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男主偷上女主的小说 赘婿小说:“这个时候逆袭打脸才能达到‘爽点’”有没有男主偷上女主的小说 赘婿小说:“这个时候逆袭打脸才能达到‘爽点’” 发布时间:2023-05-05
▲网络作家“愤怒的香蕉”写的《丧夫》被改编成网剧版,由郭麒麟和宋轶主演。2021年1月,网剧版《婆婆》因为“愤怒的香蕉”的言行,遭到了大规模女性观众的攻击和抵制。(资料图/图)
全文5209字,大概10分钟读完
叶孤城作为一个农民工差点被赶出酒店,然后酒店总经理来欢迎叶孤城,他是董事长。一些网民评论说,“叶孤城有傲慢的资本”,“这就是现实。有钱就尊重你”。
亚青听客服同事说,经常接到中年男性读者的电话或者后台的问题。“他们可能打字不熟练,有很重的方言口音。他们不明白为什么花了钱却看不到小说的结局。为什么他们每天都更新,而不是马上买结局?”
本文首发于南方周末,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文|南方周末记者曹颖
南方周末特约撰稿人徐爽
编辑|刘
许倩倩做梦也没想到,“精神有问题,连好衣服都穿不了”的沈浪,居然嫁给了金木兰女神,登上了玄武伯爵府的高枝。太守的儿子张晋也很嫉妒。他不屑地认为这是假婚礼。在他眼里,不过是“一个被许家收养后,因偷盗财物,调戏丫鬟而被赶出来的废物”。张晋命令学者熊燕写下三个生僻字,意图刁难沈浪。然而,沈浪不仅认出了他们,还写回了他们根本不认识的单词。这个情节属于近年来大热的“媳妇篇”,出自“沉默的蛋糕”写的网络小说《史上最强媳妇》。小说中,医科大学生沈浪穿越到古代,成为一个没有背景,没有身份,被所有人看不起的柔弱媳妇,并成功逆袭。
2020年9月9日,据网络阅读应用“狂读小说”统计,近一个月来人气上升最快的十大作品中,夫婿题材占三成,成为男频小说的主流题材。在番茄小说App上,看得最多的作品是《龙王的丈夫》,是宣疯写的。数据显示有195.7万人在阅读。在喜马拉雅听歌软件上,播放量最大的文章是网络小说作家《和你一起倒计时》的作品《最好的女婿》,播放量13亿。
在网络世界中,最著名的丈夫是伊宁,一个经历了从现代到宋代勾心斗角的金融巨头,成为了富商苏嘉的丈夫。伊宁想成为一个游手好闲的人,但他卷入了乱世纷争。在早期,他帮助扶苏赢得了商业上的胜利。后来进入朝廷开始了灭梁山打西夏的战争戏。
真正让这位“女婿”形象广为流传的,是演员关演绎的“女婿”,他带着一脸邪邪的笑容爆红。在很多视频网站上,都有根据我老公老婆的话改编的广告短剧——1分钟左右的短视频里,主人公被老婆家人口头羞辱甚至掌掴,然后报复——他其实是一个有钱人家的少爷,或者是一个有权有势的龙王。短片结尾,对方跪下求饶,关则露出他招牌式的邪邪笑容。
“男主隐蔽,前期被打压,老婆家人愤世嫉俗。绝地反击亮点,多为现代商战。”狂读小说的发布,总结了我老公写作的元素。
亚青是某小说平台的运营编辑。她总结道,丧偶丈夫写作的读者主要特点是学历低、年龄大,通常为男性,中年家庭主妇也占一定比例。“与其说我老公老婆吸引了学历不高的中年人,不如说吸引了对小说没有概念的小白读者。只是现在的社会,没有看小说经验的年轻人太少了。”
狂读小说发布的报告印证了亚青的总结。在这个平台上,阅读夫婿题材小说的用户超过一半年龄在40岁以上,平均年龄41.4岁。这类用户之前很少接触类似老公文章的轻娱乐阅读内容,阅读时间集中在工作时间、午饭前后和睡前。同时,27%的女性也对丈夫的网文感兴趣。
谈及婆媳流行的原因,亚青认为,婆媳的身份只是读者代入的工具,本质上和大部分男频酷散文套路很像。“夫婿”的身份会很突出,是因为在当今社会,尤其是在文化程度较低的人群中,耻辱感特别强烈。一旦屈辱感达到最大,此时的反击就能达到读者心中最高的‘酷点’。”
一个
“幻想成为土豪是什么感觉?”
在Tik Tok上,连载短视频《叶孤城奶奶》于2020年7月开拍,拥有超过130万粉丝。这一系列视频的场景看起来有点粗糙,演员都是各行各业的业余人士。他们有的在鞋厂上班,有的从事服装贸易,工作之余就组建了这个“草台班子”。拍一个一分多钟的短视频只需要三天,每个视频的评论区都有督促。
孟志强是我祖父叶孤城的编剧和导演。他一开始写这个剧本是因为“他没有多少钱,他想象着当土豪是什么样子”。剧中,因家庭变故被赶出家门,后在刘家人的帮助下参军。然而,就在他结婚的那一天,刘家的小姐因为一项军事任务而逃离了婚姻。消失几年后,他重新出现在刘家,被刘家鄙视。然而,刘凭借自己的强大实力,逐渐使他刮目相看,也与重归于好。
短视频里的老公和网文里的一样。这个人看起来是个没有背景的小人物,但实际上他隐藏着自己的实力。17、18集,叶孤城差点被当民工赶出酒店,然后酒店总经理来招呼躲着当董事长的叶孤城。一些网民评论说,“叶孤城有傲慢的资本”,“这就是现实。有钱就尊重你”。
对于叶孤城的走红,孟志强分析道,“可能会呈现出当前社会的某种现象,一些家庭也会有这样的矛盾。觉得自己的女婿或者孩子不值钱就不一样了,尤其是农村。这种现象特别严重。”孟志强说他出生在这样一个家庭。
孟志强,1988年出生,温州泰顺人。大学毕业后,他做了一名在路边发传单的临时工。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加入了一家公司策划活动。2019年接触直播运营业务,三个月后开始拍摄制作短视频。起初,孟志强一点射击经验都没有。他通过看电影的方式学习如何拍摄和剪辑每一个镜头。研究了一两个月,他有了一点想法。
父母对孟志强的工作评价不高,甚至拒绝接受。他们希望他能找到一份朝九晚五的稳定工作,而不是像现在这样没日没夜的工作。孟志强告诉《南方周末》,他很固执,总想自己闯出一番事业。
孟志强的父亲年轻时就开始创业,打下了良好的家庭基础,但对孟志强来说,父亲的成功是他心中的一座大山。“作为孩子,我们一直没能突破他的尴尬。”父亲经常把他和同龄人的孩子相比较。大学毕业后的头几年,孟志强说他有点偏激。“我感觉我要超越他们才有更多的话语权。”
“父母在那种环境下还是可以创造一定价值的。作为孩子,如果我们不能在优越的条件下创造自己的一天,我们会感到特别羞愧。”孟志强透露了他内心的压力。也许我在丧偶的叶孤城身上看到了一点点成就,而我的父母目前对他的工作要随和得多。
2
“让他有当年的感觉。”
2020年疫情期间,张军开始看关于老公老婆的小说。以前,他喜欢和朋友出去度过闲暇时光。由于疫情,他只能躺在家里刷手机。张军在某资讯软件上看新闻的时候,不小心刷到了冗余文章的广告,点进去一看,被开头吸引住了。
张军的女儿发现父亲在看网上的文章,一开始有点惊讶。从初中开始,她就一直躲着父母,偷看各种网络文章。没想到,她突然和52岁的父亲成了“书友”。其实张军年轻的时候很喜欢看古龙、金庸等作家的武侠小说。深谙网文套路的女儿们,都明白丈夫妻子的文字对父亲的吸引力。设定简单,节奏快,也是现代社会背景,对于学历不高的父亲来说,清晰易懂。“相比文学小说,网络小说的便捷性和普及性是吸引他阅读的重要原因。”
女儿听张军讲了书里的情节:主人公出身不好,但是挺能干的。一次偶然的机会,他收养了妻子的女婿,并去了女方的家族企业工作。公司里所有人都看不起这个养父,但实际上公司一直在争取一个重要的客户,其幕后老板就是男方。在女儿看来,这是一个非常经典甚至老套的网页设定,但第一次看到的张军却觉得很新奇。他激动地对女儿说:“那人很厉害,是个大男人!”
在女儿眼里,父亲张军曾经是个人物。张军是改革开放之初去深圳“下海经商”的年轻人。迫于生活压力,他初中没读完就出去旅游了。先是在老家开餐馆帮忙做饭,后来到深圳开槟榔店,赚了不少钱。
“那时候他才十几二十岁,是最年轻的时候。他有很多朋友,也不乏女朋友,都很漂亮。我爸带我阿姨去深圳玩,看世界,费用都是我爸包的。”女儿回忆起父亲张军的青春。“他是当时整条街上最漂亮的男生,穿着花衬衫,牛仔裤,油油的头发,戴着墨镜。我爸说那时候有格调的人。”她在照片里见过父亲最张扬的年纪,张军偶尔也会给女儿讲讲那些年。
然后张军结婚了,女儿的出生和家庭责任给他的生活带来了变化。张军夫妇长期在外地打工,女儿被送到农村抚养。“我父亲回来看过我一次,觉得我养得可怜。没有吃到火腿肠,很心疼。所以他下定决心要亲自带我,保护我。”在女儿看来,这就是张军放弃经商的原因。深圳的“快意恩仇,鲜衣怒马”听起来很美,其实很危险。那时候的通商口岸鱼龙混杂,做生意难免遇到打架、寻仇,对孩子来说不安全。张军决定回到家乡。他在一家国企找到了一份稳定的工作。
“那篇多余的文章可能让他有了那样的感觉。”女儿叹了口气,“都说‘衣锦还乡如夜行’,每个人都会有希望被人注意的心理。这样的人应该很多,他们见证了时代的变迁,经历了风风雨雨。年轻的时候,我以马蹄病为荣。到了中年,我就迟钝了。偶尔拿起老照片会感叹。当他不是任何人的父亲时,他也是一个少年。”女儿认为,公婆老公的“反击梦”,正好满足了他父亲张军这样的中年男人对柴米油盐的一些英雄幻想。虽然张军文化程度不高,但他喜欢读近代史方面的书,尤其是毛泽东的诗。他可以张着嘴背诵它们。和女儿说起毛泽东,张军经常夸他,说如果生在那个年代,一定要加入八路军打鬼子。
三
“打击了一代人非常深刻的焦虑和欲望”
从事金融工作的文海,因为老公的系列广告视频《入坑》,开始看“愤怒的香蕉”写的《我的老公》。他对短视频和网文中主人公的命运没有代入感,但他分析道:“现在很多中年男性确实面临类似的困境。现在的短视频内容显示了中年男性的不满。是不是也代表了中年男性的卑微处境?他们的不满不仅是对公公婆婆或亲戚,也是对妻子。”
雅晴观察到,在公共论坛和社交媒体上,大部分人对婆婆的写作态度都是轻蔑甚至鄙视的,认为他的小说很浅薄,充满了各种不切实际的幻想。“因为这些在论坛上畅所欲言的人大多年轻,学历高,收入好,可以追求小资或者文艺,满足精神需求。但在中国,这些人实际上处于金字塔的中上层,金字塔的下层是一个更大的群体。随笔针对的是这个群体的精神需求。”亚青说,这也是征文广告一般选择在微信朋友圈等平台的原因。“如果这些人使用互联网,朋友圈就是他们可以看到的地方。”
文海感觉三四线城市的网络小说受众越来越多。当他和妻子回到北部县城后,发现岳父其实是个重度的净读书人,手机几乎没有离开过他的手。大姨夫也是如此。开车的时候要听网文和音频。南方周末记者私下写信给十几个在Tik Tok关注“我的外婆叶孤城”系列短片的用户。大部分都读不回来,只有一个回答“很好”,就没有更多的了——这是一个中年男人,拥有一儿一女,经营着一家小吃店。
亚青听客服同事说,经常接到中年男性读者的电话或者后台的问题。“他们可能打字不熟练,有很重的方言口音。他们不明白为什么花了钱却看不到小说的结局。为什么他们每天都更新,而不是马上买结局?”
“人们嘲笑的看似是夫妻相的小说,其实是看不起这些读者。”在亚青看来,《丈母娘》的读者和其他小说爱好者没有太大区别。“我老公老婆的文章可能就是这些读者的小说启蒙,是打开他们新世界的钥匙,就像我们小时候喜欢苏王秀兰小说的人一样。都是靠意淫来缓解压力,谁也不比谁高尚。”
一位网友的母亲在雅清,50岁左右。从一开始的丈夫的妻子的文章,到总统的文章,她逐渐从小白变成了小说家,阅读的题材种类也越来越丰富。最近,她开始见顾言。“你说她不快乐,靠幻想活着?不会,但人生总会有一点点不如意,一点点琐碎,小说就是用来解决这些的。”雅清认为,大部分嫁给老公的男主其实并不是真正的“软饭硬饭”。“现在的读者,只有男老公自己比女老公家强,才会看套路。”
北京大学网络文学研究中心主编纪曾在一次采访中分析过婆媳关系流行的必然性。“任何一种流行的文学现象,你可能觉得作品不过如此,但背后一定击中了一代人内心深处的焦虑和渴望。很多已婚有家室的中年男性,可以说是一个非常沉默的群体。”