袭击克宫无人机是被何种手段击落,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据塔斯社当地时间27日报道,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表示,克里姆林宫对“乌克兰打算用无人机暗杀总统普京”的消息并不知情,相关报道均为捏造。据俄罗斯媒体报道,当地时间23日,在距离莫斯科东郊约30公里处发现一架坠毁的无人机。船上有30枚C4炸药,总计约17公斤。据德国《图片报》网站4月27日报道,根据该报的“调查”,乌克兰情报部门23日试图用自杀式无人机刺杀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虽然暗杀没有成功,但俄罗斯当局对此保密。但克里姆林宫发言人佩斯科夫24日说:“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在克里姆林宫工作。国家元首没有参加任何重大公共活动的计划。”袭击克宫无人机是被何种手段击落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跟随小编一起看看吧。
据塔斯社当地时间27日报道,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表示,克里姆林宫对“乌克兰打算用无人机暗杀总统普京”的消息并不知情,相关报道均为捏造。
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新华社资料图
据俄罗斯媒体报道,当地时间23日,在距离莫斯科东郊约30公里处发现一架坠毁的无人机。船上有30枚C4炸药,总计约17公斤。
据德国《图片报》网站4月27日报道,根据该报的“调查”,乌克兰情报部门23日试图用自杀式无人机刺杀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虽然暗杀没有成功,但俄罗斯当局对此保密。
但克里姆林宫发言人佩斯科夫24日说:“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在克里姆林宫工作。国家元首没有参加任何重大公共活动的计划。”
据塔斯社当地时间27日报道,佩斯科夫回应称,克里姆林宫并不知道该报道,现在有很多类似的捏造,因此没有理由忽视它们。
来源:中国新闻网微信微信官方账号
流程编辑器:tf028
用什么手段击落了袭击龚克的无人机?
俄罗斯欢迎中乌通话,乌克兰要暗杀普京?中菲海上摩擦,拜登面临越战抉择
俄罗斯欢迎中国和乌克兰之间的首次通话。
4月26日,中乌两国领导人进行了俄乌战争爆发以来的首次通话。消息一出,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各方反应不一。其中,俄罗斯被置于一个尴尬的位置。一方面,中国是俄罗斯的战略伙伴;另一方面,乌克兰是俄罗斯目前的敌人。两国举行高级别对话,俄罗斯既不能说反对,也不能说支持。几经权衡,俄方采取了差异化的做法。具体来说,就是肯定中国劝和促谈的努力,强调俄罗斯和中国是一个阵营的,指责乌克兰提出不切实际的要求,拖延了和谈的重启。
据报道,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在26日的记者会上指出,俄罗斯注意到中国为推动和谈所做的努力,其原则立场也与中国提出的12点和平计划广泛相通。然而,由于乌克兰提出不切实际的要求,和谈进程被推迟。俄方认为,乌克兰明知俄军撤出顿巴斯不现实,却要将其作为重启和谈的前提,这说明乌克兰缺乏通过政治外交手段解决问题的意愿。这一切的原因是乌克兰是华盛顿控制的傀儡。只要美国不点头,任何和平诉求都很难被基辅接受。
可以看出,俄罗斯对中乌领导人首次电话会谈的第一反应和之前一样。一是赞扬中国,赞扬中国为和平所做的努力,强调中俄立场一致。随后,俄方将矛头指向乌克兰和美国,认为和谈之所以无法恢复,是因为乌克兰“太顽固”,美国从中作梗。总之,中国为和平做出了巨大贡献,值得肯定。俄乌和谈一直无法重启,不是中国的责任,而是美国和乌克兰的原因。
对于俄罗斯外交部的回应,一些西方媒体认为这属于“指桑骂槐”。换句话说,俄罗斯不愿意离开乌克兰领土,但中国已经明确表示支持乌克兰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所以两者存在冲突。但是,俄罗斯不可能直接指责中国。因此,乌克兰成了俄罗斯的“出气筒”。俄方通过指责乌克兰,试图委婉地向中方表达从乌克兰领土撤军的不情愿以及背后难以言说的困难。
不干涉中乌通话,俄罗斯态度有所软化。
小林认为,俄罗斯的这种委婉表达其实是可以理解的。然而,就在中乌两国元首通话的第二天,俄罗斯的态度似乎又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据路透社报道,克罗地亚宫发言人佩斯科夫当天在接受采访时被问及:对中乌领导人的谈话有何看法?对此,佩斯科夫表示,俄方欢迎中乌领导人就乌克兰问题进行谈话,俄方准备欢迎任何能够加快结束冲突的事情。他还说,中国和乌克兰在谈什么,他们自己的问题,也是每个国家的主权问题。当被问及俄罗斯领导人访问莫斯科期间,双方是否讨论将乌克兰边界恢复到1991年的状态时,佩斯科夫予以否认,称中国和中国没有讨论过这个问题。
对比26日和27日俄方的两次回应,小林觉得龚克发言人的发言明显温和很多。与扎哈罗娃相比,佩斯科夫没有对乌克兰做出任何指责,只是表示俄罗斯欢迎中乌领导人对话。这种欢迎显然不仅是欢迎中国,也是欢迎乌克兰。佩斯科夫甚至强调,中乌领导人之间的通话是中乌之间的事情,属于国家主权问题,俄方无意干涉。
从这些变化不难看出,在中乌领导人第一次电话会谈后,俄罗斯对和谈的接受度明显提高。过去俄罗斯一直把领土问题看得很敏感,认为乌克兰想要收复失地是一厢情愿。在中国明确表示支持乌克兰主权和领土完整后,俄罗斯虽然没有直接攻击中国,但对乌克兰进行了严厉批评。它想传达的信号是,顿巴斯最终被俄军击落,俄罗斯不能就这么放弃。
但在乌克兰宫发言人的最新发言中,俄方一反常态地停止了对乌克兰的指责,对中乌两国领导人的通话表示欢迎。俄方没有直接说俄罗斯不会放弃乌东的领土,而是改成了“特种军事行动的目标还是要达到”这种比较委婉的说法。
肖林认为,上述变化说明中乌领导人的这次谈话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在中国表态支持乌克兰主权和领土完整后,俄罗斯终于意识到情况比别人好,于是不再像以前那样强硬。这无疑是下一步俄乌和谈的有利因素。
乌克兰要“暗杀”普京,俄罗斯承认现实?
但与此同时,俄罗斯又发生了一起严重的袭击事件,这可能会给俄乌和谈带来一些新的变数。据德国《图片报》27日报道,23日,乌克兰一架装载炸药的UJ-22自杀式无人机在距离莫斯科约30公里的郊区坠毁。军事专家指出,虽然袭击没有成功,但这是自俄乌战争爆发以来,乌克兰无人机距离莫斯科最近的坠毁地点。这意味着乌克兰无人机的打击能力和突防能力正在逐步提升。乌克兰军队迟早会实现对莫斯科城的轰炸,这对俄罗斯的威胁很大。
不仅如此,德国媒体还爆料称,这次乌克兰无人机袭击的真正目标不是莫斯科市区,而是前往莫斯科郊外工业园区视察的普京。与乌克兰情报部门有密切联系的消息人士罗曼年科告诉德国媒体,乌克兰情报人员事先得到消息,普京将访问莫斯科附近的一个工业园区,因此乌克兰出动了一架携带17公斤C4塑料炸药的自杀式无人机,企图在那里“杀死普京”。然而,虽然无人机通过了所有的防御空系统,但最终功亏一篑,坠毁在离工业园区不远的地方,甚至没有看到普京的脸。
有关“刺杀普京”的报道发出后,俄罗斯的第一反应是否认。4月27日,龚克宫发言人佩斯科夫在接受采访时指出,相关消息纯属捏造,俄方并未理会。乌克兰专家谢尔盖·苏雷尼也认为,用自杀式无人机精确打击普京几乎是不可能的。他告诉《图片报》,以乌克兰的技术,几乎不可能用无人机如此显眼地攻击普京,并准确击中目标。但乌克兰至少证明了他们有能力让无人机出现在普京计划停留的地方,这对普京来说无疑是一记响亮的耳光。
高层有“内鬼”嫌疑,俄罗斯信心不足。
关于乌克兰试图暗杀普京,小林的观点是,乌克兰人绝对有这个动机和意愿,但能否做到需要质疑。俄罗斯真正需要警惕的是,普京的行踪是怎么传到乌克兰人耳朵里的?这是否意味着俄罗斯政府高层有人想杀普京?
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问题就比较严重了。小林认为,龚克发言人之所以在中乌领导人通话后第二天就以相对温和的语气回应此事,可能是受到无人机袭击的影响。具体来说,过去俄罗斯依靠自己的军事优势,确实有底气说俄罗斯绝不会放弃乌东的领土。但现在,乌克兰人已经用行动证明,他们完全有能力直接威胁莫斯科,甚至普京本人。无论俄军的优势有多大,都改变不了这个事实。
更可怕的是,俄罗斯似乎有一个“内鬼”,暗中向乌克兰人通风报信,试图从肉体上消灭普京,颠覆俄罗斯政权。一旦出现这种情况,俄罗斯不仅会失去乌东四州,甚至会迎来内战和二次解体。
想清楚这一点后,在乌东的领土问题上,俄罗斯人不再像以前那样自信。虽然俄罗斯可以继续拒绝乌方归还领土的要求,但这样做的代价是莫斯科等重要城市和普京等重要高层会频繁遭到无人机等方式的袭击。因此,在扎卡里亚罗娃谴责乌克兰的第二天,乌克兰宫发言人罕见地做出改变,称俄罗斯欢迎中乌领导人通话,以及任何能够加快和谈的事情。
中菲海上摩擦,菲直播“碰瓷”
说完俄罗斯和乌克兰的情况,我们再来关注一下中国和菲律宾的海上摩擦。据悉,近日,一艘满载国际记者的菲律宾海岸警卫队船只突然闯入中国南沙群岛仁爱礁,并在那里停留了6天,直至27日。期间中国海警船一直在后面跟踪驱离,但被对方无视。菲律宾船只甚至公开表示,他们此行的目的是对当地海域和岛礁进行“实地调查”,并要求中国船只远离他们的航道,不要干扰他们的正常作业。
从表面上看,这是一起菲律宾船只侵入中国领海的事件,但它发生在一个不同寻常的时间。因为26日,中国外交部长秦刚对菲律宾进行了首次访问,试图解决近期中菲之间的一些矛盾。结果第二天,一艘载有外国记者的菲律宾船只与中国海警船玩起了“碰瓷”。法新社报道称,一艘菲律宾船只被一艘两倍于它的中国海岸警卫队船只拦下,双方距离仅45米。如果不是菲律宾船长及时关掉发动机并挂上倒档,碰撞是不可避免的。
小林认为,这次撞机事件明显是菲律宾故意策划的。他们刻意选择中国外长到访的特殊时间,与中国海警船发生冲突,并安排一大群外国记者进行“直播”,目的是在菲律宾营造一种“受害者导向”,博取国际社会的同情。此外,菲律宾总统小马科斯定于下周访美。24日,他表示,他此次美国之行的目的是当面询问拜登,根据《美菲共同防御条约》,美国能在多大程度上为菲律宾提供保护。小马科斯临行前来了这么一出与中国海岸警卫队船艇“碰瓷”的把戏,无疑是想向拜登证明菲律宾在中国面前的无助和软弱,希望美国能给予菲律宾更多的物质帮助。
80多岁了,拜登不想再闹了?
不过,对于拜登来说,菲律宾的要求也让他很尴尬。因为现在光是乌克兰就够美国受的了,现在菲律宾又有“秋风”,美国耗不起这样的消耗。更让拜登担心的是,菲律宾在得到美国的援助和承诺后,是否会扩张野心,与中国发生直接冲突。如果出现这种情况,美国很可能被拖入一场新的“越南战争”。正如《亚洲时报》26日的文章所指出的,拜登目前正面临一个“越战选择”,他能否避免美国80年前在越南犯下的错误,正在考验这位年过八旬的总统。
文章称,奥巴马在任时,通过一系列研究和讨论,做出了向阿富汗增兵的决定。当时拜登劝奥巴马不要忘记上一代美国人给越南战争升级带来的可怕后果,希望奥巴马能慎重考虑,否则可能再次“陷入越战”。后来就像拜登说的,美国真的像离开越南一样灰溜溜地离开了阿富汗,甚至比离开越南时还要尴尬。
如今,拜登也遇到了同样的选择,那就是是否继续支持乌克兰?文章认为,作为一个完整经历过越战的领导人,拜登其实已经吸取了越战的教训。再加上美军2021年从阿富汗撤军的教训,他在援助乌克兰时一直非常谨慎,不愿意提供战斗机等杀伤力很大的武器。再加上拜登今年80岁,这让他的连任之路异常曲折。为了在2024年连任,拜登需要做出艰难的选择。
小林认为,拜登宣布连任计划后,无论是乌克兰战争还是中菲南海问题,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拜登可能会在乌克兰问题和南海问题上采取更保守的立场,因为他的不断谨慎和年龄带来的一些担忧,力争在最后一个任期内不出什么大乱子。至于最后怎么解决问题,是下一任总统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