增长潜力。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第一年,也是迈向“后疫情时代”、推动经济社会发展重回正常轨道的关键一年。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快递物流业持续高位运行,规模全球领先,供给结构优化,产业融合更加紧密,市场活力全面提升。行业的发展勾勒出一条昂扬向上的曲线,描绘出一幅服务生产、促进消费、畅通流通的火热画卷。
打通“最后两个”。快递物流网络不断下沉,构建了覆盖城乡、惠及全民的网络体系,打通了城市“最后一百米”和乡村“最后一公里”,促进了城乡商品流通,扩大了农村消费,增加了农民收入,推动了乡村振兴。
服务于经济中的供给和需求两端。在需求端,相关数据显示,2021年,快递业支撑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超过10万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24%以上,带动农产品出村、工业品进村超过1.85万亿元,支撑跨境商品流量超过400亿元,是我国拉动消费、促进生产的重要力量。在供给侧,近年来,快递行业技术不断赋能,网络化加速,绿色转型加快,生产自动化、服务智能化、管理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
显示市场活力和发展潜力。目前,中国已建成覆盖全国、深入农村、通达全球的世界最大邮政快递网络。它是一个单向超过4300万公里,超过41万个网点,每天服务近7亿次的巨型网络。中国快递规模全球第一,占全球快递包裹市场一半以上,年人均快递量接近80件。这些数字反映了中国经济的无限潜力。
体现互联互通。随着快递业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标准化、品牌化、绿色化、国际化进程加快,以及“进村”、“进厂”、“出海”等政策加快实施,快递业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保障货源畅通、服务民生的作用日益凸显,其现代化有力支撑了我国现代化建设。
快递业是拉动国民经济增长、服务国家战略部署、保障经济社会稳定运行、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力量。快递业作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温度计”和“晴雨表”,是观察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窗口。年初,快递行业业务量快速上升,表明企业生产经营日趋正常,消费需求逐步回升,释放出对市场的信心信号和经济企稳向好的迹象。我们期待快递业的“开门红”能够助推经济运行的整体改善,实现“全年飘红”。
《光明日报》(2023年02月15日02版)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