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螺新闻网
最新热点新闻

张文宏:新冠大流行已过去,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张文宏:新冠大流行已过去,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5月14日,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泓在大会上做了题为“新冠肺炎疫情的应对与展望”的发言。以下是他在大会上的发言实录(有删节):未来,我们要想走出新冠肺炎疫情,就必须保护好弱势人群。迄今为止,麻疹在新冠肺炎的传播是历史上可比的。疫苗阻止新冠肺炎病毒传播的能力非常有限。因此,我们基本定位了新冠肺炎疫苗在预防重疾中的作用。与流感相比,新冠肺炎在保护疫苗方面将面临更大的挑战,因为它在阻止病毒传播方面较弱。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已经两年了,我们完全实行的仍然是100%的检测和追踪:最大程度的做检测,最大程度的做追踪,然后把病人的应收账款全部收上来。
张文宏:新冠大流行已过去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跟随小编一起看看吧。

5月14日,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泓在会上做了题为“新冠肺炎疫情的应对与展望”的发言。以下是他在会上的发言实录(有删节):

全市社情已经明朗,上海的抗疫正逐步向防控目标靠近。

在我看来,上海这次疫情的一个关键节点就是保护弱势人群。未来,如果我们想摆脱新冠肺炎疫情,我们必须保护弱势人群。

弱势人群死亡率下来了,所有的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迄今为止,麻疹在新冠肺炎的传播是历史上可比的。如果从小没打过疫苗,其实每个人都会出一次麻疹。我们面临的巨大挑战是什么?

疫苗阻止新冠肺炎病毒传播的能力非常有限。

因此,我们基本定位了新冠肺炎疫苗在预防重疾中的作用。与流感相比,新冠肺炎在保护疫苗方面将面临更大的挑战,因为它在阻止病毒传播方面较弱。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已经两年了,我们完全实行的仍然是100%的检测和追踪:最大程度的做检测,最大程度的做追踪,然后把病人的应收账款全部收上来。

今年奥米克隆到来后,我们会发现,100%检出后追踪病毒将变得异常困难。这次会这样。我们在上海采用了全球静态管理方法。

因此,我们今天应该重新考虑非药物干预的未来作用。

原因是什么?因为奥米克隆的R0值称为基本生殖数,也就是说,如果没有干预,它的传播系数达到9.5——一个奥米克隆感染者平均会传播到9.5个人,等于以9.5次方的速度扩散。大多数人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被感染。

中国和香港前段时间控制了疫情。根据HKU的模型,预测现在可能已经有250万到400万人被感染,因为传播系数非常高。

我们知道,事实上,每一次,我们都成功地控制了疫情。之前几波输入性疫情,每次都很轻松,疫情都可以控制,但是奥米克隆疫情的到来带来了很大的变化。

如何应对奥米克隆疫情?有人认为上海有没有新型病毒,其实还不够。

这一次,上海留在了奥米克隆的BA.2.2分公司,没有穿越。

那我们来看看中国对这波的控制力。

中国采取了非常强的非药物干预(NPI),实际上对奥米克隆的快速传播起到了非常好的遏制作用。

上海的动态清算进程进展非常艰难。现在已经从最高的每天25000例下降到每天1000多例,出院人数大大超过住院人数。

从这个角度来说,我可以预测,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的刘禹锡教授(编者注:本次会议主持人目前正在上海帮助抗击疫情)很快就要开始返回家乡了,因为他在上海的使命可能很快就要完成了。我们再次感谢来到上海的专家们的支持和指导。(编者按:在5月17日上海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赵丹丹透露,全市16个区全部实现社会零覆盖。)

为什么奥米克隆的临床症状偏差很大?

与经典毒株和Delta毒株相比,Omicron的临床特征表现出很大的偏差。

我们会发现Omicron更容易出现上呼吸道的症状,是原来Delta株的1.6倍:喉咙痛,声音嘶哑,肌肉疼痛,炎症也有一些变化,所以它的炎症其实并不轻,更多的表现为全身性,比如关节痛,肌肉痛。

那么,打火机性能如何呢?是下呼吸道的症状,Delta株有明显的味觉丧失——Omicron患者很少有味觉丧失。

像这样的症状在德尔塔很常见,但在奥米克隆不太常见:味觉丧失、脱发、严重听力损失和发烧。

症状很多,如头痛、皮疹、消化道症状等,与奥米克隆、达美相似。

我们团队刚刚发表的论文主要分析了Omicron的抗体的免疫逃逸。目前我们使用的大部分单克隆抗体的中和作用已经开始丧失。

最近我们专家组讨论的时候,还在讨论前期的特异性免疫球蛋白豁免对奥米克隆有没有影响。

我们只能说,在第一阶段的豁免,在原则上,造成了一个伟大的逃避Omicron。其中和效价显著下降。

那么,在以后的临床用药中,就不要过分依赖现有的特殊免疫或者现有的一些抗体。未来更需要的是针对奥米克隆株本身的特异性抗体。

第二,奥米克隆的临床症状为什么会出现偏差?我们团队主要研究了免疫反应,发现宿主反应的模式发生了一些显著的变化。

与流感病毒相比,发现奥米克隆的炎症反应仍相对较重,但强度略弱于流感。

这说明我们不能忽视奥米克隆。它的炎症依然严重,但强度确实减弱了。

不为脆弱人群建立免疫屏障,就不可能应对非常严峻的未来。

这一次上海的抗疫,对于老年人和弱势人群,我们受到了很大的挑战。

现在公认的事实是什么?上海60岁以上人群疫苗接种率仅为38%。死亡病例中,接种率低至4.97%,多数人有基础疾病或年龄很大。这个数据也和香港前段时间的死亡病例数据非常接近。

上海抗疫的重点非常明确——不为脆弱人群建立良好的免疫屏障,我们永远无法应对非常严峻的未来。

上海通过非药物干预,将奥米克隆的R0值降到了很低的水平,从5月1日的0.67降到了现在的0.41。非药物干预确实发挥了作用。

大家都很关心病死率。前段时间香港死亡率比较高,达到0.78%,但是香港没有全民测试。

那么对于检出量非常大的国家,比如韩国,死亡率是0.1%,澳大利亚是0.093%。

这个死亡率只能说是一个粗略的死亡率。因为目前国际上有几种估算病死率的方法。一种方法是用死亡病例数除以全部病例数,不计算无症状感染者。因为只是这一次,感染人数在全球很多地方进行了广泛的检测,之前有多少无症状感染者是未知的。

所以,如果我们要计算有多少人被感染,在大范围接种疫苗之前,我们通常会通过抗体水平来评估有多少人被感染,我们可以计算出所有感染的死亡率。

另外,世界各地死亡案例的归属都不一样,只有统一了才能计算和比较。现在这些数据都是比较粗略的估计。就拿直接死亡的新冠肺炎患者来说,即使他们死于基础疾病,只要新冠肺炎呈阳性(港方以新冠阳性统计未来28天内的所有死亡人数),他们全部都归因于新冠肺炎的死亡。

那么这样一个大概的死亡率数据,目前在韩国、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都在0.08%-0.1%之间,对于未来的疫情防控是一个非常好的参考。

那么死亡率还能降得更低吗?无非是两个方面。要么疫苗接种率很高,新加坡的粗死亡率可以降到很低的水平(0.08%)。这个数据也是大家比较满意的。

就新西兰而言,感染率已经很高了,但疫苗接种率也很高。80岁以上的接种率可以达到98%左右,年龄大一点的几乎都接种得很好。

无论是在新西兰、新加坡还是日本,疫苗接种的高覆盖率与老年人和弱势人群的低死亡率之间应该存在明显的相关性。

香港前一段时间死亡率较高的主要原因,特别是在老年病人中,仍然非常明显地与疫苗接种率较低有关。

第四剂新冠肺炎疫苗有价值吗?我在想,在未来,中国将采取一种非常独特的模式,以生命为重,以人为本来抗击疫情。所以,第一,要更方便,更便捷,更通用,大大提高检测能力。发现和隔离是阻止病毒传播的最好方法。

目前有一些核酸自我检测的方法,比抗原检测更敏感、更特异。我认为它们可以用来更早地发现病人,并在未来防止传播。

此外,接种疫苗应该更常见。然而,正如你已经看到的,如果现有疫苗在Omicron中的中和效力打折扣,我们该怎么办?

未来的疫苗接种会有两种模式。一种模式是奥米克隆的灭活疫苗作为加强模式,现在全球正在开始第四次注射。有价值吗?的临床研究”。

另一种是在原来两种灭活疫苗的基础上再加一针蛋白重组疫苗。

我们发现如果是强化的异源疫苗接种,抗体水平会高于三剂灭活疫苗,对奥米克隆也有一定的中和效价。

你不能一辈子都打新冠肺炎疫苗。

Omicron以后一直在变,可能会有Omicron 3,4,5。事实上,Omicron 2也在不断发展,未来具有广谱保护作用的疫苗目前正在研发中。

我们对人B细胞受体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发现有很多表位,与奥米克隆的中和作用有关。

我们也希望从事疫苗研发的科学家们能够充分重视这一点,研发出一种广谱疫苗,而不是一种奥米克隆突变,然后重新研发,这样我们就一辈子都在打疫苗。我觉得这也是大家不能接受的。

国内一些治疗小分子的新冠肺炎新药也显示出良好前景,抗病毒药物仍值得期待。

但是不得不提,我估计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们都要正视非药物干预。

未来我们继续开放后,这些非药物干预,包括及时发现,检测阳性后隔离,加强戴口罩,注意社交距离等。,可能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我们现在很难预测未来,但是我相信新的检测方法,药物的早期使用,新疫苗的应用都将在今年开始落地。

登陆后,我相信我们结束在新冠肺炎受欢迎的希望会到来。

最后,我很想表达一下我的看法,我们最终会走出疫情,但是短期内,估计疫情很难结束,可能还会有一些陆续。也许我们需要更长的时间,更多的耐心和更多的勇气,但更多的,我们仍然需要智慧来战胜这场疫情。

由卫生部门制作

整理|刘文洋黄美清

张文泓:新冠肺炎·疫情已经结束了。相关阅读:

张文泓:摆脱疫情已成定局,今冬我们将重点保护弱势人群。

来源: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

“我们即将走出这场疫情已成定局,这一趋势不会逆转。”

12月17日,在2022中美临床微生物学与感染性疾病高端论坛上,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泓教授表示,在感染高峰即将到来的时刻,老年人应该得到非常好的保护。

“如果老人没有接种过疫苗,就要减少活动,出来一定要戴口罩。去看老人,也要戴口罩再去。最后希望老人能接种疫苗,有更好的药物保护。”

“当这次新冠肺炎疫情出现时,我们就知道这种病毒的传播速度远远超过流感病毒,人类对这种病毒普遍没有免疫力。”张文泓说,人类从来没有通过毁灭一个物种来达到控制传染病的目的。所以流感在世界上诞生后,就逐渐和我们人类的免疫系统达到了平衡。随着疫苗的接种和广泛感染,它会与传染病保持一定的稳定状态。”

张文泓说,新冠肺炎也面临着同样的情况。“目前从各种研究可以看出,疫苗接种后,病毒的进化压力很大,使得疫苗接种后病毒进化的次数大大减少。最后,我们今天看到的只是奥米克隆菌株最终获胜。该菌株对人体免疫力有一定的逃逸作用,其R0值接近16-18的水平。现在很难跳出奥米克隆菌株家族,生出传播速度更快的菌株。”

张文泓说:“根据上海的数据,奥米克隆菌株的毒力已经明显下降,但对弱势人群的攻击性仍然存在。尤其是80岁以上的老人,也是主要的重症患者。除了年龄,慢性肾病、高血压和一些神经系统疾病都是弱势人群患病的主要原因。大多数死亡或严重病例发生在没有接种疫苗的人群中。因此,接种疫苗对保护脆弱人群非常重要。”

“现在,我们工作的重点是充分保护老年人,具体在三个方面。第一,一旦感染有症状,要给他们充分的药物治疗;第二,建议他们充分接种疫苗;第三,在疫情期间对它们形成反向保护,防止病毒进入它们居住的空房间。”

张文泓表示,希望尽快有更多针对奥米克隆的新疫苗问世,这对预防弱势人群感染奥米克隆也具有重要价值。“尽管如此,接种现有疫苗仍然有效地帮助我们形成了一定的针对奥米克隆的免疫屏障,最终使我们赢得了这场战斗。”。

赞(0)
版权声明:本文采用知识共享 署名4.0国际许可协议 [BY-NC-SA] 进行授权
文章名称:《张文宏:新冠大流行已过去,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文章链接:https://sourceopen.com.cn/1758.html

本站新闻文章由机器人程序自动发布,新闻内容具有时效性,仅供参考,不具备权威性,所有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并非官方发布信息,其真实性自行判断,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误报,违法等不良信息,请联系删除.资源型信息仅供个人学习交流,请于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不允许用于商业用途,否则法律问题自行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